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合肥张家:一个家族的出版史(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澎湃新闻 newdu 参加讨论

    何嗣焜在这部书的序言中明确点出了该集的编纂过程。在张树声去世五年后,“长公子蔼青观察之官四川始举公奏草付武进何嗣焜属为编次,未及卒业而索回,(光绪)二十一年霭青遽殁于川东道任,又三年,其弟次青观察仍检寄焉”。也就是说该书稿是由次子张次青把汇编重任委托给了何嗣焜,由此可见张家后人对于何嗣焜的信任。
    作为文案秘书,何嗣焜自然也是值得信赖的。在此过程中他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确保把最重要的内容、最精彩的奏议编辑出来,“发箧陈书,里为八卷,都一百四十三篇,其寻常吏牍近於胥史所为者,皆不列于此”。按照何嗣焜的序言,此书于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完工,编辑完成后还邀请藏书名家校订,可见极为负责。在序言中,何嗣焜还表达了对张树声的人格精神由衷的钦佩,“……好学不倦,折节下士,风采可惠爱,皆有湘乡之流风余韵焉。”
    书中卷首为《御碑文》和《谕祭文》,对于张树声一生的功绩及对国家的贡献予以褒奖。并有两广总督张之洞、兵部尚书彭玉麟、广州将军长善、广东巡抚倪文蔚的《会奏积劳病故胪陈事迹折》,对于张树声一生的战功和施政成绩,以及对于在担任两广总督的兢兢业业一一陈述,奏请朝廷给予褒奖,记录国史,同时对于后代张华奎、张云霖、张云鹄,给予优待。作为淮军的创始人、直隶总督李鸿章所作的、在原籍合肥为张树声立祠的奏折,其中详细提及张树声在合肥建造圩堡阻击太平军并积极参与组建淮军的历程,说明地方强烈建议立祠纪念。同时还收录了天津专祠的碑文。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张树声的生平、家庭、出身等等,以及参与组建淮军等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参考。
    该书八卷分别为《吴中槀十篇》、《桂海槀十四篇》、《桂海槀十八篇》、《岭南前槀二十一篇》、《岭南前槀十六篇》、《畿辅槀三十一篇》、《岭南后槀十六篇》、《岭南后槀十七篇》等。
    2013年北京德宝秋季古籍文献拍卖会上曾经上拍此书,“是书开本敞阔,方字精刻,品相较佳”,一时引起藏家关注。后来,台湾文海出版社曾作为“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三辑”影印出版,封面特地在靖达公后注明为“树声”。
    《张靖达公杂著》与手札记录
    此后,一本《张靖达公杂著》的出版,则代表着张树声一生不为关注的诗词学问。这本杂著为《清代诗文集汇编》中第69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影印本。此本原刻于宣统二年(武昌刻本),内中收有张树声的各类文函四十多篇。再看编者,正是张树声的侄子张云锦。
    查阅《续修庐州府志》和张旭和修谱《肥西张公荫公后裔谱资料汇编》,知张云锦为张树声三弟张树耲(櫰)的次子。张云锦,邑禀生,官至江西候选知府,勋赏花翎,曾随淮军将领刘铭传在台湾办事,其才情在今日可见的《顺所然斋诗集》(光绪丁未年印)中有着充分体现。
    在编辑此册中,张云锦认为先前他人编辑的《张靖达公奏议》八卷(光绪二十五年刊印),为张华斗刊以行世,云锦以为此种收录的多是公文式的内容,不足以见伯父的才情。为此他决定编辑一册包涵伯父诗词、信函、古文等内容的纪念册。但堂兄张霭卿(树声长子、华奎)及张云林(树声次子、华轸,李识修的丈夫)先后下世,苦于资料匮乏,无从找寻,于是转向张树声长孙张武龄(张冀牖)处寻找家藏资料,加上自己的多年搜求积累,最后整理成册。其中选取了张树声致长子、致三弟的信函,还有致其他友人的信函,以及诗文、杂文等。
