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动结式的致使意义和使动用法的双音化(10)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当代语言学》 石村广 参加讨论

    正因如此,《马氏文通》(马建忠1983[1898])硬要把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归类为一对一的关系,所以得出了“字无定类”(词没有固定的词类)这样一个结论。这就是字类通假说。与此相对,陈承泽则主张,“字有定类”(每个词都有一个固定的词类),而且,这一“本用”还有可能进一步转换为不同的词类。他把这称为“活用”。跟“本用”相比,“活用”只不过是一种临时性的语法手段。以往的研究对于《国文法草创》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他的活用说因修正并发展了字类通假说而得到了高度评价。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他的说明也和马建忠(1983[1898])、黎锦熙(1992[1924])等人的学说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把某种词类和某种句法功能对等地对峙起来。也就是说,他的论说依然在强调,即使是同一个单词只要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就会发生词类转换的现象。这样的话,“活用”必然会陷入不得不承认“字无定类”这一观点的困境(烏井克之1995:130)。他虽然在批判《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但是他还是无法超越《马氏文通》的框架。龚千炎(1997:49)对陈承泽的语法研究做了如下评价:“他反对马建忠模仿西方语法体系,可是自己并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只是谈的词类。即使在词类方面,除了词的活用以外,也并没有更多的建树”。
    陈承泽的“字类(即词类)活用”在《高等国文法》(杨树达1930)中得到详细阐述,之后被众多著作采纳。这样,虽然字无定类、字类通假的谬误得到了修正,但是他的观点却一直沿用至今(孙良明1994:56;邵敬敏2006:67)。这意味着,采用活用说的使动用法研究,尚未摆脱直接引进的西方语法的束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大问题。
    古代使动用法已经衰落、消亡,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其实并非如此。它经过双音化以后变成了动结式。确切地说,历史上消亡的只是单音节的使动用法。从共时的角度来看,R(不及物)、VR(及物)是一对语法范畴。也就是说,典型动结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即R→VR,直接反映在现代汉语的谓词系统之中。隔开式的出现是一种过渡性语法现象,这一途径并非主流。
    使动用法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晰,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虽然有单音节和双音节等的差异,但是使动用法都是利用动宾结构的语序来表示致使意义的。从古至今,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很显然,它属于句法范畴。清浊交替等的形态手段和作格动词的及物用法都属于词法问题,不能看做使动用法。以往的还原论性质的研究分析,无法摆脱西方语法的束缚。当然,本文的观点还有待做出严格的论证,希望专家和同行能予以指教。
    ①魏培泉(2000)认为“使动词”有两种,它们都以不及物动词为基本形:1)与此同音的,2)根据声母的清浊和韵母的四声来区分的。本文按照王力(1965)的意见把二者区分开来,即我们把及物、不及物两用的1)的类型称为“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而把2)的形态使役称为“使动词”。宋亚云(2014:189)认为,“灭、破、立、存、完、正、平、安、服、兴、起、定”等词,带宾语的不是活用,它们是作格动词,因为带不带宾语都比较常见。
    ②按照目前的一般看法,本文把整个汉语史大致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时期。上古期为: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3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中古期为: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近代期为:从公元13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至五四运动)。另外,本文中的古典用例基本上均转引自引用文献中所列的论著,在引用时,已和纸制汉文典籍资料进行了对照确认,在此不再一一注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