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动结式的致使意义和使动用法的双音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当代语言学》 石村广 参加讨论

    祝敏彻(1963:60)指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充当第二个成分的并列式只见于《汉书》,《史记》中还没出现。并列式和后来的动结式是同形异构。区别二者的核心在于使动用法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减少的(太田辰夫1958:206-9)。关于动结式的产生年代和判定标准的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学者(如潘允中1980;姚振武2013)认为动结式产生于先秦时期,有的学者(如祝敏彻1963;石毓智2003)认为它产生于汉代。对于这些见解,蒋绍愚(1999:330)指出:“只有断定这些自动词不用作使动,和后面的宾语不构成述宾关系,才能肯定是动结式。根据这一观点,我认为很多学者所举的汉代的‘动结式’,实际上都是动词的并列式”。目前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是:使动用法的衰退是从东汉开始的,所以动结式最迟在魏晋六朝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志村良治(1974)、蒋绍愚(1999)、梁银峰(2006)、曹广顺、遇笑容(2006)等都持类似看法。本文采用这个见解。梅祖麟(1991)也论述了并列式的V2“自动词化”的来龙去脉。梅祖麟列举了四个要因:1)清浊别义的衰退;2)使动用法的衰退;3)5世纪开始的“隔开式动补结构”的出现及其影响;4)不带宾语的V+A型的影响。他认为这些现象都是3-6世纪之间出现的,所以,动结式在南北六朝时期萌芽,到了唐代基本上就完成了③。按照我们的看法,下面的例句就可以看做是动结式的句子:
    (9)此王家马,汝何以辄打折其脚。(《贤愚经·卷第十一》)
    (10)我不能缘树,我今宁可斫倒此树耶。(《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11)未好成熟,割断其蒂。(《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四》)
    (12)主人欲打死之。(《太平广记·卷第九十一》)
    到了唐末五代,就出现了带有“不及物+不及物”的组合的动结式:
    (13)玘良(杞梁)妇圣,哭烈(裂)长城。(《敦煌变文·王昭君变文》)
    这一例句,可以说是动结式得到普遍使用,开始进入了发展期的标志(梁银峰2006:237)。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使动用法(或作格动词)在汉代还占优势地位,六朝以后,它明显衰弱,V2的致使义也变弱,在语义上只表示某种状态,及物和不及物两用的V2就作为不及物动词固定下来了。但是,使动用法的“消亡”给动结式的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即我们再也无法说明它的致使义的存在了。
    具体地说,龚千炎(1984:95)、Hsueh(1989:103)等认为,动结式是在使动用法的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加上一个动词构成的。这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看法。汤廷池(1992:160-7)认为,补语的作格化(ergativization)引起两个小句的合并(merge),最后作格动词的句法属性渗透到整个复合动词的句法属性里面。他这里所说的作格化,实际上就是致使化。王玲玲(2001)采用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提倡轻动词分析并主张使动轻动词是一种零形式(即黏着语素),因此,第二动词要移位上去与其合并,变成使动词,其功能也属于古代使动用法。魏培泉(2000)等历史语法学者也持类似看法。本文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因为我们无法确认该结构的第二个成分单独变成使动词这一事实,如“*碎了它、*死了他、*干净了它”之类的说法都不能成立。以往的这种还原论性质的研究分析,无法说明使动用法和动结式的继承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