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ywood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的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配乐三个奖项。她的成功,并非成于剧作、剪辑和配乐,奥斯卡评委会迫于该片在美国乃至全球数亿网民中的巨大影响,不得不挑选几个技术类小奖授之,以不负众望,不犯众怒,就像张艺谋启用“小沈阳”出演《三枪拍案惊奇》一样,就像CCTV春晚每年都少不了赵本山一样,民意不可违。查看此片自上映以来在北美的票房记录,其实并非近年来最具号召力之作,受众更愿在网上观之,因为,它讲述的就是炙手可热的网络精英和今日美国的精神偶像——www.Facebook.com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史。与其说人们喜欢这部电影,弗如说这部电影使人们更痴迷于www.Facebook.com。 (一) Facebook是什么 2002年秋,自学了七年电脑编程的Mark Zuckerberg负笈Harvard University,但却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Mark Zuckerberg的世界观是人性化的,社会学色彩浓厚,其创立的网站Facebook [3]上线之后的每一次改进都是这种世界观的具体化。Facebook的前身是Facemash,那是一个供人上传性感照片的网络平台,用户可对其评分。Mark Zuckerberg熟知S.Freud(弗洛伊德)学说,对人性欲望与人际互动有着特殊的敏感,深谙“自我展示欲”与“窥视欲”蛊惑着芸芸年轻学子的心。Facemash上线刚几个小时,就有多达2.2万名用户投票,最终,Harvard校方藉口“有伤风化”令其下线,这些情节在电影《社交网络》中都有体现。 2004年2月4日,Mark Zuckerberg仅用10天就建成的Facebook上线,处于交友欲高涨期的大学生们蜂拥而至。与Google成功于满足海量信息中个体对特定内容的需求不同,Facebook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源于使人释放社会心理学所谓的“Group pressure(群体压力)”。Mark Zuckerberg坚持Facebook实名制,并一个校园一个校园地严格推广,从而最大程度保持了这种“神秘的激动”,这也是Facebook能在当时众多社交网站中独树一帜之根本原因。在这个系统中,用户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ID,每个Facebook用户的背后都有一个活生生的生活,你可以看到他 / 她的照片、视频、爱好乃至隐私。 那么,Facebook本质上是什么呢?Facebook对用户来说是一个社交工具,而不是一个社区。Facebook是一个应用平台,而不是一个社区网站。至于在这个平台上搞什么活动不重要,写不写文字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需要Facebook这样一个工具来保持你与朋友之间的联系。虽然Facebook不只限于认识的朋友,但其主要目的就是供熟识的朋友进行交流,因此,Facebook本身并不广播任何全站性公共信息,也不开放匿名访问,你和自己认识的朋友之间的交流本来就是私密的,这些信息本来就是受保护的。而且,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Facebook并不鼓励UGC(用户创造内容),这是其与web 2.0网站的本质区别。Facebook真正鼓励的是你和朋友在此网上“发生了互动的行为”,而不是“互动所创造的内容”。在电影《社交网络》中,Harvard的男生通过Facebook方便地结识了美貌女生,并获得了与之交往乃至性交的机会,尽管这种“互动所创造的内容”带有赤裸裸的生理需求和动物本能,但却十分真实而普遍。 (二) Facebook的独特性 Google和Facebook代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Google的搜索引擎看似无所不能,但却对Facebook的地盘无能为力,Google几乎搜索不到人们在Facebook上的任何言行,包括用户每天会上传的49亿条咨讯如新闻、故事、笑话、动态、生日许愿等,以及每月上传的25亿张照片和2000万段视频。这就是Facebook的独特之处——Communication based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Internet(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传播)。Facebook正在掀起一次人类传播的革命,正在改变地球村民的信息交换范式。 Facebook的发展史基本上可划分为“前图片功能时代”和“后图片功能时代”。在前图片功能时代,Mark Zuckerberg严格捍卫Facebook的实名制,并有效控制扩张速度,原本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领域第一次出现了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高度吻贴的网站。在一个都不知道聊天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的网络暗夜里,Facebook开辟了崭新的视窗。