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句法学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范畴,具有主他性,即动词本身往往决定着它所连接的是哪些成份;在语义上,动词的语义特征相应地制约着其他成份的语义特征的出现。莫非“自己”的语义指向也与其后的谓语动词有关系?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语义特征。 3·1·“自己”蕴含一种显性语义指向 为了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再加入一些其他动词一起进行分析。 我们先列出《现代汉语词典》中这些词的释义: 长 生;生长;产生和增长; (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 要 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 知道 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 告诉 使人知道 清楚 对事物了解很透彻 醒悟 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唤醒 使醒悟 认错 承认错误 请求 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喜欢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兴趣 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对他发生好感 如果我们要分析这些词的语义特征的话,就必须首先建立这些动词的区别性语义单位或模式。这些动词中除了“长”之外,其他的动词都与语言、思维、感情活动有关。其中,除了“告诉”“唤醒”“认错”“请求”这四个词外,其他的动词都是我们常见的心理活动动词,它们的施动者(agent)都只能是单方,无论这个单方是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亦即,这些动作只能由单方支配,不存在其他方代替的可能性。比如A方是施动者,那么,其他各方都不能通过与A方发生某种关系而替代或者帮助A方完成动作。如果其他某方,比如B方,替代A方完成了动作,然后语段中仍保留“自己”一词的话,那么,这个动作的施动者就变成是B方,而不再是A方。也就是说,A完成动作时是: A--〉A 而B完成动作时是: B--〉B 两个过程的发生状态和接收状态都不一样,二者没有任何关系了。因为这些心理动词本身只能是一方来支配并完成的。我们发现,“自己”统制(c-command)[18]这类动词时,句子不会产生歧义。 3·2·“自己”蕴含两种潜性语义指向 3·2·1 我们发现,例(3)中的动词“长”也只能由单方支配,不存在其他方代替的可能性,因此被“自己”统制以后句子也不会产生歧义。 看来,我们前面区分能否产生歧义的动词以心理活动动词与非心理动词为标准是不太严密的。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7)他们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有”也只能由单方支配,不存在其他方代替的可能性。那么,应该如何限定这些动词的语义特征呢?我们讨论完“告诉”“唤醒”“认错”“请求”这四个动词以后再进行总结。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告诉”“唤醒”“认错”“请求”这四个动词的发生过程,这些动词的施动者可以是一方,比如A方,不过其他各方也可以通过与A方发生某种关系而替代或者帮助A方完成动作,不过,无论谁来完成,动作的结果都与A独自完成的结果一样。如果其他某方,比如B方,替代A方完成了动作,那么,虽然这个动作的发生状态有了变化,但这个动作的接收状态还是不变的。 在语段中“自己”统制这类动词时,是为了强调动词的施动者是A,而不是B;,或者强调动词的施动者是A,而不是A+B。也就是说,动作的结果是由A单独完成的,而不是由B代替完成的;或者,动作的结果是由A独立完成的,而不是由A、B共同完成的。 比如“告诉”这个动词,我把它放在不同的语境之中: (8)只有他自己告诉父母那件事儿了,别人都没有告诉。 (9)终于,他自己告诉父母那件事儿了,没有委托他的班主任告诉。 例(8)中的“自己”语义要素指向其前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其动作完成过程是: S他--〉R他(父母)[19] 它所排除的其他可能是: S张三--〉R张三(父母) S李四--〉R李四(父母) 例(9)中的“自己”语义要素指向其后的动词“告诉”,其动作完成过程是: S他--〉R他(父母) 它所排除的情况是: S班主任--〉R他(父母) 或者其他的可能性: S张三--〉R他(父母) S李四--〉R他(父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