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喻义依附于本义后,未作新的解释。 比喻义成为释义的一部分,但没有明确的界说,只使用了“多用作、常用作、也用作比喻”等字眼。这种词目共有49条,占总数的2%。如: (1) 【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多用于比喻:马列主义理论~。 (2) 【闯将】:勇于冲锋陷阵的将领,多用于比喻:他是技术革新中的~。 (3) 【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用于比喻:这部机器没多大毛病,你却要大拆大卸,何必如此~呢? 5.比喻义依附于本义后,出现在括注中。 比喻义没有成为独立的义项,只在释义中以括号的形式体现出来。共有64条,占总数的2.6%。如: (1) 【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仪容、衣着) (2) 【穿针】: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穿针引线”(比喻从中联系)。 (3)【顶礼】: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拜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现多用于贬义)。 6.“◇”符号比喻义。 即释义中没有出现“比喻”的说明,比喻义只出现在“◇”符号后的例句中。这种词目共有402条,占总数的16.2%。如: (1) 【暴风雨】:大而急的风雨。◇革命的~。 (2)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发掘地下的~◇民间艺术的~真是无穷无尽。 (3) 【打交道】:[口]交际;来往;联系◇他整年累月和牲口~,养牲口的经验很丰富。 上述调查内容列简表如下: 第5类括注中的比喻在韩文中没有反映。括注显示是很重要的一种释义方式,它的稳定性要强于“◇”形符号后面的例句比喻义,但又弱于在正式释文中出现的例子,所反映的可以看作是一种亚词义现象。尽管这样的例子只有64例,却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品格,不应忽略它的存在。 又如,韩文的分类首先是根据比喻义是否为唯一义项来分类。其实是否为唯一义项在6类之间的差异显示上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本文第3类,还是韩文的“(二)bB”类,它们与“比喻义为唯一义项”的距离都相当近。原因就是与比喻义同时出现的许多所谓“本义”只是词的字面义,并不是独立的义项。如【阿斗】: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阿斗为人庸碌,后来多比喻无能的人,如果释义只写成“比喻无能的人”也是可以的,前半段的释义内容并没有取得普遍的语文词语价值,那只是它的字面义,或说是词的内部理据义。在纯粹根据释义形式的差异来归类时,这种释义方式当然与“【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这样直接释出比喻义的有明显不同。但“形散神不散”,只因纯形式上的差异就把它与“比喻义为唯一义项”处理为两大类,显然是不太恰当的。 那么,六种释义类型之间究竟还有何不同,特别是在释义形式差异的背后,显示出什么样的语言事实?这是本文更为关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