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关注民生、关爱农民,一直是河北省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一代代河北作家投身于农村题材创作,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影响甚广的作品。翟岱海同志的《辛家湾》正是一部根植于乡土的长篇小说新作。这部图书的创作和出版得到了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和河北省作协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倾情扶持,他们提携新人、打造力作所付出的智慧与心血,让我们心生敬意,给我们启发良多。 翟岱海坚持“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追随历史的足迹,自觉充当社会的“书记员”,把自己对中国乡土生活的熟稔与觉悟、悲悯与反省融入了小说细密的叙述之中,以丰沛的细节、曲折的故事和批判性的思索,再现了运河之畔“辛家湾”村在特定时代跌宕起伏的变迁史,塑造了诸如辛寿长、辛胜、朱爱农、猪剩子、辛寿石等一系列鲜活立体的人物群像,呈现了中国当代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他们的奋斗、挣扎和面对艰辛困顿时的淳朴、包容、温情、韧性的灵魂底色,都写得朴素动人,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直面心灵的勇气和担当。 胡 平(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 《辛家湾》是一部很值得重视的作品。首先,这是中国乡土生活的变迁史,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生存史和奋斗史,是反映大时代的作品。它取材于运河之畔的真实生活,以作者能够意识到的潜藏在无数普通人命运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动因,对河北农村题材进行了艺术处理,展现了“辛家湾”在经历一次次历史转折中的波澜起伏的画面,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故事生动曲折,充溢着民间叙写的趣味,呈现了长篇小说特有的厚重感。其次,这部作品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又是格外令人赞赏的。在河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自2007年,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开始实施冀版精品工程,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的配合下,他们看重了翟岱海著《辛家湾》一书的潜力,采用冀版精品工程“多个部门携手,多位名家打磨”的打造模式,多方征集意见,多次召开改稿会,帮助作者进行了大幅度的多次修改,使作品更加令人满意,然后才使它与读者见面。我们知道,这种方式在五六十年代曾经是屡见不鲜的,相反,无编辑、无修改、无批语、无师承的“四无”的创作风气却十分普遍,这是有碍于多出精品的战略目标的。我们经常遗憾,一些本来可以成为杰出作品的创作,结果却成了半部杰作。因此,我们十分赞赏河北的这一举措,当然,这一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作家和所有作品,但它肯定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我们评说的。 李晓明(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辛家湾》的创作出版,是实施冀版精品工程的新成果。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专门成立了冀版精品工程办公室,与河北省作协共同携手,对所有河北作家已经完成和正在创作的原创长篇小说进行跟踪,在众多的选题中选定了《辛家湾》这部小说,经过作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获得了一致好评,《辛家湾》首印10万册。借此机会,再次对各方的支持表示感谢,衷心感谢参加《辛家湾》初稿打磨的文艺评论家,衷心感谢付出心血的作者和编辑朋友。同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冀版精品工程。 刘金凯(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我介绍一下《辛家湾》的出版情况。从2007年实施打造河北出版品牌、提高河北出版影响力的冀版精品工程以来,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有关出版单位的配合下,先后组织创作出版了《士兵突击》《我的青春谁做主》等优秀作品。拓宽了选题来源的渠道,完善了奖励办法,并形成了各部门共同携手,公开征集选题的模式。《辛家湾》的出版是凝聚大家智慧,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晶,同时标志着实施和推进冀版精品的工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有效推进冀版精品工程,2009年8月成立冀版精品工程办公室,调动了全国一线的作家,在全国范围内搜寻信息,对所有河北作家已经完成和正在创作的原创长篇小说进行跟踪,最后在众多的选题中选定了《辛家湾》的书稿,可以说《辛家湾》的修改过程既漫长又曲折,对《辛家湾》的书稿修改过四次,当时拿到这部小说的时候已经有两年时间,因为题材比较好,原定推荐给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经过局里研究正式把《辛家湾》纳入我省的精品工程,先后举办了三次改稿会。