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科学视角下的语言能力:作为人脑功能的语言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关于语言能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基于先进技术和实验手段获得了很多科学成果。与以往的理论语言学内省式推演不同的是,这些成果往往反映了人脑语言加工和语言能力运作的实际情况,让语言能力的探讨越发丰富与深入。 首先是语言能力基因的存在。Lai等(2001)通过对患有语言障碍的KE家族的基因测序发现在第七对染色体上出现变异。同时他们对另一位患有这种先天性语言障碍(不属于KE家族)的病人的染色体扫描显示,第七对染色体上的FOXP2基因发生了变异。而且他们发现,患有FOXP2异常的病人在语言相关的皮层区域也有异常表现,而不局限于脑的运动系统。因此断定FOXP2不仅与言语运动控制有关,也与语法、语义等更高级的语言功能有关。这是首个被确定的与语言相关的基因。此后不少科学研究(Konopka et al.2009;Vargha-Khadem et al.2005)继续对语言基因进行探讨,就FOXP2基因对语言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证明,明确了人类语言能力及人脑语言区域的发展与该基因的关系。人类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基因表达这一点已经是无可怀疑的了。 其次是语言能力大脑结构基础的研究。人脑的语言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大脑结构的基础上的,因而搞清人脑语言功能和脑结构的关系是很多年以来人脑功能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最早人们发现语言能力有着左侧脑区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言的主要脑区集中在外侧裂周,传统的Broca区、Wernicke区均在其列(Hagoort 2014)。不仅如此,近年来关于语言能力的大脑结构表达研究更体现出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方面将语言加工的某一方面与更小的大脑区域相联系,如Broca区与语言的序列加工等(Sahin et al.2009);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不同脑区的神经联系对语言能力的贡献,尤其是新的脑成像技术的出现更为探讨神经联系提供了方便,这为我们了解人脑中的语言能力运作提供了越来越清晰的图景(Turken & Dronkers 2011;Poeppel 2014;Price 2012)。 再次是人脑的语言机制更加清晰。近年来大量研究成果指向人脑语言机制研究,不仅包括语言习得与发展的机制、二语的机制、双语机制以及语言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的关系等宏观机制的深入探讨(Sakai 2005;Rodriguez-Fornells et al.2002;Crinion et al.2006;Santi & Grodzinsky 2007),更包括语法、语音、语义等,甚至更加细部的语言加工的机制,文献无法尽举。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 最后是随着神经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今年4月30日的Nature封面文章引起世界瞩目,科学家(Huth et al.2016)创造性地将数据驱动的方法运用于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当中,绘制出人脑语义地图,给我们对人脑语言机制及语言能力的基础等的探索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认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脑联接图谱的绘制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脑语言能力的生物基础和神经机制将会较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