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16年成书以来,至今已有上百种版本 满清王朝走到康熙年间,便已显现盛世气象。其间,不仅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还重开明史观续修《明史》,并且编撰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汉字研究参考文献之一,也是第一部由官方统一编撰修订的文字类图书。它开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前后历时六年编撰而成,由当时著名学者张玉书、陈廷敬主持,凌绍霄、史夔、周起渭和陈世儒等在文字领域各有造诣的学者合力完成。《康熙字典》采用的是部首分类方法,按笔画顺序排列汉字,全书共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作为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且按照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来排列韵母表以及对应的汉字,整部字典共收录汉字47035个,成为现代《新华字典》和《辞海》的先声之作。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康熙字典》都是我国的字典范本,并且是收录字数最多的字典。字典中除了某些生僻字之外,大部分汉字下面都有举例释义,且有200多个部首分类,并有反切注音、出处以及参考注释等,方便查阅者的使用。即便在今时,《康熙字典》也为使用方便的字典之一。因此,自1716年成书以来,经过不断地刊印和重印,至今已经有上百种版本。 笔者收藏有一套光绪乙巳年(1905年)刊印的《康熙字典》,距今已经有111年的历史。字典封面上除了书名《康熙字典》外,还有“子丑部”“寅末辰部”“巳午部”“未申部”“酉戌部”和“亥部备专补选”字样,可知整部《康熙字典》由6本分册齐全地组成。在扉页上有“光绪乙巳年夏上海久敬斋石印”的字样。首页上有龙纹,序言《御制康熙字典序》为当时著名学者、翰林院侍讲学士陈邦彦撰写,有“朕每念经传至博音义繁赜,据一人之见、守一家之说,未必能会通罔缺也。爰命儒臣悉取旧籍、次第排纂、切音解义”“凡五阅岁而其书始成,命曰《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俾承学稽古者,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等语,说明康熙御命编撰字典是为了方便官员和百姓对文字的使用。 今年适逢《康熙字典》成书300周年纪念,遥想当年学者们皓首穷经编撰字典的不易,以及问学过程中识文断字的方便,这部古老的字典更应该为后人们所想所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