值得一提的是,在《辛家湾》修改过程中,作者翟岱海谦虚诚恳、认真负责,这种态度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辛家湾》扎根于生活,塑造了在特定时代的波澜起伏下,一系列的生动形象,充满了来自乡土和民间的趣味,同时为反思留下了广阔空间,经历了这样严肃认真的打磨,逐步达到了精品图书的出版水平。 相金科(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翟岱海长篇小说《辛家湾》是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共同合作倾力打造的精品图书,这部书的初稿是几个部门合作的结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重视精品生产,重视对文学精品的谋划,是省作协一直努力在做的,在《辛家湾》创作过程中,作协努力做到主动参与,有所作为。实践证明,这是打造优秀文学作品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作者翟岱海是沧州人,《辛家湾》写的是河北的事,该书又在河北的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创造,打响了河北文化品牌。《辛家湾》的封面上醒目写着两行大字 “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生存史和奋斗史”,确确实实这部长篇有历史的味道,也有小说应有的波澜和细腻,它扎根于生活,扎根于泥土,展现了《辛家湾》在特定时代的变迁,让人感动,让人叹息,也让人深省。小说既描写了众多人物的性格特征,又有善良人物爱恨交织的感人故事,这些鲜明的形象在心理活动、细节刻画上栩栩如生,读过之后给人留下许多思索的空间。 魏 平(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秘书长) 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有两点感受:一是近年来中共河北省委高度重视精品出版,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辰席多次就精品生产提出指导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图书。去年以来,河北省新闻出版局进一步加强措施,成立了冀版精品工程办公室,调动全国一线的作家、评论家及文艺出版社、大型文学刊物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选题,对河北作家所有已经完成的和正在写作的原创长篇小说进行跟踪,寻找描写河北农村题材的有分量的原创长篇小说,最后在众多的选题中选定了《辛家湾》这部书稿。在作者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河北省新闻出版局还召开了多次改稿会,对作品进行打磨,使作品在小说的艺术感,人物的性格,文字的张力,文学的想象空间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实践证明这种多个部门携手,多位专家打磨的做法是打造精品图书的有效方法。二是组织《辛家湾》出版的所有同志都发扬了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也是几年来我省文艺出版工作的经验之一。每一名出版者都要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推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何镇邦(评论家) 冀版精品工程的做法,即各部门通力合作,大家一块打磨,是一个创新,值得肯定。第一,这部作品是“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生存史和奋斗史,一部中国乡土生活的心灵史和变迁史”。辛家湾是华北大平原东南隅紧邻大运河和津浦铁路的一个大村庄,也可以说是一个北方的普通的村庄;辛寿长和辛胜是辛家湾的两代掌权人,也是两个很普通的农村干部。但是翟岱海的长篇小说《辛家湾》却通过辛家湾将近半个世纪风风雨雨与世俗恩怨的书写,通过辛寿长、辛胜两代大队党支部书记人物形象的塑造,写出了中国农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与历史变迁,写出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史与农民的心灵史。作者用一种带有华北平原东南隅农村方言韵味的叙述语调,用一种相当干净明快的文学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辛家湾的故事。尽管小说各部分的艺术质量还不够平衡,还有一些艺术上的缺憾,我还是把《辛家湾》当作“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生存史和奋斗史”来读,把它当作半个世纪来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史志来读,并充分肯定其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第二,人物形象丰满,成功地塑造辛寿长这个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是《辛家湾》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辛寿长在解放战争时受伤,复员回村后,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直担任辛家湾的党支部书记,在辛家湾是个说一不二的权威,年纪不大时村人就称其为“爷”。他一方面有丰富的政治经验,能够应对各种局面,且游刃有余,形成一种老练、稳重、柔韧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具有丰富复杂的人性,他重义气,对牺牲战友闻六福家属的照顾无微不至,一以贯之;他与老中医田济生的友谊也经得起风风雨雨。