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来看看,黛玉妙玉有没有相同处,如果有有多少可比的地方。 第一身世相同。黛玉是苏州人,文本这样描写黛玉家世。“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可见,黛玉是仕宦人家。黛玉从小多病,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说“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前边已经讲过,妙玉的出家是受到了高人指点,黛玉和妙玉在出家这个问题上,其实是一件事,只不过从两个角度说出来的而已,角度不同,语言就不同,粗粗看去,是两个事情,不会联想到两个事情就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如果林如海一念之间,让黛玉出家的话,那么红楼梦的世界里,将多了一个妙玉,可惜的是黛玉并没有出家,所以只有一个妙玉。反过来,如果妙玉的父母不让妙玉出家,那么必然多了一个林黛玉。黛玉和妙玉之间的关系竟然如此的玄妙,这绝对不是用巧合来解释的。 黛玉和妙玉都是苏州人,都是仕宦人家,都自小多病,都是三岁时候有人来化出家。 第二,洁癖相同。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描写林黛玉也有洁癖。宝玉被贾环烫伤脸后,黛玉来看宝玉,“林黛玉便赶着来瞧,只见宝玉正拿镜子照呢,左边脸上满满的敷了一脸的药。林黛玉只当烫的十分利害,忙上来问怎么烫了,要瞧瞧。宝玉见他来了,忙把脸遮着,摇手叫他出去,不肯叫他看──知道他的癖性喜洁,见不得这些东西。林黛玉自己也知道自己也有这件癖性,知道宝玉的心内怕他嫌脏,因笑道:“我瞧瞧烫了那里了,有什么遮着藏着的。”一面说,一面就凑上来,强搬着脖子瞧了一瞧,问他疼的怎么样。”,此处请读者与绿玉斗事件对看,黛玉妙玉面对宝玉都是没有洁癖习惯的。 第三,才华相同。众所周知,林黛玉的才华也是红楼梦中一流的高手,经常夺魁的选手,是相当拿分的选手,而妙玉则“才华阜比仙”,两个人才华半斤八两,比翼齐飞。 第四,待客方式相同。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等人到了潇湘馆,“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这点明黛玉平时待客的规矩,款待姥姥要亲自捧茶,茶碗带盖,并要用茶盘捧来。王夫人是黛玉的舅母,黛玉把自己平时坐的椅子给王夫人坐,也是黛玉的待客规矩。 第四十一回,妙玉正式出场,曹雪芹是从宝玉的视角来描写妙玉如何待客的,“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这里曹雪芹为什么要写了一句,宝玉留神看妙玉怎么行事呢?只不过来喝点茶,还要留神看看,宝玉绝对不是为了学习妙玉行事,他是在进行比较。比较的对象就是黛玉。 我们发现妙玉款待贾母也是亲自用茶盘捧茶,茶碗是带盖的。虽然妙玉和黛玉招待客人的器具不是一个档次,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什么枪打什么仗罢了,但是两人待客方式却惊人的一致。 接着妙玉请黛玉宝钗去喝体己茶,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在潇湘馆,黛玉的椅子给王夫人坐了,在妙玉这里黛玉坐妙玉的蒲团,蒲团就相当黛玉的椅子,难道妙玉和黛玉是亲戚? 第五,性格相同。红楼梦第五回这样描写黛玉性格,“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妙玉的性格是“天生成孤僻人皆罕”,是孤高,“视绮罗俗艳”,是自许,目下无尘,合起来也是孤高自许的意思。可见两个人的性格是一样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无巧不成书”,妙玉和黛玉的巧合就应了这句话。 黛玉和妙玉在身世、性格、洁癖、待客方式和才华等方面竟然是一模一样的,这几方面不论对于黛玉还是妙玉来说,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妙玉和黛玉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那么,黛玉和妙玉的关系是不是象真假宝玉那样的关系,能不能就以此来认定黛玉就是妙玉,是为妙玉传影的呢?从感性方面讲,当然可以这么认为;从理性上方面讲,还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个论点。 在红学研究中有个特别的娥皇女瑛的故事,这是因为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曹雪芹用到了娥皇女瑛的典故。 文本这样写,探春给黛玉取别号,“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探春说的这个典故是关于舜的,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他们俩同时都嫁给了舜做妻子,舜死后,姐妹俩因怀念舜终日哭泣,眼泪落在竹子上成斑,这就是湘妃竹的来历,后来两个人投湘江而死,成了湘江的女神。 既然黛玉别号是潇湘妃子,黛玉只能是娥皇或女英的其中之一,于是另外一半是谁成了许多红学研究者考证的对象。如果黛玉有个姐姐或妹妹就好了,这样就能应潇湘妃子的别号,也解决了妙黛合一的问题。 但是,曹雪芹是这么设计并且写到红楼梦文本中的吗?这一定要在红楼梦文本中去寻找证据,如果文本中没有,上边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瞎子点灯——白费啦。 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掘地三尺的搜寻工作,搜寻的结果让我自己都非常吃惊,文本中竟然真有关于双生子的描写。 