2005年3月,在线图片储存网站Flick(e)r被Yahoo收购,这项业务迅速走红。Facebook开始考虑开发这一功能,而在决定图片标记方式时,Mark Zuckerberg摈弃以往用主题、时间、地点等作为标签供用户检索的做法,改为以每个用户社交网络中的关键人物作为标签,每个被标注到的人都会收到提示信息,进而看到这张照片。这一举措让图片功能与已有的Social associtation’s graph(社交图表)迅速发生了聚合反应。与其他图片类网站不同,Facebook让图片基于人际关系主动推送,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进而大大提升了网站的活跃度,用户多了一种更丰富的互动方式。正是Facebook图片功能的成功,使得Mark Zuckerberg产生了“积极的顿悟”。他意识到,把一种普通的在线活动与一批社交关系叠加起来,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力量。自此,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这种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开始附身互联网,再次刷新了人类传播史迹。 从Facebook企业发展史的角度讲,Mark Zuckerberg终于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社交图表”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宝库。所以,在“后图片功能时代”,他专著于两件事:一方面,在保持用户身份真实性的同时,尽力编制越来越逼近现实的“社交图表”,提高“社交图表”的真实性。当然,还有在全美校园乃至全世界拓展业务,包括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另一方面,他想用这张“社交图表”重新整合所有的互联网资源。其实,所有人赞赏的开放API策略和平台化策略,根源非常简单,那就是让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应用甚至是未来的实体服务,都基于这样一个关系网络而获得最高效率的传播。这是社交网络的外部化价值,也是其持续成长的内在核心动力。 如果说21世纪的前十年,Google以其强大的数理逻辑开发出搜索引擎,满足了人类在信息海洋中的特定需求的话,那么,Facebook的出现则把这种需求快速变成了现实,它开辟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 Google为互联网引入了数学与逻辑学,Facebook则为互联网引入了心理学与社会学。Google拥有强大的数据库与云计算能力,Facebook则拥有源自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节点与路径——节点是个人,路径是朋友关系。Google利用搜索引擎沟通个人与海量信息,Facebook将个体重新编织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社交网络。Google致力于满足个体的信息需求,但却不知这需求因何而生,因为人类的需求本非数学与逻辑学所能解决,Facebook致力于在互联网上还原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因为Mark Zuckerberg坚信社交才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尽管相当一部分社交的目的就是为了射精与性交。可以想见,Google与Facebook站在未来互联网的两个制高点上,“搜索”与“社交”将成为理解下一代互联网取向的两个基本维度。在此基础上,最先被改变甚至重构的很可能就是传统媒体(包括电视、电影在内),这也正是Facebook此番斥资3000万美元投拍电影《社交网络》的真正动因。正如Facebook投资人Jim Breyer(吉姆 • 波热耶)所言,“显而易见,既存的媒体运作方式有一些根本环节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这并不是说Google和Facebook的诞生使传统媒体濒于灭绝,而是3~5年后乃至在未来,世界上最好的媒体公司都必然包含有Google和Facebook的某些特征。”[4] 这个特征是什么?显然,就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Wikinomics(《维基经济学》)的第一作者Don Tempste(唐·泰普斯科特)甚至认为传统媒体仅仅是社交网络的幼虫形态,“社交网络正在变成社会工厂,正改变着我们重组社会的能力去创新,去创造商品和服务。”[5] (三) 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Facebook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成功的原因。在第一个阶段,是面向校园市场和实名注册;在第二个阶段,采用Decenterilize(去中心化)的封闭式设计又能够很好的隔离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第三个阶段,是开放平台促其腾飞,是web小游戏令其用户迅速扩大。 那么,Facebook究竟怎么赚钱? 