    张云锦作序时称赞伯父文才未能尽情发挥,“公虽以武功起家,而自幼好学苦读,静思于历朝经史,汉宋儒先各书及义理、词章之学,靡不研究而得其门径,故为文亦下笔千言,曲畅旁通,自达其意。惜乎始遭乱杂,继典军旅,终羁仕宦以致鞠躬尽瘁,卒于王事。既无暇专心著述,书札亦多未录……此编所录公作千百中,仅存一二,而公一生学问经济与其文字卓卓可传……”在云锦看来,伯父若是专心为学,应该会有丰富瑰丽的展示,但他在公务上尽职尽责,且在业余时间加强自修,仍有很多值得整理和传承下去的经世文章,可惜不少文章都散失了,有的还得到过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称赞。
    在《张靖达公奏议》里,更多的是涉及政务及公文式的文章,当然也有不少关于洋务的真知灼见。相比较,《张靖达公杂著》更接“地气”,更家常化一些,例如张树声在光绪五年写给长子的信中提及“此时间闱场既过,深沉已定,得固欣然,失亦不必为无益懊恼也”,述说了考场的惯例和常规。查询其长子张华奎(举人、户部员外郎)年龄为32岁,应该是参加全国大试之时,但那一年(1879)他似未能获得名次,他是光绪壬午年举人(1882),但父亲对他并未有任何压力,只是提示他,用心应考,坦然面对结果,并说自己公务繁忙,“碌碌鲜暇,十月杪方能竣事,幸眠食如常,体气尚健,差堪告慰。”
    此书中收录的张树声诗词则有着别样的文风。在此照录两首:
    谒孝肃祠
    城南一曲尚清流,风送荷香栏外秋。遗像至今传铁面,直臣岂肯作金钩。
    烟波浩淼藏鱼艇,频藻馨香荐古洲。漫说阎罗关节重,青宫事业等安刘。
    过公瑾墓
    鼎足功收一炬红,白杨古墓啸寒风。两朝心腹推知己,半壁江山效死忠。
    遗恨直吞漳水北,豪情犹唱大江东。英雄儿女今何往,埋玉深深惜此中。
    从诗中自可见张树声的文采及对家乡文化和先贤的热爱。在近年一本新出版的《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大象出版社,2011年影印本,“国家清史编篡委员会·文献丛刊”)中,第一辑中就收录了张树声的稿本,介绍语中有:“存扎共两函九册,大八开本,装裱工整,均亲笔信,少数为幕僚代笔,如吴长庆函为张謇代笔,时张任吴幕。通信人有吴长庆、潘祖荫、孙家鼐、张佩纶、文廷式、盛宣怀、周馥、刚毅、裕禄、汪鸣銮、潘鼎新、张之洞、沈桂芬、曾国荃、潘鼎新、钱应溥、岑毓英、汪鸣銮、宋庆等。多为直隶、两广总督任内之通信。”此书的出版可以看到更多有关张树声交往的情况,因为此书收录的多为手札、书信,所涉并非全是公务之事,且能顺便看看张树声的书法,不过有些笔迹恐怕是出自秘书之手,还需甄别。
    时间来到了张华奎的时代。作为张树声的长子,常年在四川任职,处理过不少棘手的教案,其中以“大足教案”为最,并妥善协调重庆开埠事宜,常年倾注于职务事务,积劳成疾,病逝于川东道任上,终年49岁。如果他得以长寿一定会有相关著作留下,从而延续毓秀堂的家刻本。不过他的大批藏书从四川运回后,使得张家后人得以受益匪浅。
    从校刊《绿叶》到家刊《水》
    延续张家出版叶脉的正是张华奎之子张冀牖,他在合肥以学儒家书籍为主,同时也大量阅读了当时的进步思想刊物,并于1913年携全家百十口人举家南迁,先到上海,再到苏州安家落户。1921年他变卖部分家产创办私立乐益女中。定名“乐益”,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强调自己的办学是“以适应社会之需要,而为求高等教育之阶梯”。乐益女中当时就创办了好几份校刊,目前所见的《绿叶》(1929)、《乐益文艺》(1934)和几份校内刊物和毕业刊物。
