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名列前茅”说明名次列在前面。其中的“前茅”,有的词典这样解释:“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茅是什么,还没说清楚。有些成语词典则明确说“茅”是茅草,用茅草作旗子,也难以说通。 词典所释“楚国行军”云云,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大意是:前军在考虑不虞之事,中军斟酌谋划,后军用精兵压阵。前军是军行的前导,负责探道,及时用标志信号传告后军。《礼记·曲礼》:“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鸷)兽,则载貔貅。”所谓“载”,是把标志物(旌等)放在旌旗头上,举旗以警于后。类似的,《通典》所引《李卫公兵法》说,行军时,使候骑先行,拿着五色旍旗,遇到沟坑举黄色,遇野火举赤色,等,后面则击五声鼓相应。但从未听说用茅草作标志信号的,故清代王引之早就说过:“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何得称茅以旌乎?茅当该为旄。”(《经义述闻》卷二四)。 上古音“茅”是幽部,“旄”是宵部,宵幽邻韵相通,又都是明母,故毛声和矛声常可通假。《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书·牧誓》:“髦”作“髳”。《尔雅·释丘》“前高旄丘”,《文选·班固〈答宾戏〉》李善注引应劭作“堥丘”。《说文》:“?:冬桃也,从木敄声读若髦。”《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左执茅旄”,《新序·杂事》作“旄旌”。因此,《左传》“前茅”之“茅”可认为是“旄”的假借。 “旄”是牦牛尾,也作“牦”。《周礼·旄人》郑玄注:“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可见,“旄”本是用来整齐队列舞蹈动作的,后用于军事的指挥。《书·牧誓》:“王左执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为了扩大指挥面,行之更远,就把旄缚在竹竿头上;再进一步,就置于军旗的端首,旄也就成了竿顶饰旄牛尾的旗。《诗·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左传》的“前茅”即“前旄”,前面的饰有旄牛尾的旌旗,这是起指挥和传递标志作用的军旗,说成“有人拿着茅当旗子”,就不符事实了。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