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些年,“零差评”还是一些电影新片主打的口碑,在今天却已难觅踪迹。不论正在上映的电影《南极之恋》《无问西东》,逼近20亿票房的“黑马”《前任3:再见前任》,还是岁末年初引发“全民大讨论”的《芳华》《妖猫传》,也不论社交媒体还是自媒体等各种交流平台,这些电影的口碑都出现了分裂甚至两极化。 双方观点泾渭分明。比如,《南极之恋》的拥趸认为,这个中国版的“荒野求生”故事在南极拍摄完成度非常高,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呈现了奇崛的南极景观,拍摄、表演、制作都呈现了极大的诚意;但也有人认为,影片中爱情的部分有些勉强,反倒削弱了极限求生故事可能触及的情感力度和思想深度。《无问西东》被赞美直面历史和现实,以理想主义的情怀照亮了我们的时代,也鼓舞了我们的内心,拍出了一个理想中国的精气神;但同时被批评四个故事的成色不一,是一篇幼稚、坚定又情感充沛的赞美诗。对于2018年首个票房“黑马”《前任3:再见前任》的争议则更加激烈。在豆瓣网站,接近13万影迷合力打出5.7的分数,而在院线市场,这部电影却以一天一个多亿的速度打败了《星球大战8》。有数据分析,《前任3:再见前任》的票房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继续扛起了制造票房的大旗。 争议和讨论仍在继续,但很少有人再像过去那样随意使用“烂片”这个标签,或者简单地批评“这届观众不行”。这几部电影的品质当然是不可忽视的硬标准,它们分别代表了国产电影在不同类型的拓展和收获。即便是《前任3:再见前任》,也折射了某一类观众在文化消费中的情感需求。观众用脚做出的选择,在电影院洒下的泪水,在社交平台上的赞美与批评都同样值得尊重。这才是一个更理性更成熟更多元的电影市场应有的态度与胸怀。 众声喧哗里,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的功能和社会价值在丰富。中国电影11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电影不断读解时代、社会、观众,并与之同频共振的过程。宣传教育、振奋民族、改造世界观、塑造共同体、艺术表达、娱乐消费,都被视为电影所具有的功能。这几部影片引发的社会话题发酵,进而带来观影群体的飙升、影片市场的扩张足以说明,电影的社交功能已经走上历史舞台。 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表达渠道多元、评判标准多样、观点竞相绽放的时代。社会急剧转型,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的族群身份也在不断变化。态度和观点成了人在族群中对彼此身份的指认,争论成了个体在陌生人群中的身份认证。人们因为观点和态度不同而“站队”,进而确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认人在社会当中的位置。作为大众审美与消费产品的电影,为这种确认与指认提供了出口,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自媒体,好与不好的共鸣,不同观点立场的碰撞,让电影本身也成为一个社交平台。在这个新的更具有精神向度的社交平台,人们交换着彼此的情感诉求,建构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争论,就成为电影社交功能的表征。 众声喧哗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新观众在入场,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需要一同走向成熟。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变化。当下,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新劳动模式下人口的流动,包括互联网文化的覆盖,都在塑造着新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新的城市文化生态。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历史的故事在重演,不过是以一种新的角色和表达方式。 “几乎所有急剧成长的城市中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美学真空地带;大量新观众来不及通过对艺术的漫长接触来培养成熟的美学判断力,对于他们来说,表层的、外在的、即时的刺激,才容易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中,描写的京剧所面临的情况。这与今天的电影市场多么相似,院线伸展到哪里,市场就扩展到哪里,观众就孕育在哪里。新观众的偏好和诉求必然会投射到一些电影产品中,但这种红利始终有保鲜期。以往正反两面的例子提示我们,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会不断迭代升级,仅仅靠喂养维系的关系终是脆弱,这必然要求新的电影不断了解观众的需求,摸准时代的脉动,甚至站在文化与精神的时代潮头。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共识对于今天的文艺批评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观众、读者不仅是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也同样是评判者和传播者,因为他们的二度参与,作品才在不同的解读中得以释放新的生长空间。“零差评”的消失并不可怕,值得警惕的却是止步在“好”与“不好”面前,无法洞悉这背后的深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