据统计,Facebook全球注册会员已有6000多万了,网站流量也排名全球前十,这样的网站赚钱是不难的,难的是用简单的商业模式持续地赚大钱。Facebook在网站上面搞搞电子商务卖卖商品也好,搞搞网络招聘卖卖人头也好,搞搞游戏卖卖道具也好,都能赚钱,但是,这些商业模式都有问题。第一,上述模式,都是划分具体的用户群体去赚特定人群的钱,无形之中,潜在客户就少了一大半。Facebook坐拥6000万会员,商业模式的覆盖面必须广,去赚小众的钱就是失败的肇始。第二,若进入特定的分众领域,以Facebook这样的通用SNS网站来说,竞争力根本不及专业的垂直网站,而且在这种专业领域Facebook根本没有积累,你需要花多么大的代价才能摸清楚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呀! 第三,Facebook若做这些垂直领域的生意,其实就是和自己平台上面的商户抢生意,这是一个商业大忌,会破坏整个Facebook平台的商业生物链。但是,这个大忌,国内的校内网正在不遗余力地去犯。 那Facebook怎么办,靠广告吗?广告是一条路,但光靠广告不行。2007年,Facebook的广告收入是1.45亿美元,这个水平和Yahoo这样的门户网站无法相提并论,也远远不足以盈利和上市。其实,在网络广告市场,被证明成功的模式只有两种: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和媒体网站的媒体广告,也就是Google模式和Yahoo模式,或者说国内的百度模式和新浪模式,前者依靠拍卖广告关键字赚钱,后者依靠网络媒体平台传播品牌的影响力。但是,Facebook的精准广告投放只能依靠CPC(每点击成本)来计费,而我们知道Google的主要广告收入来自竞价排名,Facebook的非UGC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网站,无法像媒体网站那样卖内容广告。因此,光靠广告收入,对于Facebook来说显然不够。 Facebook的真正钱途在于从app开发商身上赚钱。我们看看国内淘宝网是怎么赚钱的就知道了:淘宝网开店不收费,但你若想成为诚信商家,若想进驻“淘宝商城”,若想在“淘宝”的搜索上面靠前,若想获得高级服务,那么请乖乖交钱。而“淘宝”上面的大商家是很愿意掏这笔钱的,因为“淘宝”这个平台可以让他赚到更多的钱。Facebook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做平台,不做应用,能开放的数据尽量全部开放出去,不遗余力地培养app,为app创造最好的赚钱途径。Facebook就是一个巨大的网店,而app就是免费租赁店面的商家,兜售自己的产品,吸引用户。app可以去做网络招聘,还可以去做机票预定,还可以去做电子商务,现在Facebook上面已经有几万个app了,其中真正赚钱的app还不是特别多。一旦Facebook平台上面有100万个赚钱的app时,Facebook再面向app推出增值服务,你可以想像一下,到时候Facebook赚钱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Facebook并不需要直接从注册用户身上赚钱,而是把面向用户的细分垂直领域的赚钱机会统统留给app,同时,也把这些细分领域的成本、风险和时间统统节省了。Facebook只要把自己的平台做得足够好,给app提供足够好的免费服务和增值服务,就可以坐在家里收钱了,压根不需要亲自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去辛苦细分,去努力开拓。为什么现在Facebook这么全心全意地伺候每一个app,那是因为app开发商将来就是Facebook的衣食父母! 不过,Facebook未必会在中国成功。抛开政治目的的封杀不谈,如今的中国社会不是一个诚信的环境,现实的贪污腐败、物价波动、就业压力、教育公平等问题已经让上至政府下至百姓焦头烂额,谁还会寄希望于虚幻的网络?直到今天,国人只不过把网络当作一种新兴的媒体而已,并且认为这种媒体和电视的最大不同就是虚假与低俗泛滥,模仿Facebook的国内网站如“校内网”在国人心中与QQ没有二质,只不过是痴男怨女、红男绿女寻找“一夜情”的工具罢了。国人似乎具备某种天生的聪明,任何来自西方的概念炒作与时髦名词,都经不住中国人农民对于土地般的最执着、最直露的追问,尤其是看了《社交网络》这样的电影之后,没有哪个中国人会认为Facebook除了拉皮条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刻的用途,而与其拉皮条还不如直接开办色情网站,供用户手淫或促成性交易,这就是没有饱受基督教浸淫和制度文化熏陶的国人看待社交类乃至所有互联网的基本心态。因此,Facebook进军中国市场后,最大的麻烦不是被山寨、被盗版即知识产权受侵,而是亿万中国用户的信任危机。 (五)《社交网络》委身Facebook,是Hollywood萧条与衰落之缩影 Hollywood的黄金时代是1920年代初期至1950年代初期,当时的八大影业公司——MGM(米高梅)、Paramount(派拉蒙)、20th Century Fox(20世纪福克斯)、Warner Brother(华纳)、United Artists(联美)、Universal(环球)、Columbia(哥伦比亚)和RKO(雷电华)创立了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所有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分级,并为美国电影的利益进行游说。