![]() 现代曾有人说:“韩非的文章如《五蠹》、《显学》之类,完全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497页。)《五蠹》、《显学》之类是韩非的代表作,所以此言实际是说,韩非的学说就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这种观点是不够公允的。我们现在还需要读《韩非子》,难道我们需要法西斯? 毋庸讳言,《韩非子》一书的确将人类那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作了淋漓尽致的揭示与深刻入微的剖析。但平心而论,人类难道就没有这种恶劣的情欲?这种恶劣的情欲就不值得探究?诚如恩格斯所说:“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77页。)“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37页。)可以说,一尘不染、六根清净的高士是十分罕见的,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乏利欲之心,而在左右社会发展的统治管理阶层中,更不乏贪欲和权势欲。这种恶劣的情欲既然存在,何必因为其鄙俗而讳莫如深?应该说,《韩非子》中这些大胆而透彻的写真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的本性与社会的现实是极有帮助的。 更为可贵的是,韩非不仅透视了这种鄙俗的贪欲和权势欲,而且还精心策划了一整套平衡人们情欲的方法——用法律来调整,用毁誉来制约,用权势来驾驭,用术数来操纵。这些方法中虽然不乏卑鄙肮脏乃至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但实际上是不能把它贬为法西斯的。我们应该看到,韩非所提供的这些卑鄙肮脏的手段,固然是先秦的思想成果在他头脑中经过深刻反思后的产物,但实际上不过是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与复杂诡诈的社会道德在理论界的投影。韩非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申述那些卑鄙肮脏的东西,原因就在于那个社会是一个卑鄙肮脏的社会,搞政治的如果不了解如何用各种卑鄙肮脏的手段去对付各种卑鄙肮脏的东西,那就会被卑鄙肮脏所吞噬。这些卑鄙肮脏的手段,其实只是用来对付卑鄙肮脏之人的。对于卑鄙肮脏之人,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其实,就是现在的世界,也并非那么纯粹,其间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民主也有强权,有法治也有专制,有真诚也有诡诈,有热忱也有阴险,有仁爱也有刻薄,有慈善也有暴虐,有施舍也有掠夺……如果我们仅仅了解其间善良的一面而不了解邪恶的一面,那就会把世界看得很美好,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仁人君子,这实际上不是一种可爱的天真,而只是一种愚蠢的幼稚。这种人往往会缺乏应有的社会生存免疫力而容易上当受骗,乃至遭到原本可以避免的致命伤害。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那么即使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也还是应该读读《韩非子》,了解一些害人的罪恶勾当,以提高自己的防范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免疫力。 大概是由于《韩非子》中有不少卑鄙肮脏的东西吧,所以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正人君子们往往都大谈儒家学说而不提法家思想,似乎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不过是儒学而已。其实,只要稍稍对中国的历史有所研究的人都会发现,儒家思想虽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宣扬,但韩非的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策略却也始终是历代君主独裁政治的理论基础。诚如毛泽东所说:“其教孔、孟者,其法亦必申、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344页。)孔、孟之道虽然显得冠冕堂皇,但实际上与世道人情并不十分切合,所以它早就被认为是“迂远而阔於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至于后世俗儒,当然更在其下。还是毛泽东说得一针见血:“儒俗者万千,而贤者不一,不如过去法家之犹讲一些真话。儒非徒柔也,尤为伪者骗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343页。)与其看一些骗人的不切实际的大道理,还不如听一些真话、了解一些社会真相与人之常情来得有用。诚如蒲阪圆所说:“诸子中,唯韩非书最切世用。”(蒲阪圆《增读韩非子·题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