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佩里·诺德曼:他丰富了当代童年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赵霞 参加讨论

    佩里·诺德曼(Perry Nodelman)是当代西方一位重要的儿童文学学者和批评家。他的研究和评论几乎涉及儿童文学的每一个领域,而且往往在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理论阐发。诺德曼是一位严谨而又率性的批评家,成部的理论著述虽只有三部,却都影响颇大。尤其是《儿童文学的乐趣》(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一书,自1992年出版后,一直受到儿童文学理论界的关注,1996年和2002年又先后两次修订出版,也是北美名大学一部普及性的英语儿童文学教材,目前,中国台湾和大陆也先后推出了中文繁体版与简体版,诺德曼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学者的论述中。
    诺德曼于1969年从耶鲁大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维多利亚文学。自1975年起,他开始集中精力于儿童文学的研究、教学和创作。诺德曼转向儿童文学研究的最初几年,正是西方英语儿童文学发展的一段关键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英美儿童文学研究一面不断自我提升,一面也在争取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地位。1970年,当代英语世界第一份儿童文学专业学术杂志《讯号:童书之方法》(Signal: Approaches to Children’s Books)在英国创刊;1971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成立儿童文学分会,并于当年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这是英美当代学术界开始认识到儿童文学学科学术地位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72年,美国第一份英语儿童文学学术杂志《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创刊;1973年,美国儿童文学学会正式成立;1975年,《美国儿童文学学会季刊》(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开始发行;1977年,另一份重要的当代英语儿童文学学术杂志《狮子与独角兽》(The Lion and the Unicorn)也在美国创刊。在20世纪70年代不长的10年间,英语世界的儿童文学学术经历了一个可以用质变来形容的发展过程,不但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持续增加,研究质量也日益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尝试和突破,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语世界的儿童文学批评与研究已经成绩显著,但与同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大背景相比,其时代感、敏锐性、纵深度仍然存在许多缺憾。
    正是在这一时期,诺德曼带着他的文学理论与创作背景向着儿童文学批评事业的转身,引起了英语儿童文学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打通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研究疆界
    据笔者翻检发现,作为一份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儿童文学学术刊物,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上第一次出现诺德曼的名字,是在1980年出版的总第8卷上。在该卷的书评栏目,诺德曼以《定义儿童文学》为题,就70年代出版的四种关于童话和幻想文学的学术著作在“儿童文学观”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文章本身其实更像一则短小的随笔。与此同时,诺德曼也成为了美国《儿童文学学会季刊》(以下简称《季刊》)的重要作者和编辑之一。在1982年第1、2、3期《季刊》上,诺德曼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谈论儿童与电视、大学童话教学、儿童文学与结构主义理论三个话题。从这三篇文章中,我们能够粗略地见出诺德曼本人儿童文学研究的某种思路。这是一种既有着与他本人的文学理论背景和大学教授身份紧密相连的专业感觉,又带着天马行空的自在与随意的“诺德曼式”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诺德曼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各种英语儿童文学学术刊物上。
    从诺德曼广泛的学术涉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重要的学术焦点。第一是图画书研究。早在1988年,诺德曼就出版了300多页的图画书研究专著《关于图画的话: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在这本著作中,诺德曼结合具体作品,就儿童图画书的画面叙事艺术展开了细致的理论和文本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见解。对于当代图画书阅读和研究来说,诺德曼的这本专著既具有理论启蒙的性质,同时也以其相对系统的理论建构,显示了20世纪80年代末英语图画书研究所具有的学术水平。