但他在女人方面却过不了关,首先占有了堂嫂申志兰,同她生了孩子辛胜,逼走了堂兄辛寿石;他又在保护田济生独女、回乡右派田瑾的同时占有了她,而把多病的妻子当个摆设。还有,他的老谋深算以及整人的高明手段也反映出他人性的另一方面。这么一个历尽风雨、血肉丰满的农村基层干部,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第三,语言好。作品中的语言是从沧州地区方言提炼出来的很有文学韵味,又非常规范的普通话。读这本书我首先就是被语言吸引的。翟岱海还能写得更好,他的语言功夫特别好,很有表现力。 李建军(评论家) 这个小说我参与了出版前的一些修改工作,现在书出来我再看一下,感觉好像跟相识的朋友见面一样,特别亲切。谈几点感想:第一,作者翟岱海讲得好,就是有经验的没有能力写,有能力写的没有经验。现在我们很多作家都是缺乏一些历史感,包括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所以在这一点上,翟岱海的作品突破了当下写作缺乏现实感,缺乏历史感的狭隘。第二,跟上世纪60年代写农民乡土生活的作品相比较,它的意义更可以彰显出来。这部作品真实准确地写出了农民的伦理关系,写出了乡土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第三,文学是帮我们克服遗忘,恢复记忆的。《辛家湾》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恢复重要历史记忆的文本。 另外,叙述语言非常具有细节性。小说一直到最后都不失细节,有大量的真实感觉。在语言上饱含感情。我觉得结尾写得非常好,就是当年在绝望的时候没法活了,如今好的时代开始了,辛寿石又回来了。最后的文字写得非常有诗意。望着远去的列车,送辛寿石上船的情形又再次重现。看完这段文字,真的令人心生一种情感的波澜,而且荡漾未余。 王力平(河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这部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营养:一是新的题材。河北农村题材的作品很多,但是去正面表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生活的其实并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作者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段历史很少有人去写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有客观的难度。作者进入到这个领域里面去,带着一种责任感,刚才作者也介绍了自己这一段心路历程。我认为可能跟作者喜欢文学但并非完全在圈子里面也有关系。如果他完全在这个圈子里面,可能就不去写了。因为这个难度是客观的。二是新的视角。其实所谓题材的新,并不仅仅是说这个生活领域从来没有人写过。我印象中不但有长篇,而且中短篇更多一些。所以说所谓新的题材领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跟作家新的视角相联系的。这个新的视角首先表现为作家在写这段历史生活的时候,不是用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写,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作家不再以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写历史,它同时避免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能够避免控诉,也是对简单化的一种超越。从这样的视角和逻辑去理解那些事件,理解那些人物,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就带给我们一种民间的趋势,一种真实的情感。三是新的人物。新人物首推辛寿长,这个人物是相当厚重的。人物的新又和题材领域以及作者的视角这两个新相联系。可以体会一下,从辛寿长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以什么方式做这些事,他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做这样的事,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新和新在什么地方。还有一个新的人物是猪剩子,这是作者着墨用笔最少且给人印象最深的人,但可惜没能够更深刻的展开,有一点简单化。 彭学明(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首先这是一部具有典型乡村品格的书,写得非常宁静、平和,让我们看到乡村品格的那种坚忍的力量,平凡中的坚忍。作者对乡村的生活常态、政治常态、人情常态的熟悉和把握是比较到位的。直接描写乡村生活常态的时候,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没有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非常平和。而写政治常态时,每个人都没有野心,只是一种平淡的追求,对被全社会的大政治深刻影响的乡村政治舞台,把握比较得当。写人情常态,不是你死我活的人际状况,每个人都是向善的。第二,这是一部比较好的乡村性格的书,这个乡村性格是通过几个人物来表达的。现在许多乡村文学里面,都是通过女性的诉求来表达乡村的诉求,而在《辛家湾》里则是通过几个男性的形象来表现乡村的诉求。若谈到不足,就是作者感情比较到位,但用力还不够,像辛胜这个人物,其命运设置过于简单。 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首先,这一打造精品的模式确实是很值得赞赏的,过去已经有过集体写作作品的三结合创作方法,但是现在河北省有关部门在新的时代赋予了这个方式新的力量,我觉得这个尝试是非常好的。具体到《辛家湾》这部小说,是2009年度非常重要的作品。