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郭启新.从“字”与Word的对应看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选词立目[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李红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如何标注词性[J].辞书研究,1999a,(3). [3]李红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J].辞书研究,1999b,(5). [4]李红印.三级词语教学单位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李红印.对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讨论的认识与思考———兼谈词语教学单位问题[J].汉语教学学刊,2007,(3). [6]刘镰力.HSK汉语8000词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7]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6,(1). [8]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色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徐彩华,陈绂,张必隐.中文心理词典中单音节词的加工[A].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10]徐玉敏.当代汉语学习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11]张春新.从词汇教学的角度改革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结构[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章宜华.语文学习词典的创新与释义问题探讨———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J].辞书研究,1999,(5). [13]赵果.“我国”中的“我-”———兼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4).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郑定欧.对外汉语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4). [16]郑定欧.国内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调查与反思[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 [17]周上之.对外汉语的词典与词法[J].汉语学习,2005,(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