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说】 新教材适合孩子学习习惯 亲子阅读时间不易保证 “这样好点,先学字”、“让孩子与家长互动更多”……对于新版教材的变化,大部分家长坦言,这样能够给家长、孩子共同学习的磨合期,让孩子更好进入小学学习状态。 “我家是先会认字的,现在虽然也会拼音了,但是他知道那个字后,再学拼音就会感觉简单些。” 针对先识字再学拼音,黔学帮2016一年级家长群里的帅帅妈这样说,同样在群里的淇淇妈跟她抱有同样的观点:“新教材适应性会好些,毕竟简单认字比直接学拼音形象生动,也简单一些。” 对于《和大人一起读》的增加,家长们却持两种观点。家长群内的芬芬说:“很多家长都没有亲子阅读的习惯,这样硬性要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家长再忙也要参与孩子的阅读!”淇淇妈也表示,新增与家长互动阅读板块,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小朋友在学校的情况,还可以加强亲子教育,很不错。 但对上述栏目,有的家长却表示“不敢苟同”,“我不否认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但学习应该是培养孩子逐渐独立的过程,感觉老师、学校,甚至教科书都紧紧抓住家长,不太喜欢这种形式。”家长群一年级新生妈妈郑女士坦言,这是对家长的“绑架”,万一陪不了孩子,小孩都是很认真的,他会觉得家长不遵守秩序。 【老师说】 教材“瘦身”学生“减负” 学前教育“抢跑”先缓缓 针对此次新版语文教材内容“瘦身”,王缤阳认为,此举目的是缓解目前教育“抢跑现象,为孩子“减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会报有一些侥幸心理:“在幼儿园阶段提前学些拼音、汉字,是不是能让孩子占得先机?”对于这样的观点,王缤阳表示,是万万不可取的。 “适宜的学前教育,并不是提前学习诸如拼音、数学这样的小学课程,而是帮助儿童完成规则意识、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学习和培养。”王缤阳说,幼儿教育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进行,在幼儿阶段学习拼音汉字可能适得其反。 在她看来,如果家长、幼儿教师在拼音教学上缺乏一定系统性、专业性,错误地教和引,可能短期内会看到孩子的进步,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孩子学习拼音汉字正确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容易造成孩子上小学后,减轻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容易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幼儿期间学得多的可能会自满,学得少的甚至没有学习过的可能会自卑,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当然,提前学习拼音也会对小学老师授课造成一定难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育‘抢跑’现象,本次语文教材改版,其导向作用无疑是积极的。”王缤阳说,先学汉字后学拼音,以及识字量的减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让孩子真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同时,孩子入学后,大家起点比较一致,便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利用5—6课学习汉字后,对孩子们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全面,有利于调整出更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倡导快乐学习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大进步,尽早进入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此外,对于孩子识字入学,王缤阳也对家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将汉字学习融入生活,诸如在逛超市、走在路上、乘坐电梯……在生活中多制造特定语境,跟孩子对话,让孩子多看看,会有意外收获。 练就正确的书写姿势。与其让孩子提前训练写字,不如让其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家长可先做简单示范,然后让孩子学着做。这期间不需要书写,只要坐好即可,能够保持一小会儿更好。姿势正确以后,拿上笔在纸上画圈圈,向上画圈和向下画圈都要练习,打开孩子手上小关节,让孩子的手指和手腕能够灵活的运动。 结合学校上课时间,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安静的独自玩耍或看书,5分钟、10分钟……40分钟,为升入小学后适应40分钟的课堂学习打基础。 家长要配合老师,不要搞特权,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不要攀比,要有耐心,对孩子多鼓励,跟孩子做朋友,孩子放学回家,不要总是问“今天学了什么”“老师有没有表扬你”之类的话,要多关注孩子心情,比如“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啊”……拉近跟孩子的距离,帮助孩子慢慢适应小学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