    诺德曼儿童文学研究的第二个焦点落在儿童文学的专业理论建设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将成人文学批评理论援引到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中的尝试。在他的《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他的这一尝试得到了系统的呈现。以《深藏的意义与内在的故事:解构理论与童话阐释》一文为例,在这篇论文中,诺德曼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出发,对于当代童话和童年研究中的某些“解构性”观点进行了再解构。针对鲁思·波提海默(Ruth Bottigheimer)、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约翰·埃利斯(John Ellis)、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玛丽亚·塔塔尔(Maria Tatar)等当代童话研究学者认为格林童话并非其原初的口述版本,而是糅进了格林兄弟本人及其阶级意识形态内容,因而需要被重新解释的解构研究,诺德曼指出,这种解构本身也是一种糅进了研究者特定意识形态内容的解释,因此,它所获得的关于格林童话的新意义在性质上与格林童话的原来意义并无不同;所有这些关于童话的新阐释都有一个共同和错误的前提,即认为最初的童话版本一定是最真实的,但这一“最初”恰恰是德里达笔下那不可能抵达的虚假的真相。通过这一解构,诺德曼意在指出,所有对于童话的解释都是一种有所依托的阐释,对于这些阐释版本展开的批判也需要更加坚实的依托。与此同时,他也借解构理论提出了当代童年观的一大症结所在,即始终寻找着一个并不存在的最自然、最原初、最纯洁的“儿童”和“童年”,却缺乏对发生在现实童年世界中的各种事件的关注。诺德曼批判这种自卢梭以降的童年观是“通过对于我们所不再拥有的一种童年的怀恋,拒斥了儿童的真实意义和人文内涵”。尽管诺德曼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同样不无偏颇之处,他对于解构理论的运用也更多地是出于批判性而非建设性的目的,但他的整个阐释过程拥有一种理论滑翔般的伸展自如,向我们展示了儿童文学向着成人文学批评理论的借鉴与融合的可能。
    乐观对待儿童文学
    自1983年(事实上是1982年年末)至1987年的5年间,诺德曼担任了《儿童文学学会季刊》的主编,并在其间留下了重要的学术足迹。
    1983年至1987年间的20期《季刊》几乎均由诺德曼撰写编者按。看得出,他并不满足于对刊物内容进行概要介绍的一般编者按模式,而是以他本人对于学术现场的敏感和极为个性化的表达,将各期刊物的主要内容与整个儿童文学研究的大背景以及对于特定学术话题的思辨阐释联系在一起,每一则写来都像一篇有趣的学术闲笔。
    他为1983年第3期《季刊》所撰写的编者按《百年珍藏》围绕该辑专栏主题“儿童文学中的冒险”,以斯蒂文森的《金银岛》为例,对这部作品中的角色塑造等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本身就是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而相比于严肃中正的内容简介,诺德曼更看重有意思的分析和有价值的评说。有时候,他甚至在编者按中放弃专栏内容简介的任务,而直接就某一理论事件或话题展开论述。例如,他为1985年第3期《季刊》撰写的编者按就女性主义批评家杰奎琳·罗丝(Jacqueline Rose)出版不久的理论著作《以彼得·潘为例,或论儿童虚构文学的不可能性》(The Case of Peter Pan, or The Impossibility of Children’s Fiction, 1984)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在题为《以儿童虚构文学为例,或论杰奎琳·罗丝的不可能性》的编者按中,诺德曼对罗丝在《以彼得·潘为例》一书中所尝试阐明的儿童虚构文学中不可能的童年性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在批判的同时,诺德曼也阐明了他的儿童观和童年观,即反对浪漫主义将童年视为成年批判之文化符号的传统,而肯定童年是发生在历史上和当下的可理解的现实,肯定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意义,从而肯定儿童文学本身的意义。这也正是诺德曼在他的《儿童文学的乐趣》中对于儿童文学阅读与批评所持的乐观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种乐观精神与诺德曼对于当下儿童文化现场的密切关注结合在一起。从1983年他执任《季刊》主编起至1987年任期结束,该刊陆续组织发表了“儿童文学里的空间”、“艺术理论与儿童图画书”、“儿童文学与民俗”、“儿童文学与通俗文化”等关注当下儿童文化现实的研究专栏。诺德曼对其中的许多论题予以了密切关注和积极的推动。或许可以说,诺德曼任期内的五年间,也是《季刊》自创刊以来思想最为活跃、交流最为自由的一段时期。
    诺德曼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季刊》在20世纪80年代儿童文学界学术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而这一时期的《季刊》也给整个英语儿童文学界带来了新鲜的学术声音和学术风貌。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的《季刊》在学术性方面已经不逊于创刊较早的《儿童文学》和《讯号》杂志;尤其在对于当下儿童文学与文化现实的敏感方面,甚至对前两者都有所超越。