当时的八大影业全是垄断企业,特别是前五家,不但垄断了电影制作、发行各个环节还拥有自己的院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迫于美国反垄断法的压力而出售院线,继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导致在RKO在1950年代率先破产,但因为Walt Disney(迪斯尼)的异军突起,RKO的空位被迅速填补。 1950年代中期,Hollywood实难抵挡电视的冲击,进入十数年的萧条期。20世纪70年代,原来的第一大公司MGM逐渐衰落,而被United Artists收购,但后者的好日子尚未开始,就因为投资了史上最亏本的巨片Heaven’s Gate(《天堂之门》)而破产,反而要MGM来收拾残局,组成了MGM - United Artists (米高梅 - 联美),八大影业变为七大影业。 1960~1970年代,人们开始厌倦Hollywood式的浮华与程式,一批独立制作的小公司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如Tristar(三星)、New Line(新线)、Carolco(卡洛可)、Orion(奥利安)等,但它们始终没有达到七大影业的规模。 20世纪80年代初,Hollywood开始复苏,大购并开始了。先是依旧衰弱的MGM被CNN的母公司Turner Broadcasting(特纳广播)收购。此前,Turner Broadcasting已经有了New Line和Castle Rock(城堡岩)[6] 两家电影公司,很快发现MGM的烂摊子很难消化,于是在留下MGM唯一值钱的东西——世界上最大的影片库来充实自己的电视节目后 [7],Turner Broadcasting把MGM转手给了一家意大利金融财团,唯一让MGM感到一丝欣慰的是保住了“007系列”的版权。 1985年,即使Star Wars(《星球大战》)三部曲的发行也未能使20th Century Fox摆脱破产的阴影,澳洲人Rupert Murdoch(默多克)的News Group(新闻集团)及时出现并收购了它。媒体大亨Rupert Murdoch确实有起死回生的绝招,在他的运作下,20th Century Fox不但恢复了昔日的辉煌,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第四大电视网FOX。日本的SONY收购了CBS唱片后也在1989年从Coca-Cola(可口可乐)手里收购了Columbia和Tristar,组成了索尼影业(Sony Pictures / Columbia-Tristar),尽管新公司一开始连续多年的亏损让SONY不堪重负,但SONY并不愿放弃。而SONY的同乡Panasonic在收购Universal及其母公司MCA后,发现盈利遥遥无期,也未能给其影音硬件的销售带来多大好处,便将MCA售与了加拿大酒业巨头Sigma(西格玛)。Disney通过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鱼》)重展雄风,并且为了在发行上区别儿童片与动画片,成立了专门发行“大人片”的Touchstone(试金石公司)和Hoolywood Pictures(好莱坞影业公司),并将三个发行品牌集合为Buena Vista – BV(盛景比威公司)。 进入1990年代后,凭借Basic Instinct(《本能》)、The Terminator(《终结者》)系列等成功巨片春风得意的Carolco却开始遇到了大麻烦,它的规模无法承受连续进行的大投资。Cutthroat Island(《割吼岛》)的失败让它血本无归,掏空家底,Stargate Hulls(《星门》)的上映让Carolco彻底破了产,被迫把影片库出售给了MGM。Times Warner(时代华纳)在1990年代收购了Turner Broadcasting,New Line和Castle Rock也就加入了Times Warner。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七大影业全部成为了跨国传媒集团的一部分:Disney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独立片商Miramax和ABC电视网;Paramount被拥有MTV的Viacom(维亚康姆)收购,并建立了UPN电视网;20th Century Fox重组为Fox Entertainment Group(福克斯娱乐集团)并建立了美国第三大独立电影片商——Fox Searchlight(福克斯探射灯);Times Warner与AOL合并;Sigma收购了Poly Gram(宝丽金)后,由于发生巨额亏损,又被法国媒体巨头Vividen(维旺迪)购并,重组为一家新公司Vividen-Universal(维旺迪 - 环球);MGM尽管仍未恢复元气,其市场份额甚至不及Miramax等独立片商,海外发行权也委托给了FOX,但也建立了自己的有线电视网,并且既收购了Carolco的影片库后,又收购了Orion、Poly Gram影业等破产公司的影片库,重新拥有了世上最大的电影库。当然,新成立不久的DreamWorks(梦工厂)也开始显露实力,但无论从其市场份额还是业务深广度来说要成为新的第八大还有距离。 2004年,长久的谈判之后,其间经历SONY的犹豫和Warner Brother的放弃,Sony Pictures / Columbia-TriStar终于斥30亿美元巨资负担了MGM 的20亿美元高额债务,于2005年秋完成了对MGM集团的整体收购。通过这次收购,SONY取得了MGM丰厚的影片库,也为进一步占领电影之场做好了准备。这也就意味着,曾经的八大又少了一家。2010年11月3日,MGM公司宣布破产,申请法院保护。