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关于框式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7)

http://www.newdu.com 2018-01-22 《语文研究》2015年第2期 邵敬敏 参加讨论

    (三)语义为隐喻借喻的,即“一X一Y”≈X+Y。例如: 
    
    类似构式还有“一板一眼、一手一足、一字一板”等。这里的“一X”和“一Y”意义结合紧密,X与Y之间由构式产生了隐喻或者借喻的意义。如“一唱一和”的语义是“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显然,这三种框式结构的语义都发生了增值,只是增值的途径各不相同:(一)是对比;(二)是指代;(三)是隐喻借喻。因此,研究框式结构不仅要关注构式语义增值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探索语义增值的手段与途径。 
    框式结构凸显的是主观情态 
    框式结构之所以极为流行,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在表达客观事态时能够凸显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客观事态,是指对外部世界(事物、动作、属性)的一种客观记录,也许记录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因素,但却尽可能地抱着客观的态度。然而框式结构则不然。它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包括褒贬倾向、各种情绪等,带有强烈、鲜明的个人色彩。 
    比如“宁可/肯/愿X也不Y”就是一种高频使用的框式结构,表现说话人在X与Y之间的一种主观选择态度:X与Y可能都不是最佳选择,甚至于X比Y还糟糕,但是相比较之后,说话人明确表示最终还是选择X而舍弃Y。“宁可/肯/愿X也不Y”构式就满足了这种极具个性的、区别于常规的选择。 
    判断“宁可/肯/愿X也不Y”中的X和Y是“利”还是“弊(害)”,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即公众所遵循的社会普遍认同的标准,也就是常规标准;一是主观标准,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出于不同的目的,所确立的不同于常规标准的个性化标准。很明显,该构式是为了彰显说话人与别人不同的主观选择,因此带有反驳性、针对性与主观性。 
    按照客观标准,根据X和Y的关系,“宁可/肯/愿X也不Y”构式实际上有四种语义类型: 
    (一)X和Y都是坏的(害),“两害相权取其轻”。客观上X和Y都不好,都有害,但是两者权衡下来,说话人选择了X,而放弃了Y。表面看这是符合常规的,其实关键还是某些人实际上往往可能选择Y而放弃X。换言之,两害到底哪个更坏,实际上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标准的。下例就是针对某些人可能选择Y(“做坏事体”)的观点: 
    
    (二)X和Y都是好的(利),“两利相权取其重”。客观上X和Y都是好的,难分高低。但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考虑,因而会进行不同的选择。下例就是针对某些人可能选择Y(“吃牛肚”)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