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漫天鸿 雁飞诗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查干 参加讨论

    毛泽东有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李白有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旦挥笔,便上天入地自由驰骋,是浪漫派诗家的心灵特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浪漫派诗人的为诗特性即是极富想象力,从不拘泥于花前月下的寸步之隅。李白诗中的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没有心灵的自由豪放,就没有浪漫派诗人的浩然之作。
    正如诗家李小雨在序言中所说,漫天鸿也属浪漫派诗人。有意思的是诗人取名漫天鸿,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翻开他的诗集,字里行间似乎都有一只天鸿在自由自在地翱翔。他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动态之中寻寻觅觅,寻求一种哲思的合乎天理的答案。他写:“我驾着诗在飞/俯瞰佛光/穿过青云/与红日擦肩/与月轮垂直/把倒影倾进银河/一颗颗星斗/灼灼生华/我这一生 是把诗/刊在天涯”。这是典型的诗痴宣言。因为诗人是:“我为这个世界活着/我要沐浴金色的阳光/我要呼吸洁净的空气/我要盛开清澈的水朵”。
    我们的诗人,无时不在为地球村的荣辱浮沉而忧思绵长,并奔走呼号。他心里装的是人类惟一的地球家园,以及不同肤色的六十亿村民的福祉与安危。他希望世界大同,他希望全人类如同手足,没有战争、没有掠夺、没有饥饿、没有界碑:“白云迷了路/彩霞找不到家了//这地球上恁多界碑/安谧 往哪落?……”。为了世界的和谐安宁,我们的诗人宁愿饮尽全世界所有的子弹,其悲情可触可感:“如果我能吞尽全世界的子弹/那么我将奋身一跃 耸立山巅/我会敞胸露怀 作个盾牌/我愿饮弹而死/为了这鸽子 炊烟/让枪林弹雨 为我讣吿/让我的诗 游说人间”。
    他是一位忧心如焚的地球村村民,他向六十亿村民大声呼号:“我建议删掉战争这个字眼/就像删掉环境大气污染/我们的天空原本蔚蓝明净/我们的土地原本绵延起伏/我们的海水原本喧嚣激荡/我们的山岳原本雄浑巍峨//我建议删掉战争这个字眼/就像删掉厄尔尼诺/我们的北京原本天生丽质/我们的英伦原本静穆秀美/我们的纽约原本银装素裹/我们的悉尼原本遍布精彩”。
    诗人的心是敏感的,一山的颓败、一水的枯竭,都能引起他的高度警觉。工业化和高科技,使人类享受到了生活的便捷,然而又是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可是我们手拿手机开着宝马住着豪宅的现代都市人,对此则是麻木的、无忧的,甚至是盲目的。真乃“落叶滿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了。而我们的诗人则在呐喊:“哪一个国家不是地球的肌肉/哪一个旗杆不是地球的骨头/在阳光下我也能听到地球的隐痛//哪一个界山不撞伤几只候鸟/哪一个界河不淹死几尾鳜鱼/在阴雨里我也能嗅到地球的殷红”。当今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国家不去开采自己本土的矿藏,而去穷国掠夺。这样,他们享受着肌体完整的青山绿水,多氧气的空气,使贫穷落后的国界,成为破败不堪的垃圾场。然而,他们这种极端自私和一叶障目的叛逆行径,引得天怒人怨,不断遭遇自然界的严厉报复,近几年来所发生的极端自然灾害就是例证。为此,诗人忧愤的表达自己的愿望:“拆掉所有的界桩/为地球母亲松绑……”。在这里松绑一词,颇耐人寻味。
    知善而行,见义而动历来是诗人的行为指南,插上诗歌的巨翅上天入地遨游八极的我们的诗人,有时也自言自语:“苍天浩瀚 才能孵出星星/瀑布高挂 才能鱼跃龙门/诗歌醉人 才能熏陶日月/大地辽阔 才能安栖我魂”。
    诗人的审美意识,不仅触及到了人的灵魂,更触摸到了地球村以及整个宇宙的生命痛穴。他诗思飞场无拘无束,以质朴醇厚的平实语言去表述心灵的投影和感悟。他的地球村抒情、宇宙抒情无不带有浓烈的梦幻色彩、理想色彩。其它题材的诗篇中我比较喜欢的还有两首。一是《怎能不打捞捞玛丽莲。梦露》:“那是一个时代/那是一段清幽/那是一位美人/那是一帧油画/那是一掬微笑/那是一夜激情/那是一个银幕形象/那是一折泣血艺术/那是一个吊全世界胃口的精灵/怎能不打捞玛丽莲。梦露//。”二是《寄》:“广岛 还是岛吗/长崎 还畸形吗//一个花甲过去/这儿仍是冬季//我依稀嗅到/那朵蘑菇云的匒匼//因此 全世界的孩子/不要只读童话//”。以上两首比较其他虽富思想而穷于艺术(诗人谦语)的某些篇什来说,是极近完美之作。
    他是一个精神独游的诗人,一个活在现实生活里的普通人,他的浪漫诗风,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沃土里的。诗虽上天入地,人却脚踏实地。因而,我不为诗人的未来担忧,一个常常心怀天下的诗人,完全能够冲破前进道路上的任何漩涡与风浪,也定然会一步又一步攀登思想的和诗歌艺术的巅峰。
    漫天鸿飞诗空间,让我们期待。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13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1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