一方面,这部小说是能够体现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作家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技巧,那么他的小说写作是非常本色的,可以说对文学的理解也是非常本色的,是很纯粹的原生态的文学。把乡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一个历史的还原,还原了非常真实的个人体验。这部作品就是把握了这个历史时段,把握了中国乡村人民相处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乡村人民的生活能力和政治能力的高度扭结。我们不能简单说,辛寿长和辛胜这两个人物就是受害者,也不能说他们是恶人。他们就是在政治伦理和生活伦理里面展现出来的,辛寿长这个人是非常成功的,这么多年在农村,经历了历史的转折,他没有倒下去,相当于乡村生活的教父。作者非常小说化的写法没有把辛寿长这个人简单化,相反写得十分丰满。比较而言,辛胜这个人就比较简单。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是很有魅力的,魅力是什么呢?就是作者对中国乡村农民的心态、人性,包括生活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让我们看到很多非常精彩的细节,从一开头就很精彩。辛寿长偷情的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后面猪剩子与地主蒋孝芝结合那一段也很精彩,我觉得这些使得小说本身就不是很干涩。另外是语言很有特色。如果说这个小说还有提升空间的话,我觉得整个小说艺术上还不是很平衡,特别是后半部,到了辛胜的政治生涯这一段,速度有点快。有点加速度的感觉,因此小说就显得不是很丰满,那么多实践性的东西取代了细节性的东西。 李延青(河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有两点感受,一是《辛家湾》展示了河北省创作的实力和魅力,在这一领域有了自己的开拓和收获,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让我们看到这种传统在河北大地的延续。二是我们还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反映农业农村发展的作品,在文学的画廊里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辛家湾》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封秋昌(评论家) 《辛家湾》是一部内涵丰富、引人深思的厚重之作。它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村在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由于推行极左路线所造成的历史性灾难。有的论者是把它当作“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生存史和奋斗史”来读的,而我则认为它的侧重点和要义是反思与批判。 首先,小说不仅反映了那个荒谬时代的诸多荒谬现象,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揭示出极左路线脱离农村实际、违背民意、无视人权的实质,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一是揭露了极左路线的非人性的残酷性。极左路线只讲阶级斗争,不讲人情人性,因此无视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肆意践踏人之为人的尊严。如蒋孝芝、田瑾的命运都是例子。二是揭示出“彻底反传统”的危害性。反传统的实质是反文化。所谓“造反”“破四旧”,破坏了许多传统文化积淀和宝贵的精神资源;相反,它所调动起来的是应当受到约束而不再被约束的极端膨胀了的个人欲望,而且使之合理化。于是,就形成了“越独出心裁越被赞赏,越破常规越有理”的无政府思潮。这样的思潮,不仅使整个社会变得狂热和不正常,也诱使一些热血青年绞尽脑汁要做出超越常规常理的所谓的“惊人之举”,以此引起重视,从而获得按常规行事所得不到的“政治前途”。女大学生朱爱民就是一个例子。三是揭示出主观设想脱离客观实际是产生极左思潮的思想根源。年轻的公社书记辛胜,本来是个有情有义、做事能从实际出发、处处为群众着想的青年干部,但因极左思想影响,去大搞“万亩大洼大会战”。为了制止劳力外流,采取了扒房、游工地、办学习班、罚款等抓反面典型的强制性手段。而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同样是不顾当地实际的瞎指挥,动辄拿政治帽子压人。由此我们看到,如果主观设想脱离客观实际,又要坚决推行,不仅违背民意,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必然导致政治上“人治”和“专制”。辛胜在受到免职处分后,经过痛苦的思索,最终觉悟了,拒绝了县委的“照顾”,又回到了他本不应该离开的辛家湾。但是,我感到辛胜的“觉醒”写得似乎有些简单化了。 其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部作品的着眼点是写人而不是写事,而且善于写人。其中的人物不是被作者所掌控或任意指挥,而是自己在行动和表现自己。这部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而且所写的都是一些比较枯燥的诸如打井、会战、养猪等一些让读者不感兴趣的事件,然而作者恰恰善于通过这些“事件”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一些微妙的心理,甚至能够将笔触伸向人物的情感、精神、心灵的隐秘之处。比如各级领导对朱爱农养猪方案的表态,比如在辛寿长让田莹和辛胜断绝爱情关系这件事上,县委边书记含而不露的“暗示”,辛寿长办事的果断、周到和不无冷酷,田瑾因多种情感因素的相互纠结所表现出的无奈认同,田莹的痴情和善良,赵小路的老实敦厚,都在同一事件中得到了表现。