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历史现场 ——读《民国了》 木白 所谓民国的话题,不能仅仅是“民国热”。这一热,总要有凉的时候。关于民国的图书应该是一直延续的,跟其他任何历史朝代一样,属于一个类别,至少在历史类图书中,是个有特色的分支。 杨早所写的《民国了》是这特色中的特色,是他一贯强调和研究的历史的新闻化和新闻的历史化。后者不难理解,至少懂得一个道理,就是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将会成为历史,新闻变成旧闻之后,也就成了历史;而前者正是杨早写作历史的特点,就是让你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好像是在看一则新闻,仿佛是杨早从历史现场发来的报道。 《民国了》的另一个关键是对过往细节的把握。我们往往是看惯了宏大叙事,习惯了对主流历史的观望,而忽略对其支流的凝视。杨早从各个省份中挖掘新鲜的历史元素,特别是那些事件背后的人物,并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民国面孔,但没有他们的行动、付出和牺牲,整个民国的历史也将被改写。 宏大的历史研究自有人写,远有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近有杨奎松的《革命》。而这大部头的书,是极少数能够胜任的,也是极难把握的。那么选择什么角度和方向去写,对于历史研究者是很重要的。精简的历史,稍不留神,会被认作是取巧之作。所以在不能求全的时候,就要有所取舍。杨早显然是策划主题的高手,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很多学者看的学术资料都差不多,那怎样才能有自己的东西,怎样才能突破同类,而展现自我对历史的认识,这是一个难题,但杨早迎刃而解。 本书的现场感来自于人物对话,好像历史镜头放在了那个时刻。所以这故事感就出来了,短小的一个场景就体现出当时战争年代的某种紧张、慌乱和残酷。语言特色,也有助于理解一个人物的品性和他在历史细节中的作用。也就是说,杨早用小说的笔法写历史,但又不是历史小说的构架,他还要根据自己的感觉品评历史。 民国了,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翻看书,读者会发现杨早选择的是从武昌举义到清帝逊位这段历史,也就是说这本书写到民国刚刚成立。书最后一章是“大清了,民国了”,这两个“了”显然不是一个发音,前者估计是liao,后者是le。而这书名,我看这两个音倒是都可以,而且封面的三个字也是选择过去字体的用法,这些小细节也为本书加分不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