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侠隐》重版归来 文字中复活北平繁华

http://www.newdu.com 2018-07-13 北京晨报 郭丹 参加讨论

    
    今起,由姜文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将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是根据旅美作家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改编的,讲述了一段民国初年以老北京为背景的江湖侠义故事,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寻五年前师门血案元凶,而深入古都引发的事情。近日,世纪文景文化公司将11年前出版的该小说重版推出,全书依作者意愿已更动部分文字,并新增后记及“《侠隐》作者张北海答客问”内容。
    张北海,本名张文艺,1936年生于北京,1949年随家人前往台湾,师从叶嘉莹学习中文,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1962年到洛杉矶继续深造。《侠隐》写于1996年至2000年,是张北海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多年来,他以纽约生活的散文享誉华人世界,而这第一本武侠小说,却将背景设置在他童年生活过的老北京。
    写作前,张北海就开始隔三差五回京旅行,除了品尝老北京的吃食外,还收集一些有关背景的书籍。他说:“不是为了写小说而找材料,而是为了认识我生长的古都。”写作过程中,张北海还参考了上百本有关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因而,书中对三十年代北平的描写确凿、细致,一街一门,一草一木,都符合当时史实。同时,小说里的侠士,也真实可信,作为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最先失落的那一批人,《侠隐》是对他们最后的挽留。侠义终结的主题,一举颠覆了武侠小说写作的格局,而另一个主题则是老北京的消逝,与其说小说的主角是“侠”,还不如说是“老北京”。
    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他曾表示:“我努力在利用这个虚实世界,将我出生那个年代的一些讯息传达给今天的年轻世代,即在没有多久的从前,北京是如此模样,有人如此生活,如此面对那个时代的大历史和小历史。”据了解,导演姜文早在数年前就购得本书改编权,对于如何看待电影改编,张北海回答:“那是导演的事情。”
    
    张北海答客问(选段)
    问:书中有关庶民生活的资料相当有真实感,不知您当初下了多少准备的功夫?
    张北海:早在1996年底动笔之前两年,我就开始做笔记了,包括整理出一份民国二十四年北平市街道图。另外,我的书架上有关老北京的参考资料,总有好几百本,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英文著作。一点不错,考据工作费时费力,可是对我来说,也不是那么苦,许多参考书籍,我早就有了,而且也不是为了写小说才买的,所以,就算不写这部武侠,通过这些书来了解一下我出生的古都,也未尝不是一件蛮有意思的消遣。况且,这是一部写实小说,越能多给读者一点真实感,作品就越有意义。
    可是,这部《侠隐》,除了带动故事情节的报仇主题外,尤其对我个人来说,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主题:老北平的消失,侠之终结。当然,这是我给予小说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无论这在历史上成立与否,这是我个人对老北平和侠的一个看法。但是,也正是因为我要小说传达这一层意义,那就自然地排除了凭空捏造一个朝代和古城的可能了。
    问:本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追怀与纪念一个已经逝去的老北京,那个北京如何定义?它对您的意义是什么?
    张北海:前一辈老作家都没有能够为三十年代老北平下任何定义,我怎么敢?
    我只想指出,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的家世,大部分属于中上阶层,今天,我猜多半只是这些人会去追怀已逝去的老北京和好日子。这么说好了,如果骆驼祥子没有死,而且拉了一辈子洋车,我怀疑他会认为三十年代北京有过什么好日子。可是如果硬要我来为这个老北平(北伐到抗战这十年)下任何定义,那我可以这么说:老北平这“金粉十年”,是有关有钱人的乐园,老百姓的清平世界。
    问:您塑造的“燕子李三”很具可信度,您觉得有可能把这类型人物移到更接近我们的时间里,让现在中国的想象空间出现一位现代游侠吗?
    张北海:把李天然放在三十年代北平,其目的之一,就是设法为武侠在近代到现代存身,探求一个可能。
    《侠隐》是部写实作品,因而不得不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并试图打开一条出路,而且作出合乎常理的安排。因此,以师训“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不为非作歹,不投靠官府”为游侠精神的李天然,到头来还是不得不与半官方的蓝青峰合作,才报得了仇。这当然是作者利用当时的局势,设想出来的一个方便之门。但一次尚可,二次便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