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贾想》:贾樟柯的遐想与疼痛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韩浩月 参加讨论
 《贾想》  贾樟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读到贾樟柯的《贾想》,非常高兴。年少时集邮,常有某套邮票总是空缺一枚,偶然收集到,便会兴奋不已。《贾想》便是这样一枚迟收到的“邮票”。在七八年前第一次看到贾樟柯的电影《站台》后,我一直像集邮一样,在观看、研究、收集并且评论他的电影作品。
    贾樟柯的文字和他的影像风格一样:感性与真实、坚定与迷惘、凝重与幽默,那些本该互相排斥的情绪,融化成为一种本真的倾诉。一个用文字诉说着的贾樟柯,和那个拍摄时从来不看监视器的贾樟柯,是高度统一的。阅读《贾想》,如同与来自家乡的童年朋友聊天,记忆和观点的惊人类似,带来的是令人酣畅的默契。
    印象里第一次读到贾樟柯的短文,是他那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我比孙悟空头疼》。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如果没有思考和表达的自由,无论到哪里都是在服劳役。他讲到小时候自己常常站在院子里,面对蓝天希望像孙悟空那样逃离身边的一切,但最后终于知道,即便是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也照样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于是他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我悲观,但不孤独,在自由问题上连孙悟空都和我们一样。”
    《贾想》里收录了很多类似的文章:关于他的童年记忆,混乱不知所措的青春期,对未来的惆怅,还有那个在他生命里留下深刻印痕的小城市——山西汾阳。在大学的放映室或讲台上,在国际电影节的颁奖礼上,在和其他著名导演的访谈中,青春的记忆片段随时会涌上他的脑海,并成为他诠释自己电影作品的最好注脚。我深信,这些感言传达的重点不是对电影的理解和认识,而是自然地袒露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或者他们曾经的遐想和疼痛。
    《贾想》中有一篇文章令我感动。在这篇名为《2006年暗影与光明》的文字中,贾樟柯写下了他在未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潜入曾经生活过的山西大同,推开亮着灯的小酒馆,众朋友正在推杯换盏……可以猜测到,这样的重归友情怀抱和每次贾樟柯将摄像机对准故乡和青春,是有着关联的,或许只有在这熟悉的语言环境和这片熟悉的土地中,他的创作欲望与才能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
    这么多年来,贾樟柯一直在用真诚,努力靠近着那些藏在暗处的人们——他的主要观众群1970年代人。这代人都曾有过想做一个孙悟空的遐想,也都有过不知道未来在何处的痛苦。他们习惯在深夜将一张贾樟柯作品光盘塞进影碟机,像少年时进录像厅一样,默默而安静地看着,看完后不发一言。这也是为什么贾樟柯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代言人却看不到他的观众究竟站在哪里的原因,因为我们都已经离开了家乡的小酒馆,贾樟柯推门进来,看到的是陷落一地的尘埃,而不是那些把酒言欢的兄弟。
    陈丹青在为《贾想》写的序里说,贾樟柯是“和他们不一样的动物”,这里的他们,指的是第五代导演。但作为为整整一代人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出口的导演来说,贾樟柯的背后,的的确确存在着大量和他一样的动物,他的“不孤独”,也源自他知道自己不是被孤立的。在艺术价值上,贾樟柯为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从社会意义上,贾樟柯更是为后一代人了解他们的哥哥姐姐们搭起了一座桥梁。
    作为一本电影手记,《贾想》的其他组成内容,还有导演阐述、对话访谈、获奖感言等。像一位新闻系教授所说的那样:“他是自己电影最好的理论家,他把自己的电影说得滴水不漏。”我认为,这是对一位中国导演的最好褒奖,我们应该为中国电影界存在这么一位拥有自己完整的电影理论体系的导演而高兴。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03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