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6000字(4)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宗,兼释、道,三家虽殊途但是在思想核心上当属同归。它们所处理的无非“天”、“人”、“地”之间的关系且以“人”作为三者的核心要素,前两者的关系尤为受到关注,故古人强调“天人合一”,便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的思想。
    这种思想有种种表达方式,并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各个角落。例如,儒家经典《易经》所述,宇宙中的一切万物都是由太极生发而来的,虽然万事万物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不同,纷繁复杂。其实他们都是一个来源,都统一于“太极”,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系辞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来,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也不是互斥的关系,而是共生共处的关系。古人运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去把握研究对象的时候,首先就是从整体出发,通过取“象”,并在“象”的转换与流动中进行直观或直觉、内省与体悟。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整体思维并不是像西方科学思维那样,在研究对象时,把研究对象抽象为一种静态对象或模型,而是把整体看成是一个处于无穷变化中和发展着的整体。因此,古代的先贤圣哲不仅能把人与自然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还能看到“天人合一”的整体处在水恒的、无穷尽的变化、发展中,并据此审时度势,提出自己的宇宙观和社会改造方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整体思维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其根本目的是维持整体自我的平衡,稳定完整以及必需的持续、长久。其“和合”、“兼有”、“阴阳之道”等主要形式与圣吉·彼得博士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契合。
    “和合”是指文化中诸多元素在相互冲突中实现自身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过程,它突显出整体的稳定性要求,正如彼得·圣吉博士说的“一个反复调节的系统是一个寻求稳定的系统”而“大自然倾向于平衡”,一旦我们的决策“与那些平衡的原则背道而驰”,会因此“付出极高的代价”;“兼有”则要求从对立的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在彼得·圣吉博士看来,也就是不要对一个组织及其运行中的问题作“瞎子摸象”般的处理,在组织设计的方式中,也要使人们注意“重要的互动"关系,不要实行“硬性的内部分工”;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交替变化让我们自然地想到了彼得·圣吉博士所制订的系统环路,无论是增强环路、调节环路以及其中的时间滞延,都让我们感觉到了整个内部蕴藏着无限的动机和巨大的变迁循环。
    结    语
    读毕《第五项修炼》,想起曾有学者戏言,“如果专业学的不是管理学,那么会非常迷茫,因为不知道管理学研究什么,但是如果您的专业是管理学,会更加迷茫,因为您不知道管理学会走向何方”。这恰如人选择生命的方向一样重要,西方的管理学理念的确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与思考,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符合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圣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