所以,许多人物尽管着墨不多,却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其中,主人公辛寿长和羊倌猪剩子的性格尤其鲜明,并具有人性的深度。在当前的小说创作中,“见事不见人”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长篇小说,如果不注重塑造人物,就不可能写出真正有深度的好作品。然而,写人物比编故事要难得多,它要求作家真正地熟悉生活并有深刻体验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辛家湾》这部长篇,不仅从人和人性的角度,对那个荒谬时代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理性反思,而且塑造了辛寿长、猪剩子、辛胜、朱爱农、田瑾、田莹、蒋孝芝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使这部长篇具有了上述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部长篇的出现,是近年来农村题材创作的重大收获,对河北的长篇小说而言,更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徐则臣(作家) 我对这个小说的想法可能跟批评家不太一样。我考虑的角度不像批评家考虑的比较整体,对于我来说,评价一个作品其实非常知觉,就是这个小说对我来说有没有用,能否给我新的经验,有哪些东西超出我的能力,让我惊心甚至惊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辛家湾》有很多超出我的预期,第一就是小说写的很耐心,能够不厌其烦非常扎实地把小说写完。难道耐心不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么?但是现在说一个小说是否是好的小说,竟然把耐心这样的品质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觉得这是当下小说的问题。当然,我很高兴《辛家湾》做到这一点。极其的耐烦,很多地方都写得不急不躁。我觉得这个小说里面的“笨”是一个优点,一些地方翟岱海都是迎难而上,这就是一个耐烦。 第二就是细节,刚开始看这个小说,就有一点绝望,一点羡慕。《辛家湾》里面有很多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凭我的虚构力完全做不到的东西。如果按照我目前对历史的认识,用这些理论去敷衍细节的时候,可能跟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差距。我看到了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这也改变了我的看法。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话经常让我们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觉得生活的确是文学非常重要的源泉,你经历了,感受到了,写出来的就比凭空虚构来的更真实,更务实。 《辛家湾》还有一个方面写得特别好,就是对基层政治的理解,这里面写的辛寿长、辛胜,尤其是辛寿长,一个基层的领导人,他们怎么把工作做好的,你有了权力,的确能把很多事做好,但是我想这个抽象的权力怎么贯穿,才能够在基层发挥作用,我觉得不仅仅是拥有权力,而是辛寿长本人,或者基层的很多领导有一种能力,就是把政治转化为人情世故。辛寿长很少用自己的权威,说我是村长,我是谁谁,你必须服从,也有这样的村长,但是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人情世故,大家不好意思撕破脸皮,要把谋略和人情的东西解决掉。 这个小说并不全是优点,小说写的是历史,而且是大历史,所以应该有跟这段历史相匹配的历史观。历史观不是说对历史有什么看法就行了,我希望看小说的时候,能感受到跟过去的历史叙述不一样的历史观,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是这样,可能我们更能满足。如果写历史,我们有没有充分回到历史现场的能力,有没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新鲜的个人化的历史观,我想这个不仅仅是翟先生,也是所有作家都需要考虑的。 李 浩(作家) 我承认这部小说对我构成吸引。首先,这是一部蕴涵丰富、引人深思的书。在这部复杂厚重的书当中,展示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中国农民特别是冀中平原上的农民,写出他们丰富的人性,写下他们有根的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容易见到。这部作品写出中国乡村生活的时代变迁,重要的一点是作者让自己塑造的人物尽量丰厚起来,复杂起来,摆脱了平面化。在故事中尽可能地展示他们在人性,在现实面前的复杂。这样就比其它小说多出了许多,也耐看了许多。朱爱农是塑造比较成功的人物之一,在这些事件当中,真是让人感觉可叹、可笑、可气、可怜。就这样一个单纯的人物,或者说被简单化的人物,在特定时代的理想和热情是需要个人和社会双重买单的,他所做的在获得我们的理解和宽恕的同时,我们某种单纯的印象是否还具有先天的道理。这是个严峻的课题。在这部书里面,没有一个是超人,没有一个是点评人物,这是反映农民生活境遇的生存之书。在这点上,我觉得《辛家湾》的确建立了真实的价值。作者将自己的经历、经验和心血化入了厚厚的书,给这部书打上了生命的印记,有着鲜活的血肉。 这部书和冀中平原的乡村生活密切相联。在辛寿长、辛胜等人身上有很多跌宕起伏的事件,如同小说家创造了一个真实,并接受了它的必然后果。这一点也使《辛家湾》有了更强的阅读吸引力,在这部书中,这些名字将会被我们大家永远记住。因为无论是其中的轻描淡写,还是浓墨重写,都会让我们记住。作者很会讲故事,这使得人物之间有了更为密切的紧张感,同时也有了张力。我认为《辛家湾》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 翟岱海(《辛家湾》作者)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个世纪70年代,工作在农村。