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媒介文艺学对语言论文论的改造(4)

http://www.newdu.com 2018-04-20 《文艺理论研究》 单小曦 参加讨论

    四 结 论
    语言论文论呈现出了传统意识论文论不具备的文学思想和理论精神,意义重大。但语言论文论没有把这种理路和精神贯彻到底,与今天新媒介文艺生产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语言论文论中的形式派把语言符号视为人之世界意义发生的“本体”,这里还遗留着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痕迹。语言文论中的实践派强调了语言的活动性、建构性、实践性,但它们多数或者仍把话语语境、规则看成语言文化(区别与媒介文化)自身建构,或者已经触及其它媒介形态和媒介化活动,却浅尝辄止,没能形成有价值的媒介论阐释。的确,把握文学意义需要从贴近文学本身的语言出发。问题是,在关注语言生产意义的时候,必须看到语言仍需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存在,世界上并不存在停留在意识中的语言。同时,这种物质基础也是具有能产性的,它本身各要素和语言符号之间还会形成系统关系,对意义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所需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载体媒介和技术媒介。载体媒介、语言符号、技术媒介之间形成的关系系统,就是整体性的媒介系统。换言之,即使沿着“本体论”思路,语言论文论中的形式派企图把语言作为文学“本体”、文学意义的发源,是不够彻底的。如果要贯彻好语言论文论的理论精神,需要把理论探究从语言符号深入到包括语言在内的整体媒介系统。语言论文论中的实践派想超越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静态语言模式,突出强调语言的动态实践性,这无疑是合理的。问题是,越是强调语言的实践性、动态性,越是强调“以言行事”的语境条件、文化规约,就越需要突出载体媒介、技术媒介和传播媒体对意义生成的基础地位。道理很简单,没有载媒和技术的物质性承担,没有传播媒体的具体性传递,话语实践、言语行为是无法现实地进行的。另外,同样的语言在不同载体媒介中和技术的制约下,呈现出的面貌和表达的意义也会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媒介文艺学不再使用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而是以现代存在论为资源,结合媒介哲学的研究,形成“媒介存在论”,并以此为哲学基础,开展文学基本问题研究(单小曦 13)。
    总的来说,只立足于语言符号及其实践的语言论文论很难完成最终把握文学意义的设定,在新媒介文化时代更显现出了捉襟见肘的窘态。今天需要我们从新媒介社会现实、文化和文学现实出发,对语言论文论予以扬弃和改造,并以此为前提建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媒介文艺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