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现代外语》(广州)2014年 王和玉 温宾利 参加讨论

    4.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
    已有研究在事实和理论层面都存在问题,前者表现在对中动结构界定不一,导致大量不同句式被归为中动结构;后者体现为各种理论只关注中动结构的部分特点,以致解释分散、缺乏整体性。
    4.1中动结构的界定
    学界对中动结构的定义性特征未形成共识。研究者最初以形态标准定义中动结构,称之为中动语态。由于英语缺乏形态表现,句法研究认为中动结构带有隐性语态标记,将之与被动句进行统一分析。随着跨语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侧重中动结构的语义特点,不再拘泥于形态标记。因缺乏统一的内涵界定,中动结构的外延繁杂无定。换言之,文献讨论的中动句并不同质。问题是:在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中,哪些句式可纳入中动句研究?不同句式是否有统一的结构?中动结构呈现哪些跨语言的参数差异?已有的描述性研究总结了中动句独特的句法语义特点。概括了其句首主语、谓语动词、句末修饰语的种种限制条件。跨语言对比和语料库研究也勾勒了中动结构的历时变化和共时变异,揭示了该结构与其他相关句型的联系。但若不解决中动结构的定义问题,这些研究的可信度与科学性都会受影响。
    4.2中动结构的解释
    理论上,中动结构牵涉论元结构、事件结构、信息结构等诸多句法语义问题。生成语法主要关注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实现;认知功能语法侧重谓语的事件结构如何在语言层面得以体现,从信息结构与话语要求出发解释中动结构的语义特点。认知功能视角的优势在于能将使用者的意图和话语要求纳入语法分析,但疏于主观随意,没有形式化的句法体现,缺乏说服力,也无法处理中动结构的跨语言差异。另外,将中动结构的特点归于构式义可能回避了很多实质性问题。而已有的句法研究只关注动词的论元结构,未能将中动句的情态义、通指义、话题性和修饰语要求等语义问题在结构上进行恰当解释和限制。
    显然,各种理论都只关注中动结构的某一侧面,未能全面解释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对中动结构的处理,本质上涉及如何处理“结构与意义”的关系。论元结构与事件结构实质上仍是选择从形式还是意义作为研究切入点的根本问题。作为表达动词基本语义和句法属性的论元结构,是连接词库与句法,联系动词语义与句法运算的核心理论。但关于论元结构与句法推导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仍见仁见智。争论的焦点在于:到底是论元结构决定谓语的句法结构,还是句法运算派生出动词的论元结构?语义上,谓语表达事件结构,体现事件意义和事件参与者的关系;事件与其参与者的关系通过题元角色体现。但题元角色在句法实现上的变化能否改变谓语的事件结构?另外,中动结构的信息结构和话语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句法体现?这些都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反映了该研究的理论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