不是像有的作家去体验生活,而是实实在在地在一个公社当了五年党委书记。责任在肩,和农民兄弟父老乡亲一起奋斗,为了生存,为了温饱,为了农村建设,为了给国家作贡献。后来到了县里、市里工作,也与农民农村农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感情上,今生难以割舍了。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农村题材的作品:小说、电视、电影。盼望有作家真实地写出建国几十年来的这段农村历史。但是,难以如愿。我没有资格在艺术水平上评头论足,我要求的是客观真实。当然,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不完全是一回事。可总应该让过来人觉得八九不离十,让年轻人触摸到那个年代的脉搏。作家不要置身局外,只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似乎世人皆昏我独醒。要让亲身经历的人从书中对应、审视一下自己,当年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也可做一番思索和追问。 写出真实怎么就这么难呢?我想到了一个原因:当代作家中,很少是以求生存的身份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当年的六亿农民中,后来成了作家的恐怕也屈指可数。有经历的不想写,不愿写,不会写。没经历的去写,就是我所见到的情况。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等待了很长时间,思考了很长时间,我决定自己来完成这个绝不轻松的任务。我确实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或者说,一个情结、一个心愿、一份责任。这是我自愿承担的,不是谁交给的。如果一定要说是交给的,那就是历史交给的,是过去和农民在一起的生活交给的,是自己的良心交给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逝去,后人再去查证、想象、演绎,真实性更要大打折扣了。我要把这部中国农民的生存史、奋斗史和变迁史写出来。我想起了恩格斯谈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的一段话:“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不敢比巴尔扎克,而是以此激励自己,写出其中那些我们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没有、似也难以深入的“细节方面”。不敢说填补空白,只能算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 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可想而知,肯定比那些成熟的作家要难多少倍。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绝不绕着困难走,宁可下笨功夫。好在我从年轻时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多年来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了读书上,间断写过一些短篇的东西,出版过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算是有过初步训练。这次,我调动大半生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查阅大量图书资料,在家人的支持下,写出了初稿。给一些朋友看后,得到他们的鼓励。年龄大的说,很真实,像我经历过的,还引起我很多联想,让我感动。有的说,这个人物怎么跟我们村的谁谁似的,你是不是写的他呀。还有的年轻朋友说,这下我总算明白那个年月那些荒唐事的来龙去脉了…… 接下来,我沉住气,一遍一遍地修改,在更大范围听取意见。小说是文学,不但要写故事,还要写人物、写命运,既要有历史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还要有语言的锤炼。我确实下了功夫。 这部书稿到了花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张国岚手里,得到了她的肯定。后来,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李晓明局长等领导给予很大的关心支持。他们连续三次专门组织研讨会,请作家、评论家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既成全了这部作品,又使我从中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写作能力。 如果需要说说创作体会,我真是没有新词可讲。只是对那些老生常谈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首先是作者要有生活。我相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现实主义有永久的生命力。特别是我这样的笨作者,只能走这样的路子。我心里还装着起码够写几部书的生活,够我这一辈子写的,我不担心没的可写。其次是要有思想,既要有站在历史高度的思想,又要有个人体验观察的思想。最终登上文坛最高处的,是那些最有思想的作家。作家拼到最后,拼的是思想。再次还要有语言,文学作品必须讲究语言,要下苦功夫,不能偷懒,要力争找到与某种场合某个人物最合适的字句,要让人读着有味道。最后一点,就是不要着急,慢慢来。我这部书稿,六年时间六易其稿,才落下这三十多万字。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2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