作为Hollywood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巨头之一,MGM创造过票房神话,也打造过奥斯卡传奇,公司的雄狮标志甚至一度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现在,“雄狮”已逝,传奇彻底成为历史。因此,现在的八大影业已风光不再,作为Hollywood的主流片商,真正称的上“大”的目前只剩6家,也就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如今的6个成员:索尼影业 [Sony / Columbia / MGM(MGM / UA)],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 / Buena Vista)、华纳(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环球(Universal)。如今的Hollywood,传媒集团贯通着上下游产业与周边出口,是真正的“火车头”,而昔日依靠电影起家的MGM们,只不过是传媒高铁众多车厢中的一节而已。电影,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宠儿;电影的黄金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 美国诸多电影人预测,2011年Hollywood的电影产量将锐减34%,并且未来还会继续走低。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中、高预算电影的主要出资者——银行,已不再慷慨解囊,反而从提供给顶级制片商的180亿美元资金中抽走了120亿美元。其他电影收入来源也面临枯竭,在最重要的DVD音像制品销售中,一些制片厂的销售额骤跌,幅度高达25%,大部分损失是由盗版和网络下载造成的。数字下载和视频点播是流行的新技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它们反而弥补了一部分票房和DVD市场,因此仍能赚取微利。第三个打击是,由于普通观众还是偏爱本土人才制作的电影,特别是法国、中国、印度、韩国、俄罗斯政府对外国电影引进的严格限制,Hollywood英语电影的霸权正在世界各地受到严峻挑战。以The Godfather(《教父》)、Apocalypse Now(《现代启示录》)著称的导演Francis Ford Coppola(科波拉)忧心忡忡,“我们所熟悉的电影业正在分崩离析……当下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时期”,他预计在这样的压力下,Hollywood六大制片厂中至少有两、三家即将破产。[8] 这种悲观情绪,也得到了金融业分析师的认同。最令电影人痛心的可能不是电影发行量的整体削减,而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制片商可以提供的影片质量以及电影传播渠道与接受方式的急遽革新。脱胎于老旧思维的电影人,显然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面前显得手足无措,惶惶不可终日。 (六)接受网络的投资,依靠网络而传播,电影危机深重,前途未卜 20世纪50年代以降,电影的处境日益惨淡。电视的勃兴,是电影遭遇的第一个寒冬。电视几乎击溃了整个Hollywood,幸好数字技术于1970年代适时的成熟了起来,数字电影和电视电影打通了电影和电视之间的技术壁垒,电视台纷纷开办电影频道,受众可以坐在自家客厅的家庭影院享受电影院的视听效果,电影绝处逢生,度过一劫。随后,电影很快以参股、入股甚至投资的方式挤进电视业,改变了以前仅靠转让、出售版权的单一做法,跻身电视这个朝阳行业,很快便分得了一杯羹。从某种意义上说,新Hollywood新就新在电影与电视的在产业上的融合。其实,这个时期的Hollywood在艺术还是没有实质性的变革,制片人中心主义、明星制、类型电影与商业元素依旧,秉承的仍是旧Hollywood之衣钵,但是,传播方式却再也不是单靠院线了,通过电视与面向家庭跃升为新Hollywood最主要的营销策略。 好景不长,1990年代初期迅速勃兴的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动摇并最终取代了电视的地位。如果说1950~1980的世界是电视的天下,那么,毋庸置疑,1990至今的天下就是网络的世界。如今,电视已沦为第二媒介了,那么,电影自然就是第三乃至第四媒介了。肇始于北美的通信、网络、电视的三网融合,清晰地昭示着人类信息传受的必然趋势,也预示着人类传播史的归宿。人们追求更简便、更轻松、更廉价的娱乐方式和消遣途径,而迄今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这些普遍愿望的不是电影,也不是电视,而是网络。电视尤其电影,只是让受众被动地看,在生活之外充当旁观者,被影视导演导演,而网络可让受众主动参与,成为生活的主宰者,自己导演自己。不光是欣赏艺术、消磨时光,还可购物,还可赚钱或工作,还可交友或性交——网络不是媒介,而是生活,甚至世界,至少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一种此在的世界。80后、90后们甚至70后们可以几个月不看电影,几十天不看电视,但离开网络几个小时都会感到莫大的空虚。 