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佛缘复合词语的俗解异构(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京)2013年第 李运富 参加讨论

    “醍醐”是由牛乳炼制而成的酥油类食物,为牛乳制品中最高之美味,而且具有清凉的药用价值。三国时代的佛教译经中就出现了“醍醐”一词(参看朱庆之,1994),开始指食药两用的实物,后常用来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佛性”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佛教借用此礼,有种种灌顶仪式,象征向不同级别的佛教徒灌输不同程度的佛法。因而在佛教语境中,“醍醐”与“灌顶”分别使用时往往取的是比喻义和象征义,而不完全是字面的原义。例如:
    
    偶尔也组合成“醍醐灌之”“醍醐灌顶”使用,仍然表示灌输智能或佛法的意思,其中的“醍醐”比喻佛法,“灌(之)顶”表示授予或输入,也不完全是字面原义。例如:
    
    但这种组合起来使用而表示佛教义的其实很少。大多数情况下,“醍醐”与“灌顶”配合使用时需按字面本义俗解,指用醍醐浇头或抹额。因醍醐具有药效,可使人清凉舒适,或猛然清醒,所以可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或描述这种清爽舒适的感觉或醒悟明白的状态。这种比喻通常有“比喻词”的参与,应该看作修辞方式的运用,其语义解读不同于佛教特有的比喻词义。例如:
    
    上述“醍醐灌顶”无论是否处于佛教语境,大都用于比喻句中,前有“如、似、若”等比喻词,那么“醍醐灌顶”本身就只能是实物实事的喻体,用来比喻身体的或心理的某种感受或状态,而不可能是“灌输佛法”之类的抽象喻义。可见作为佛缘词语的表达佛教意义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