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寂寞翻译事(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东方早报 刘绍铭 单德兴 参加讨论

    编译中国文学之英文选集 
    单:您也把不少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台湾文学推介给英文世界。
    刘:我编译的英文选集全都是为了服务——既服务这个领域,也服务自己。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大学生的中文程度很有限,我自己编辑或与人合编的那几本书基本上是教科书,全都是为了课堂上的现场需要,既是我自己教学所需,也为这个领域提供教材,算是学术服务。编译这么多书牺牲了自己很多做研究的时间。编译出书之前,每次上课都要看看今天有多少学生,然后去影印资料给他们。比如说,像魏理(Arthur Waley,1889-1966)翻译的杜甫诗已经绝版,想买都买不到,只有用影印的。但是后来法令保障知识产权,不能随意影印教材,所以就需要出这么一本书。
    单:有这种需求的老师应该很多,但只有您跳出来做这件事。
    刘:因为这里还涉及功利的因素。在美国出版论文或专书在核薪和升等的时候都用得上,但是编译教科书却不算学术贡献,审查的人不会把翻译工作考虑在内。要是没有需要给学生教材的急迫感,我也不会去做。至于编译的书中有两本关于台湾小说,是出于另一个动机。1970年代,台湾在国际上像是小媳妇,没有人闻问,国际学界根本不重视台湾文学。我在台湾念大学,对台湾有很深厚的感情,于是编译了两本台湾小说选集。那个时候要找出版社出这种书很不容易。
    单:《台湾小说选:一九六○~一九七○》,1976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香火相传:一九二六年以后的台湾小说》,1983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
    刘:第一本选集是透过夏志清先生的关系,第二本选集则是我们自己打出来的路子,因为当时我负责编辑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的相关丛书。虽然我不是台湾人,连一句台湾话都不会讲,可是那个时候国际上注意的都是大陆文学,没有人注意台湾文学。因此,我编译这两本书也是一种借来的生命,因为我想在国际冷落台湾的时候做一点有关台湾的东西。我那时注意到的作家包括陈映真,还为他编了一本选集。
    单:记得我是在大二时第一次读到陈映真的作品,就是您编的《陈映真选集》(1972),由香港小草出版社出版,开数小小的,和台湾出版的书在外观上明显不同。我在公馆买到那本书时还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位台湾作家的选集是由香港的出版社出版,后来才听说陈映真是政治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