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龙窑的淘宝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柯平 参加讨论

    难得有一本书把浙江人写得不像浙江人,杏花春雨被肌肉烈酒取代,琵琶和越剧的清音,也淹没在仿佛每一个音节都会滴出血来的宁海平调的吼叫中。浦子先生的新著《龙窑》,讲述的虽是一个浙江东部古老村落围绕烧窑和贡品不断展开的传奇故事。其意义却不止于此。除了成功完成一部小说应有的任务,如惊心动魄、令人耳目一 新的故事,朴素有表现力的语言,血肉丰满的人物,真实的情节和细节,还对世人眼里传统浙江人的形象作了某种修正。让读者得知,原来浙江的男人也不全都是梁山伯、徐志摩,也有像书中主角王世民这样威猛粗犷、敢爱敢恨的硬汉。当然,小说中,作者的这一企图,并非正面叙述,而是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的一饮一啄来设计塑造。同时,长年的生活和艺术积累,又像一个强劲的气场,自始自终在作者笔下围着绕着,使全书的叙述显得绰绰有余。
    从文化角度看,作为小说主线的王世民的一生,像是有意要为越地先民断发纹身的精义提供一个通俗版,从小说一开头此人躺于雪地被人救起,到最后跳入烈火熊熊的窑内殉身,生平的几乎所有经历,都是那样地大开大阖,豪气逼人。包括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对话,每一个思想或情感的片断,都仿佛在窑中炼过,有一种成熟的火焰的香味。多的是铜板铁绰唱大江东去的豪情,少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可以想象作者对自己笔下这一人物的喜爱,因此,除了将尘世的理想都寄托在此人身上以外,作者还对他的身材和容貌,也作了某种程度的合理美化。尽管该书主要使用的是正宗的明清话本的传统手法,但也不乏超现实主义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诡谲与神秘,以及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作为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地方作家,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
    思辨色彩与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是此书艺术方面最可夸耀的特色,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因为它们一个是向上的,一个是向下的。前者如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者如国内前辈作家赵树理、古华等人的代表作。但在浦子笔下,这两个异质元素被整合在一起。即使你是一个无神论者,也能从小说中感受到作者试图表现出的那种宗教的力量,那种有意无意间体现的禅意。比如书中主角一生搞了那么多女人,最后的下场却是脚筋和手筋为爱妻翠香因嫉妒而挑断,而这个下手狠毒的妻子,又是他徒弟王世杰暗中偷恋多年的对象。比如王世民对自己的身世始终迷迷糊糊,说不出个所以然,欧阳锋那句著名的“我是谁”,居然也成了他平时嘴边常爱挂着的话。比如在小说开头,作者安排他躺在雪地奄奄一息,这个镜头在结尾时又重复了一次,只不过人物换成了一位无名男子,而施救者的身份,也由寡妇翠香改成当地族长千金玲娣而已。
    另外,政治和性,从来也是打造一部好看小说必不可少的佐料。作者在这方面自然也不遑落后。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更多使用寓言和隐喻手法,如上、下王庄之间似乎永远在调和、而永远未能调和的矛盾;有关龙窑所有权归向的争夺;发动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推举村长等。再如村庄通过商品经济致富以后,立马出现大量的妓院,烟馆,赌场,钱庄,一片貌似繁荣的盛世景象。这些细节中,我想应该都存有作者的良苦用心,如能看得仔细一些,往往能发出会心一笑。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小说,作者从当地自唐朝以来就扬名全国的陶文化取材,令人耳目一新,说的虽是发生在几百年前的故事,却又时时能看出对当下的关照。小说临近结束部分王世民对着龙窑的纵身一跃,更像是一个佛偈,因为在那一瞬,他终于知道了自己来自何方,“那火伸出无数金黄的小手召唤他……”或许,作者的本意,并不满足于向读者讲述一个传奇故事,更想把它作为一个象征,一个寓言来精心打造。那投于烈焰的血肉之躯,充满着佛家以身饲虎的悲悯,企图以此来唤醒村民的变革创新意识。他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也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昔唐人陆龟蒙咏当地制陶业的名作《秘色越器》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后面一句,我想,应该正是为王世民这样的人写的。
    原载:光明日报 2009-08-07
    
    原载:光明日报2009-08-0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