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所主持的教育部委托课题“普通话审音原则制定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鉴定会于2016年4月20日在教育部召开,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所做研制报告,审阅了普通话审音原则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版,认为本课题研制的普通话审音原则科学、全面、稳妥,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修订,学术理据充分,兼顾古今音变、方言差异和港澳台等地区读音现状,所做修订审慎合理,一致通过鉴定。 本课题于2011年10月由教育部立项,并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项目课题组。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主持,并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组成研究团队进行分工合作,研究审音相关专题,展开语音现状调查,进行语音的历史和现状的研讨。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发布至今已有30多年,一方面普通话审音的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语音问题,原有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亟需修订,新出现的若干语音问题也需要研究和审订。如“的士”中的“的”字按照现有标准没有dī这个读音;“林荫大道”中的“荫”字原规范统读音是yìn,可是绝大多数人还是读yīn;“血债要用血来偿”一句话里面同样的 “血”字,现在读两个音,前者读xuè,后者读xiě,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习惯读xuě;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广电领域经常面对诸如“戛纳”究竟怎么读的问题,如此等等都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读音问题,新闻广播电视等行业、中小学教材注音等领域也都迫切希望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异读音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普通话审音研究的深入调查和进一步推进。 此次普通话审音课题组有别于以往的历次普通话审音,一方面注重从语言学学理上对审音原则进行研究和梳理,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网络邮件讨论和现场会议讨论;另一方面,成立几个子课题项目,注重对普通话现状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对北京异读音现状进行调查,对有声传媒读音现状进行调查,并且利用互联网进行异读音调查等等。同时,在审音课题的研制过程中,秉持审慎稳妥的精神,先后多次征求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各位委员的意见,同时课题组配合教育部语信司在各个专业领域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如2015年11月连续征求辞书编纂、广播电视、基础教育等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意见,12月分别在广州、上海两地征询广东、广西、福建、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专家意见,课题组充分考虑各地各领域专家意见,并进一步吸收到审音表的修订工作中去。 课题组在课题鉴定顺利通过之后,将会进一步完善课题成果,并将提交上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以便适时正式发布。条件成熟,课题成果成为国家语音标准之一,将意味着国内国际各个相关领域都要修订现有的普通话语音旧规范,并执行新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全国中考、高考中的语文考试,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对外汉语水平考试等将依照新的语音规范执行,汉语普通话的字典、词典将进一步修订并执行新的标准,普通话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播音将执行新标准,中文信息处理也将升级相应的标准,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其他地区都将更新或参照新的普通话语音规范。总之,新的语音规范一旦颁行,公众极为关注,影响极为深远,意义十分重大。 普通话审音及语音规范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大,审音规范的成果,需要政府部门、新闻广电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积极配合,利用各种媒体充分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普通话审音研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研究力量和经费投入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审音规范需要常态化,有关部门涉及审音问题需要常设研究机构及时研究应对,不能再等30年或者很长的时期再重新审音;另一方面,普通话审音还需要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建设,对北京语音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对普通话基础方言中的语音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建立大规模多形式普通话语音现状数据库,充分调查广大群众的普通话语音实际,使审音研究既能把握古今语音规律上的贯通,又能接上当今各地语音现实的地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