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精舞门2》:唯有青春惹人怜惜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韩浩月 参加讨论

    暑假到来前,一部将观众定位为青少年群体的电影《精舞门2》全国公映。这是笔者通过银幕看的第二部舞蹈电影。第一部是1987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美国经典电影《霹雳舞》,当年那部电影掀起的霹雳舞热覆盖到了县一级的城市,夏天的晚上经常可以在街头看见年轻人在走太空步、“擦玻璃”。
    所以,看《精舞门2》的过程,亦是一次走到记忆深处的经历,内心的滋味有点五味杂陈,或是青春期早已沉淀了的酸涩情感又被勾起了的缘故。《精舞门2》中的街舞动作,有不少能看出霹雳舞的影响,但时代不同了。作为美国黑人“嘻哈文化”(Hip-hop)的组成部分,街舞还是与时俱进地被各国青少年赋予了更多的符号特征,在继承了霹雳舞崇尚自我、追求个性元素的同时,在《精舞门2》故事中的主角们看来,街舞还是寻找自信、倡导平等的一个工具,是心理脆弱的一代用于武装自己的“战袍”。
    舞蹈电影在故事上的先天缺陷,同样出现在了《精舞门2》中。和国外同类电影《歌舞青春》、《舞出我人生》相比,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演员表演,都缺乏创新性。但这类电影同样也有别的类型电影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动感的音乐和舞蹈,会消解掉不少观众对情节的不满,用“音乐和舞蹈还不错”来安慰一下自己,90多分钟的《精舞门2》也许根本无心讲故事,情绪的宣泄成为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对于街舞,很长一段时间笔者是持排斥心态的,总觉得跳街舞的年轻人,衣着怪怪的,舞蹈动作也怪怪的,后来才知道这是笔者一种守旧心理在作祟。上世纪80年代的成年人看那些在街头跳霹雳舞的孩子们,何尝不一样觉得他们的舞蹈动作是扭曲的、僵硬的、不自然的呢?用宽容和欣赏的心态去看《精舞门2》,会觉得这就是一场年轻人的聚会,年龄大的人看了,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尴尬的闯入者。
    时代在变化,舞蹈形式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青春的心态,那种对未来懵懂的憧憬,对现实生猛的批判,对爱情时而直白时而躲藏的态度,在《精舞门2》中还依然会给内心带来撞击感。以前我们喜欢过一个叫徐静蕾的清纯女孩,而在《精舞门2》中,一个唇角带着倔强、眉眼都酷似老徐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周奇奇),仍然会让人产生怜惜感。是的,唯有青春惹人怜惜,那些音乐、舞蹈,只是青春身上的寄生品,有青春在,血就是热的,生活就是有希望的。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0年06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