    《绿叶》显然是取校名“乐益”的谐音,小开本,精雅、秀丽,手写的刊物名称,透着亲切。封面注明为“乐益出版社发行”,版权页上还注明“乐益出版物之一,绿叶,实价大洋二角……发行处: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由此可知,当时乐益女中的出版物不止一两种,而且是公开发行的,有自己的出版社,有具体的定价。刊物中主要刊发校内师生的文学作品,涵盖散文、诗歌、游记等等,当时在校任教的匡亚明还特别作了序言说明:“这里而所收集的十几篇东西,都是同学们课内外——以课外居多——的作品。如果有人问,中学程度的学生能做什么好东西来,值得郑重其事的为她们出集子?那么,请你费一两个钟头的光阴到街头坊间的书肆里去看一看去,那些花花绿绿的洋装的所谓当代文豪的五光十色的著作,比此何如?”匡亚明在序中说对这些崭露头角的未来作家们很是看好,因为她们的坦诚,因为她们的灵动,更因为她们的自由。“文艺是应该绝对有自由活动的领域,虽然艺术的形式有时候予以相当的束缚,但她的精神,她的灵魂,应当有绝对自由活动的余地,自由活动的程度,决定他的作品的生命之伟大与否。”匡亚明的这篇极富情感的序言可谓是道破了乐益女中办刊物的宗旨和希望。
    而出版于1934年1月13日的《乐益文艺》则内容更加丰富了,其中有散文、诗歌、游记、文艺评论、随笔、书信、剧作、水彩画、铅笔画、粉画等等,封面刊名的美术字体时尚而大气,大开本,厚达200多页。值得一提的,这些形式各异的作品几乎都是学生们自由发挥而成的,且有的论文对于学校老师的观点并不认同,从而有针对性地写出与其商榷。从刊登的文章看,当时的初中女生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世界观和责任感,她们的话题涉及“中国目前需要怎样的女性”、“你估量你自己将来做什么”、“怎么做个时代的女学生”、“为什么要爱国”、“电影与社会教育”等等社会话题;同时还有大量的诗歌、游记、书信等等也都是颇有新意,可谓是开一时先河。后来发现的张充和的三篇散文也是首发于此,分别为《我的幼年》、《梁石言先生传略》、《别》。充和的当时好友、才女许文锦(图书馆学者钱存训夫人)则在刊物上发表了日记、书信和散文。应该说这样一份学校刊物给了很多同学练笔和思考的机会。
    学校刊物的兴办,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张家孩子创办家庭刊物《水》。根据张家长子张宗和的日记,1929年夏,《水》在苏州九如巷张家创刊;这一年乐益女中的《绿叶》也在出版中。
    张家的《水》作为家庭刊物,主要成员是当时的四姐妹和三个已经长大的男孩子,还有张家朋友窦祖麟、周有光。张家的《水》自撰、自编,自己印刷、发行,这些都无形锻炼了张家孩子对于出版业的探索和认知,最主要的是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写作能力。后来在文学中有所成就的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张宗和等都得益于早期《水》的“营养”,后来1996年《水》杂志的复刊人也正是张家二姐张允和。
    1936年末,当张兆和已经开始小说创作时,张允和已经接替储安平夫人端木露茜在《中央日报》的编辑岗位,主编《妇女与家庭》副刊,此前她已经在《苏州明报》主编《苏州妇女》专栏多时。此时,张充和则受胡适之邀在《中央日报》主编《贡献》副刊。两人在主编副刊期间,发表了大量的文论,为张允和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更为张充和的艺术世界开拓了思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