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乱世重游侠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乱世重游侠
    
    推荐人:贾元昌
    

    推荐理由:世人爱看武侠,武侠故事基本以虚幻为主,但“侠”这一社会角色可不是文学家脑中的想象,而是渊源有自、客观存在的。侠,古称游侠,于先秦勃兴、两汉奋盛、魏晋发展、隋唐风行、宋元明清消歇、晚清回响,是一部完整的发展历史。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少,王涌豪先生的这本《中国游侠史论》算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当开始拈起这个研究题目,盘旋在脑中第一个问题可以说就是游侠的存在意义及评价。对于这一点,传统中国人,或说得更精确一些,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是如何看的,这些看法在今天看来是否仍具有合理性,一直牵动许多人的思绪。但事实显然是,在未对游侠发展历史作出钩索之前,是不可能真正了解前人所论的具体意指的,由此作任何的评说都难免缺乏说服力。所以,本书前几章,我们不得不花很大篇幅作详细的回顾,而将此重要问题的论说放在最后。想来这么做可以让人真正走入游侠的世界,从而有以认清其如何激荡历代人的意识,并在他们心底换出怎样的情感。
     
    应该说,游侠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从未被统治集团认可过,也未得到他们任何的道德鼓励。因此,倘若站在正统的立场,以享利者的眼光评判,恐怕对其存在意义作任何讨论都会被视为不伦。但是正如司马迁所说,“缓急人之所时有”,当人们把眼光落实在特定的生活场景,基于切身的感受,有时不用作什么高头讲章式的讨论,其意义反而分明起来。因为遭遇缓急之事的人姬须获得帮助,这帮助是否可从朝廷、官府和国家法令中得到?倘能则一切免谈;倘不能呢?这时他能指望得到哪一种人切实有效的拯救?此其一。
    
    

其二,这所谓“缓急”是怎样产生的,是人主观的招惹,还是外界强加的挤破?所以,自司马迁起历代人立足于“缓急人之所时有”角度讨论游侠存在的意义,实际上先把人导向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关注,即游侠为什么会出现。沿依这样的思路,我们对游侠存在意义的论述也从这里开始。需要说明一点,这里对游侠为什么会出现的究诘,与讨论游侠的崛起有些不同,前者主要是对游侠这一特殊人群诞生时的历史三维空间作出考察,这里将专意探讨其诞生后何以绵延不绝无代不有的原因。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政治清明、世道祥和的时代并不需要游侠。在这种清明祥和的社会里,国家纲纪不乱,各种法律完备,官吏奉公守职,人民安居乐业。间或有户、婚、田、钱等局部利益的冲突,可以通过秩序化的改革措施加以解决;有纲纪人伦方面的背乱,也可以通过刑名法禁予以制止。而当这个社会某些成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处于无力自救的弱势,国家出为主持公道或赈济抚恤自属当然,即这个社会的其他成员也会秉一种良知,设身处地分担其痛苦,在内心道德信念指引下,自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尽管基于一种急公好义的天性,不能排除仍会有人尚气任侠,但那只意味着他在做着一种高于群体道德水准的先进行为,而基于这种行为之上的独立人群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形成的。特别是随着国家发育的完全,各种机制运作的上轨道,一方面士人的出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分流,既可以由荐举、科考入仕为官,也可以由研经、治史积学为儒,而无需像春秋末、战国初那样,因失职而放为游侠。   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弊端被规定只能在体制内消解,个人倘要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一定会受到来自法律和礼俗两方面的责难,游侠的存在几乎没有可能,即偶有存在也会因多余而迅速消亡。然而事实是游侠并没有消亡,相反绵延不绝无代不有,这便不能不让人转而注视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共有的痼疾,去发现社会的黑暗不公与游侠产生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摘自王涌豪《中国游侠史论》
    
    

    具体图书信息请点击页面右上角图书链接处查看。
    
    

责任编辑|崔培
    
    注明: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文章下方的评论框里留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