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再说社区词。社区词不同于方言词,它不是由于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形成的,它是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形成的。如上所说,在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群,从社会形态这个角度划分,有中国大陆,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省以及中国领土以外的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这里说的社区,是社会区域的简称。因而社区有大有小。还需说明的是,在我提出「社区词」这个概念时,「社区」一词还未在社会上广泛运用,近几年不仅在香港,而且在内地的城市,大量用社区一词表示或大或小的居民区。我在词汇学范围所说的「社区」,要比这个指居民区的社区大。社区词概念的外延指的是社会形态不同的社区,大到中国内地是一个社区,台湾省是一个社区,小到香港、澳门也各是一个社区。 这些使用汉语的人群,所拥有的大量的词汇是一致的,语言的建筑材料基上是一样的,因而在交流上没有什么障碍,特别在书面语的交流上。但由于每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就会有流通于本社区的词语,换句话说,社区词反映了各个社区的差异。从各地社区词构词分析看,多用通用语素构词, 因而它们也可以在各社区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吸收。如果被现代汉语规范词语吸收了的社区词,属于广义的社区词,如果只在本社区流通的,是狭义的社区词。如今信息发达,社区词的交流比以往快得多。 具体地说,中国内地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最高领导有四套班子,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近二十多年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既实行计划经济,又实行市场经济,所有制包括国营、民营、合资企业多种形式,目前中国也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预示经济进一步和世界接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开放,文化的提升。反映在语言生活上,首先是新词新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类新词新语词典出版,不下十数本,就是证明。如果计算一下数量,则动辄几千个。其中一部分词语属于社区词,反映的是中国内地社会的新事物、新概念,也主要在内地流通。例如,政治方面的「两个文明」、「三讲」、「三个代表」、「四套班子」、「五个一工程」、「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权钱交易」、「倡廉反腐」、「双低家庭」、「一站式办公」等。再如,教育方面,关于高考科目改革有「3+X」的新词,「3」表示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X」表示各高校根据本校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自行确立一门或几考试科目,高考是牵涉千家万的事,「3+X」很快就成了通用词。又如,体育方面,最近内地大小报章上出现了「吹黑哨」这个词,指的是在内地足球赛中,有的裁判收受贿赂,在正式比赛时,就有意褊袒一方,吹「黑哨」,企图影响赛果。如果每天读几份中文报纸,流通于内地社会的社区词跃然纸上,让你应接不暇。 在香港,如同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百年来同内地的社会形态完全不同,1997年7月1日是个分界,之前受英国的统治,之后回归中国。就是回归前也与祖国血脉相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未被英国同化,因而有中西文化的交融。在经济方面始终由市场机制主宰,据报导,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美国传统基金会去年底发表的「二OO二年经济自由度指针」,香港连续第八年获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可见回归后,并未改动香港的自由经济制度。这种社会背景,对香港人的语言生活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香港人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经商的灵活头脑,也反映在本地社区词的组造上。根据我从香港中文报刊上收集到的千把个社区词来分析,香港社区词的特点可以从内容来源方面和构词特点两个方面来看: 一、内容来源方面: 1. 从内容方面看,反映本地政治架构的词语很多,体现香港的社会形态特征。这方面包括香港回归中国前后的政府机构和官职的专有名称,各政党、社会团体的专有名称,政府政策的特定用语,也包括表示不同阶层名称的固定词语。例如:港督、总督、布政司、律政司、特区首长、政务司、财政司、政务职系、政务主任、廉政公署、纪律部队、驻港部队、太平绅士、民主党、自由党、民建联、港进联、民协、草根阶层、夹心阶层、弱势团体、负资产人士、中产阶级、平民、富豪、超级富豪、直通车、直选、间接选举、自由港政策、居留权等。 2. 从经济方面看,反映金融股票内容的词语很多,体现香港金融中心的社会特征。例如:恒生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创业版指数、蓝筹股、红筹股、国企股、二三线股、地产股、能源股、垃圾股、毫股、牛市、熊市等。 3. 从文化教育方面看,香港既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吸收西方各国文化,反映出这个商业社会思想开放的特征。例如:两文三语、母语教学、专上程度、语文评核、优才计划、康体艺术、主流文化、百报城、专栏文化、八卦文化、八卦杂志、无厘头文化、即食文化、四大天王、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影后、三级片、香港小姐、亚洲小姐、华裔小姐、世界小姐等。 4. 社区词中也有不少黄色架步及黑社会用语,反映了这个社会中的另一个角落的情景。例如,有关黄色架步一类的词语有:红灯区、一楼一凤、凤楼、凤姐、北姑、鸡窦、鸭店、出街、买钟、纯粹租房、时钟酒店、性工作者等。有关黑社会一类的词语有:三合会、新义安、14K、保护费、班马、白纸扇、斋坐等。 5. 社区词中有不少表示积极取向的词语,含有敦促、鼓励的意义,还有的词语反映香港市民爱做善事的优良品质,包括有影响的慈善机构的名称。例如:东华三院、保良局、仁济医院、义工、善老、善长、善款、慈善骚、公益金、公积金、强积金、强医金、毅进计划、展翅计划(也是比喻造词) 、伤健人士(较「残疾人士」、「伤残人士」更富积极意义)。 6. 喜由电影、电视连续剧中选取人名或片名,作某类人或其它事物的代表,显示了香港本地娱乐媒体在大众中的作用。例如:阿灿、表叔、教父、省港旗兵、小强(,即蟑螂)。 7. 由外来概念带进本港,多为意译词,也有外来词。例如:议员、白皮书、绿皮书、白领阶级、蓝领阶级、白马王子、灰姑娘、童子军、金婚、钻石婚、梦工场、红灯区、下午茶、清吧、芬兰浴、嘉年华、夜总会、狂野派对、猎头公司、高桌晚宴。 8. 香港,有一部分社区词来自粤方言词,因为香港社会百多年来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以广州为省会的广东省在1949年10月1日以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有一部分反映原社会形态的粤方言词,在广东可能就不用了,慢慢消失了,而在香港却继续沿用,成为在香港流通的社区词。例如:花红、袍金、名媛、炒鱿鱼、八卦杂志、师奶杀手、阿二靓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