    2005年起,诺德曼开始担任《加拿大儿童文学》杂志的主编。这是一份创刊于1975年、以发表儿童文学(包括儿童文化)研究论文为主的英-法双语刊物,其理论关注点既包括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史的研究,也包括属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生产与消费范畴的经济和文化上的研究。而诺德曼个人的研究偏好多少也显露在了近五年来这份杂志所呈现出的学术面貌上。在传统的关于儿童文学文体性质、文类功能以及作家作品的研究之外,我从近五年来的《加拿大儿童文学》上还读到了一批从同性恋主题、性别与身份认同、意识形态、空间理论、多元文化等相对来说更具当代性和理论冲击力的理论成果。而诺德曼本人所一直保持和实践着的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建构本身的兴趣以及理论本身存在之合法性的关注,同样十分鲜明地体现在他的编辑工作中。
    如果说佩里·诺德曼的存在为北美的儿童文学研究带来了一份无可替代的贡献,那么他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建构的这份倾心和他所为之付出的全部努力,无疑已经使他成为了一个必须被当代儿童文学界所记住的名字。
    论争是有效的学术交流
    在西方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界,诺德曼的理论文字以其学术性、学理性与晓畅性、趣味性的结合为读者所称道。他的理论在总体结构上显得有些驳杂;正如他的《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乍看犹如一部无所不包的儿童文学概论。但这种发散式的研究结构似乎正是诺德曼本人所中意的。或许他的幻想文学作家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这种理论兴趣结构。从童年观、儿童文学观、儿童虚构文学观等基础性的理论范畴到儿童诗歌、儿童图画书、儿童小说等具体文类的探究,从文学、美学的批评到文化研究式的评述,都被包括在诺德曼的批评话语体系中。或许,“体系”一词并不适合用来描述诺德曼的儿童文学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他广泛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他的理论和批评往往突破既定的体系模式,开辟出富于新意的话语空间。
    诺德曼倡导将儿童文学理论与最普通的儿童文学阅读行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理论本身变得平易和亲切起来。他的许多理论文章选择从某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或事件切入,散文般悠闲的笔法似乎有意无意地延宕着理论命题的出现;而当他所指向的理论命题在这种延宕中自然展现时,他又能牢牢抓住这一命题进行充分的论证,在不乏自嘲的谐趣中阐明题旨。诺德曼的论文很少有冗长的注释或参考文献;而他也在1985年第1期《季刊》编者按末尾的征稿说明中公然表示,他不欢迎注释冗长的投稿。他的理论风格在西方英语儿童文学批评界颇为异类,但影响十分广泛。
    诺德曼推崇自由的批评。在他的主持下,从1984年第3期起,《季刊》推出了“争鸣”栏目,意在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表达。而第1期“争鸣”上发表的惟一一篇文章,正是儿童文学学者杰克·齐普斯对主编诺德曼的批评文字。在这篇争鸣文字中,齐普斯措辞激烈地批评了诺德曼对于他的童话研究学术观点的曲解。这篇批评文字的发表既是对于读者视野的一种丰富,也表明了诺德曼对待学术争鸣的积极态度。在发表于1993年第1期《季刊》上的一篇对话论文中,诺德曼清楚地表达了他对于学术争鸣的看法:理论的交锋和论争“是一种最佳的交流方式,它既不以拒绝承认或接纳的方式拒斥个体的不同,也不以妥协或共识的方式抹杀这种不同。在这种交流中,我们所达到的是理解,而不是调和”。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诺德曼的分析和评论总是能够有别于主流批评模式的角度和方法的原因之一。
    2008年是诺德曼带着终身荣誉教授的光环从温尼伯格大学的讲坛上退休后的第四年,就在这一年,知名的英语学术出版机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诺德曼的新著《隐藏的成人:定义儿童文学》(The Hidden Adult: Defining Children's Literature)。全书围绕着儿童文学所内在地包含了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永恒矛盾,来探讨儿童文学的文类特性。在这本书中,诺德曼集中讨论了历史上关于儿童文学的种种定义,并结合具体作品与个人阅读经验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对于儿童文学内部“隐藏的成人”这一特征的阐释。该书出版后,受到了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诺德曼自己认为,这本书是近三十年来他作为一位有着些许成绩的儿童文学批评者的研究总结;他幽默地说,这不一定是自己在世时的最后一本书,但却希望它是最好的,言辞间对自己的这部著作颇为青睐。他的这份学术自信,与他三十余年来与北美儿童文学学术事业始终相伴的深厚阅历有关,也与他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充沛、丰富的学养和学力有关。而他对于儿童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这份执著的热情与永不老去的创造力,也在激励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学人。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2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