Facebook深知这一切,它投资拍摄电影《社交网络》,并把它当作电子邮箱、网上购物、即时通讯这样的网络产品推销,尽管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眼球,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却与电影渐行渐远。专业观众看到的只是一个俗套的奸商的英雄主义传记,一组组快速切换的人头剪接,一句句疾风骤雨式的突兀抢白与攻讦性台词,一个个单薄而扁平的人物形象。平庸而拙稚的视听语言,肤浅而苍白的思想内涵,尤其是那露骨直愣、令人作呕的广告气息,试问,十几年、几十年后,Facebook被一日千里的互联网浪潮淹没与淘汰之后,究竟是美国电影史还是世界电影史会给这种毫无艺术个色的附和之作留一席之地? 电影需要投资,但谁投资就得拍摄谁的创业史吗,就得通篇充满谁的商标与产品吗?电影可以接纳互联网企业的投资,《社交网络》亦然,但若整体沦为商业广告,愚弄的不止是电影观众,还有电影人自己。本来,在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电影受众已流失惨重。当年,胶转磁、电视电影、数字电影把电影观众从家庭拉回了影院,如今,看不出电影还有什么技术策略和营销高招能再次把观众从网吧、网络拉回影院。受众观看电影方式的革命性改变,是电影的悲哀,预示着电影产业的危机。岌岌可危之下,《社交网络》这样的电影居然自掘坟墓,为自己的劲敌张目,身陷网络连环阵尚且不知,真可谓悲上加悲。 相形之下,The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则棋高一筹,BBC虽系投资人之一,但此片显然不是BBC的业绩史。广播作为一个独特的听觉元素,推动着叙事的深进,见证着乔治六世治疗口吃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有机地融入了电影叙事,一方面巧妙地为BBC做了一个精致而宏大的广告,含而不露,张弛有度。电影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因子包容了另一种媒介——广播,神秘的早期广播史、严谨的现场直播图展现于巨大的电影屏幕上,借助电影的艺术翅膀翱翔在观众的心空,而电影的发行与播映却完全独立于广播,与广播无干。电影有尊严地吸纳了广播媒介的投资且全身而退,功成名就,电影以广播永远都不可能具备的优越感伫立于艺术之林。国内向电视媒体融资的电影也不少,比如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就有湖南电广传媒影业(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而安徽广播电视台亦参与投资了明星云集的《最强囍事》,但是,至今没有像《社交网络》这样沦为投资主体附庸的影片。电视业投资电影只能分享票房利润,而不能奢望让电影为电视做广告,至少国内及绝大数国际电影人的思想深处认同这一点,不论是从起源、历史还是从艺术精度角度剖析,电视在电影面前还是资历嫩些,资格弱些,资质差些。所以,电影导演应该不会糊涂到为电视张目的地步,况且几十年前二者还有过一场恶战。那么,网络呢,电影怎么就会开始堕落为网络的门客呢?要知道,在节目与内容上,网络比电视更具有包容性;在传与受上,网络比电视的渠道更多,手段更灵活,其实,网络的圭臬与电影是一致的,都是娱人悦人。国内新浪、搜狐、腾讯等几大网络频频出现在诸多电影的片尾字幕中,那是因为多少投资或赞助了电影的制作,以便合法合理地获得电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供网民点击收看视频,赚取广告效益。国内至今尚无哪家网络独立投资电影之先例,更无哪部电影开从投资、发行到播映主要依靠网络之先河。或许,Hollywood的Columbia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愿,《社交网络》能为电影杀出一条血路,而不要身陷重围,更不要花落身殒,最后癫狂疯乱,连自己是谁都忘记。 【参考文献】 [1] Hasselback, Drew (June 17, 2009). "Comscore says Facebook has surpassed MySpace for U.S. users". FP Posted. The National Post Company. [2]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09. "Comscore says Facebook surpassed MySpace among U.S. users in May, while Nielsen figures that actually happened back in January." [3] Wood, Cara (August 31, 2009). "Keeping pace with mainstream social media". DMNews. Haymarket Media. [4]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09. "The giant in the space remains Facebook, which gets 87.7 million unique viewers per month, according to ComScore. MySpace, with nearly 70 million unique monthly visitors, has seen growth stagnate over the past year." [5] McCarthy, Caroline (July 21, 2010). "Who will be Facebook's next 500 million?". New York. [6] "Social Networking". PC Magazine. August 13, 2007. [7] "12th Annual Webby Awards Nominees".