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期颐之年,著等身之作,饶宗颐先生6日在香港逝世。这位学贯中西、涉猎广博的一代国学大师,从甲骨简帛到敦煌文献,从经学礼乐到文学史学,从艺术宗教到中外交往史,无不成就卓然。文化大师离去引发国人缅怀,其中有一位网友的感慨颇具诗意:“世上已无饶宗颐,天上又多文曲星”。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中国古人认为,星辰与文化有相似之处。与人生比,星辰亘古不熄,而文化影响力同样恒久致远,我们凭借星辰了解时节和方位,我们运用文化增长智慧和才干。老子孔子的容貌难以推测,而《道德经》和《论语》还在我们案头;春秋战国的竹简凤毛麟角,而诸子百家学说至今流传;宫阙万间已然化作黄土,而唐诗宋词依旧朗朗上口。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大师们无疑是灿烂的群星。古往今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而一部文化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一部文化大师史。文化有如浩瀚的大洋,汇聚了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心力,而文化大师则更像大江大河,集结起涓涓细流,直入东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而中华文化则为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纵观中国历史,文化大师们往往历经艰难而百折不回,治学不倦,弦歌不辍,赓续了文化传统,维系着文化命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参详近代以来文化大师的奉献,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来自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来自对中国传统的精通。由此而生发的爱国、爱乡之情,使他们尽管处在外患深重、国脉如缕时,也不改初衷,坚信中华有重光之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兴旺,文化必会昌盛。然而,文化昌盛需要时间涵养,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献。只有充满文化自信的人,才能无怨无悔地投身于社会建设。“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师已逝,我们不但要珍视他们的学术成果,更要珍惜他们的文化自信,这才是大师们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大师的背影,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