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飞起来——《给孩子最棒的100本书》序 〔美〕安妮塔·西尔维 著 王林 译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年5月出版 很热心、很内行地为儿童推荐阅读书目,这是儿童阅读优良国家认真做了很多年的事了。很多的成年人把它当成爱好,当做职业,津津乐道,头头是道。他们不是不懂装懂在那里胡说,而且还假装胡说得很深刻,比如他们不会让小孩子去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不会让小孩子背诵康德和黑格尔。他们知道有一种书叫童书,他们懂童话。他们早已经长大,是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可是他们还兴致勃勃地阅读图画书,因而他们的推荐是内行推荐,指导也是内行。 《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的作者安妮塔就是一个阅读童书的内行人。她阅读过12.5万本书,然后她挑选了100本。童年的记忆、成长的证实、成熟的审美,给了她推荐的热情,也给了她推荐的标准。她告诉我们:“我完全可以说自己是一位童书专家。”我们不怀疑。 阅读者当推荐者,她的热情是真切的,体味是铭刻般的,看得见意义的绽开是在生命的哪根枝上,更看得清是在一生的整体里。 安妮塔把她喜欢的100本书,按年龄范围列出。这样的做法是考虑到适合性,顾及更具体的面向。“儿童”不是一样的,他们是不同年纪的孩子,有大有小;有认识字的,有不认识字的;有只能听着阅读的,有可以看书阅读的。有的只能阅读短短的文字,有的已经期待文字的长度和情节的跌宕了,期待更绵软更深入的情感、哲学。 安妮塔没有明确地告诉你究竟哪一本书是3岁读的,哪一本书是7岁读的。她似乎也可以分得更细致,告诉你,《玛德琳》是2岁的书还是4岁的书,《让路给小鸭子》是7岁的书还是3岁的书,但她没有说。她只把它们统统放在2岁~8岁里。这好像蛮不够。可是,如果她分得太明白,明白得没有一点含糊,对童书比较了解的美国父母也许会说:安妮塔,你当我们白痴吗?或许还会说,《下雪天》难道只能给3岁看,7岁就不值得读了?同样年龄的孩子也不一样,不同的家庭和环境,不同的性格和趣味,不同的阅读习惯和领受力,你说一本书就能统统符合吗? 优秀的童书,是既能分年岁,又难分得太分明,的确为难呢! 更好的办法是成年人先读一读这100本里的每一本,读得更多一些,可能就会自己来摆放了,就能做到更细致。中国父母,中国成年人,童年缺少阅读,只过过儿童节,没过过读书节,没像爱丽丝那样跟着兔子进过童话洞,没有彼得·潘领着去永无岛。所以趁着现在热情洋溢地关切孩子阅读的时候,先自己热情洋溢地读一读,过一下读书节、过一下童话节,那么就不会一脸“文盲”地问:“我的孩子现在3岁7个月,请问读什么书?” 如果我告诉了你,3岁7个月读什么书、听什么故事,那么过了一晚,明天3岁7个月零1天了,你还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听哪个童话。 中国成年人对童书的集体文盲,一定要扫一扫。安妮塔的这本书就是扫盲书、扫盲课本。 扫盲课本有的时候就是最人情的课本、最深远的课本、最有解放力的课本。 我们总是看见人们挑选“100”这个数字。它是一个数量,更是一个象征;是一个开始,肯定不是一个完满。它是一个小书架的容量,却又可能给孩子一生长久的方向。它不是都需要被探讨得很晦涩,因为它很可能就是一个简单心意。 安妮塔的心意简单:“当我做这些的时候,我想象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我正在充满危险的大海中航行,我知道有很多家庭带着孩子,甚至还有小婴儿也乘坐同一艘船。我必须小心翼翼地收拾我的行李,因为我的行李箱只能装进100本书。应该装哪些呢?我们的船如果搁浅,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12年,我的这些书真的能教育他们、娱乐他们吗?这些书又是否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文学修养?” 心意简单。 翻译这本书的王林博士,心意可能也简单。 至于我,那是一贯简单。 都只是要孩子有阅读,有好阅读,像那好饿的毛毛虫,每天吃着鲜艳、吃着营养,蝴蝶飞起来。 都飞起来。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