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 [8]"Survey: College Kids Like IPods Better Than Beer". Fox News. June 8, 2006. [9] Kincaid, Jason (January 8, 2010). "Facebook Takes Best Overall For The Hat Trick". Techcrunch.com. [11] "Lead411 launches "Hottest Silicon Valley Companies" awards". Lead411.com. May 25, 2010. [12] Fowler, Geoffrey A. (July 20, 2010). "Users Rate Facebook Slightly Above the Tax Ma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3] Towell, Noel (June 15, 2009). "The Age article on the world's first court documents to be served via Facebook". Melbourne: Theage.com.au. [14] The Age article on NZ also using Facebook to issue court orders; "Facebook trap criminals in its web". [15] Soraya Nadia McDonald (July 4, 2005). "Facebooking, the rage on college campuses". The Seattle Times. [16] Norimitshu Onishi (April 19, 2010). "Debate on Internet’s Limits Grows in Indonesia". The New York Times. [17] Brownstein, Ronald (1990). The power and the glitter : the Hollywood-Washington connection. Pantheon Books. ISBN 0394569385 [18] Halbfinger, David M. (2007-02-06). "Politicians Are Doing Hollywood Star Turns". nytimes.com. Retrieved 2008-02-05. [19] Valantin, Jean-Michel (2003). Hollywood, le Pentagone et Washington : les trois acteurs d'une stratégie globale. Autrement. ISBN 2746703793 [20] Allen J Scott, Hollywood: the Place, the Indust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21] Gabler, Neal (1988). An Empire of Their Own: How the Jews Invented Hollywood. Crown. ISBN 0385265573.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日修订 【注】此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2010年重点扶持项目《传媒一体化整合进程中的影视美学思想研究》(FC-109292837282)阶段性成果。 [1] 杨新磊(1974.12 ~ ),副教授,硕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专业博士生,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传媒系学术带头人。 [3] 较好的汉译有“脸谱”、“脸面”、“非试不可”,另有“面书”、“非死不可”等译法。 [4] [加] 唐·泰普斯科特、[英]安东尼·D·威廉姆斯著,《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何帆、林季红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9页。 [5] 参见上著之《序》。 [6] Castle Rock 投资、制作过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等名片。 [7]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MGM - United Artists的老片DVD是由Warner Brother发行的原因。 [8] 可参2010年10月2日CNN对Francis Ford Coppola的采访,亦可参2010年11月出版的New Yorker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