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三十五年屈指过,公子王孙泪滔滔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甲戌本第五回写道:
    第十四支【收尾·飞鸟各投林】:……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此处有夹批云:又照看“葫芦庙”。与“树倒猢狲散”反照。
    甲戌本第十三回写道: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此处有眉批云:“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
    庚辰本第十三回的有关正文与甲戌本的几乎完全相同。
    此处有眉批云:“树倒猢狲散”之语,全(今)犹在耳,屈指卅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
    许多研究者都提到曹寅说过“树倒猢狲散”。
    施瑮《隋村先生遗集》卷六《 病中杂赋》 云:“楝子花开满院香, 幽魂夜夜楝亭旁。廿年树倒西堂闭,不待西州泪万行。”其注云:“曹楝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今忆斯言,车轮腹转!以瑮受公知最深也。楝亭、西堂皆署中斋名。”
    《四库全书》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别集类存目十一有《随村先生遗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施瑮字随村,宣城人,侍读闰章之孙也。此集为杭世骏所编。其诗酷学其祖,而风骨稍峭,边幅稍狭,则根柢之深厚不及也。”
    杭世骏去世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因此,施瑮《隋村先生遗集》编于乾隆三十八年之前。
    施瑮的祖父施闰章是清代著名诗人,曾任山东学政,是蒲松龄的恩师。
    施闰章去世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当时施瑮刚十岁。
    某先生(我无从知道其姓名)在网上最近发表了《皖东南与《〈红楼梦〉二题》。该文写道:
    瑮字质存,号随村。岁贡生。康熙四十二年官广东兴宁知县,未几归。施闰章去世后,曹寅出于援拔后人的考虑,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 )春征施瑮至南京从事《 学余全集》(童注:《学余全集》是施闰章的著作)的校雠工作。施瑮万分感激曹寅对其祖孙的多方关心。他在《学余全集书后》曾记言“非我楝亭曹公,兹集终沉筐衍,岂得易言流传耶?”对曹寅的誉美之词流干言表。他曾写有《四君吟》,颂扬四个德行佳美的大人君子,其中第一人就是曹寅,可见其感念之深。
    我想:施瑮《 病中杂赋》及其自注应作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去世后不久。
    《 病中杂赋》的诗句“廿年树倒西堂闭”透露出施琛与曹寅交往有二十年。
    这样,其自注所云“曹楝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的时间,就在康熙三十一年至康熙五十一年之间。
    其时间下限,当然就是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七月(1712年)。
    康熙五十一年往后屈指“三十五年”,就是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
    依照红学界传统的说法,《石头记》最早的三种抄本底本的定稿时间如下:
    甲戌本底本定稿于乾隆十九年。
    己卯本底本定稿于乾隆二十四年。
    庚辰本底本定稿于乾隆二十五年。
    《石头记》第十三回写道: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皆有这段正文。
    甲戌本、庚辰本皆有关于“树倒猢狲散”的批语,而己卯本则无此批语。
    从《石头记》“五次增删”的成书过程看,《石头记》第十三回所述秦可卿托梦之语及关于“树倒猢狲散”的批语,无疑是《石头记》定稿(第五次增删)状态时的正文和批语。
    “屈指三十五年矣”确指“三十五年”,这是前提。
    令我们诧异的是,康熙五十一年往后屈指“三十五年”的乾隆十二年,既不是“甲戌本底本的乾隆十九年”,也不是“己卯本底本的乾隆二十四年”和“庚辰本底本的乾隆二十五年”。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甲戌本、庚辰本关于“树倒猢狲散”的批语,与曹寅“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不相干!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雍正六年正月,曹雪芹家“籍没”,顿时破败,其状态就是“树倒猢狲散”;雍正六年(1728年)正月往后“屈指三十五年”,就是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3年)。
    甲戌本、庚辰本关于“树倒猢狲散”的批语,应是壬午年的批语。
    曹雪芹或去世于壬午年除夕,或去世于癸未年除夕,或去世于甲申年春。
    在曹雪芹去世之前,有人在《石头记》上写“树倒猢狲散”的批语,应是针对曹雪芹家写的。
    因此,依照红学界传统的说法,“树倒猢狲散”的批语说的就是曹雪芹家的事情,还是说得过去的。
    不过,我对甲戌本批语“‘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揣度一番,觉得“‘树倒猢狲散’之语”应该是闲暇时富有哲理之语,正类似于施琛所写“曹楝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而不是曹頫家“籍没”时惊慌失措之语。
    更何况,雍正六年正月,曹雪芹家“籍没”时“树倒猢狲散”之语,是谁之语?是曹頫吗?许多研究者说畸笏叟就是曹頫。若干年后,曹頫能自己感叹自己吗?曹雪芹、脂砚斋能当着曹頫之面发出如此感叹吗?
    在我的思考体系中:
    1、《石头记》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无名氏甲(江宁高士)。
    2、甲戌本实为甲午本(乾隆三十九年之抄本)。
    3、甲午本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写于甲午年即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之前。
    自乾隆三十九年往前“屈指三十五年”,就是乾隆四年。
    乾隆四年有一件震惊全国的“树倒猢狲散”的案件,即“允禄、弘皙案”。
    戴逸先生的专著《乾隆帝及其时代》对“允禄、弘皙案”介绍得非常清楚。
    允禄、弘皙集团成员的身份如下:
    1、允禄,庄亲王。
    2、弘皙,“废太子”允礽之子,袭理密亲王。
    3、弘升,恒亲王允祺之长子,都统。
    4、弘昌,怡亲王允祥之庶长子,贝勒。
    5、弘皎,怡亲王允祥之四子且嫡子,郡王。
    6、弘普,庄亲王允禄之子,贝子。
    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里写道:“允禄、弘皙案的处理尚属宽大,允禄革亲王双俸、议政大臣,保留亲王;弘皎保留郡王,弘昌、弘普削爵,弘皙和弘升在这一集团中得罪最重,被革职永远圈禁。”
    允禄于乾隆三十二年去世。
    弘皙于乾隆七年九月去世。
    百度网对“弘升”写道:“乾隆四年(1739年)弘晳案发,弘升受到惩处。但在晚年重受信任,任头等侍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乾隆十九年(1754年)去世,终年59岁,赐谥恭恪。”
    乾隆帝在惩罚弘昌、弘普后,过些时宽待了他们及其子弟。
    好像只有弘皙的子孙才有可能写出“‘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的批语。
    然而,这里面问题还不少:
    1、弘皙是否有子孙?我现在无从知道。
    2、弘皙的子孙们真的有这种思想吗?
    3、《石头记》的作者、批者、极小圈的读者们,与弘皙的子孙们有交往吗?
    4、《石头记》的作者、批者、极小圈的读者们,愿意让弘皙的子孙们接触《石头记》吗?
    总之,谁写出“‘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的批语,好像永远是个无头案。
    是谁写的,是谁家的事,也许没有深究的必要。
    重要的是——三十五年屈指过,公子王孙泪滔滔。
    几乎所有的封建皇帝都是反复无常的,往往对贵族、对臣仆要施行无情的惩罚。这是铁律!
    这不正是《石头记》的作者要说的吗?
    这不正是《石头记》的最初的批者们要说的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