在红楼梦的文本中,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请宝玉等人饮酒作诗取乐,冯紫英的诗如下: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 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 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 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头胎生了双生子”这句诗很容易理解,说有个女人头胎生的是双胞胎。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句诗是描写黛玉的吗?如果这是描写黛玉的诗,那么妙黛合一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还是在这回,“宝玉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冯紫英蒋玉菡等都道:“有理,有理。”宝玉拿起海来一气饮干,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宝玉的这个酒令包括了诗、酒面和酒底三部分,诗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冯紫英的酒面是不是描写黛玉的。酒面如下: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酒面的意思是:你是个可爱多情的女孩,同时又刁钻古怪,黛玉是绛珠仙子下凡,到了人世,就是神仙也不灵了。宝玉说的话黛玉都不相信,黛玉你去背地里打听下,就知道我是最疼你的了。 既然酒面是关于黛玉的,那么诗也应该是关于黛玉的。 诗的第一句说的是黛玉的母亲贾敏,黛玉和林如海都重病卧床。 第二句大风吹倒梳妆楼是一种比喻,说黛玉家道败落这一事实。 第三句说的黛玉和妙玉,头和投谐音,投胎生了双生子,绛珠仙子投胎下凡,这样黛玉的母亲贾敏生了双胞胎,即黛玉和妙玉。 第四句说的黛玉捉蟋蟀取乐的事。可是在红楼梦的文本中唯一描写有捉蟋蟀情节的在第七十三回,“傻大姐也得了这个力,若贾母不唤他时,便入园内来顽耍。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这首诗说的显然不是傻大姐。这就要看看有没有暗写黛玉捉蟋蟀的事情。在红楼梦中,有些动物是代表特定的人的。蟋蟀还有一个名字,又叫做蛩(读音穷)。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藕香榭作菊花诗,十二首菊花诗都是描写宝玉后来离开贾府后,说重阳回家的事情。其中有三首诗提到了蛩。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是描写黛玉思念宝玉的一首诗。诗大意诗这样的,宝玉离家后说重阳回来,黛玉问众人宝玉什么时候回来,大家都说不知道,于是黛玉口里念着宝玉的名字,在怡红院的竹篱外徘徊,这样宝玉一回来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宝玉,宝玉孤高傲视,能和谁一起隐居,现在宝玉那里也应该开着菊花吗?大观园里是多么的凄凉寂寞啊,宝玉啊,你在想着黛玉我吗?你不要说这世上没有你的知音,和你交谈,理解你的话语,哪怕就是只言片语,也就够了。 这首诗也说蟋蟀是代表黛玉的。 探春作的《残菊》。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说的是黛玉因思念宝玉而卧病在床的事。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其中“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五十二回,这样描写黛玉的病,“宝玉又忙回身问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说黛玉刚刚睡去,就因为思念宝玉而惊醒,梦断醒来后,本欲再睡,却被蟋蟀鸣叫声烦恼不得入睡,黛玉的咳嗽声和蛩鸣,他的咳嗽声和蟋蟀的鸣叫声在深夜中一唱一和,互相感染,让人对黛玉的病倍感怜悯。黛玉的病的特点就是咳嗽,月下黛玉咳嗽不止,无法入眠的画面跃然纸上。蟋蟀就是象征黛玉的。惊回故故恼蛩鸣一句,我们展开一下想象,黛玉晚上因为咳嗽无法入睡,而窗外的蟋蟀也交个不停,于是黛玉恼了,带着丫鬟去捉蟋蟀。(俺媳妇说这个推理缺乏证据,是探佚学。) 最后冯紫英说了一句诗:“鸡声茅店月。”这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一句,意思是鸡鸣的时候,就在乡村的茅草驿站起来,这个时候月亮还没落下,就要出发远行。指的是说宝玉离家出走的事。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黛玉是有双胞胎妹妹的,那么她是不是妙玉呢?这同样需要证据的支持,通过细读文本,找到以下证据。 证据一。在第四十一回,妙玉给贾母献茶时候,贾母对妙玉说,“我不喝六安茶”,这说明贾母知道妙玉家待客的习惯,来客人都喝六安茶的。妙玉回答“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过喝了,说明妙玉是知道贾母不喝六安茶,喜欢喝老君眉,才改了待客习惯的。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说“是旧年蠲的雨水”,对于水,贾母也比较满意,才喝了茶。我们发现妙玉不仅仅知道贾母喜欢喝什么茶,还知道她喜欢用雨水泡茶喝。两个人对对方都知根知底,这是双向的了解,这就说明两人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而且不是泛泛之交,这充分说明妙玉是和贾家有特殊关系的,但是曹雪芹没有点明两个人之间具体的关系。 证据二。妙玉这个人物第一次在文本中出现,是由林之孝家的口中说出的。这个林之孝,在第二十四回,曹雪芹交代了林之孝“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现在收管各处房田事务”,林之孝是贾家的世代的旧仆,而且是有一定级别的仆人,仅次于赖大的高级仆人,后来赖大当官,林之孝取而代之,是贾府的大管家,这是贾府中很重要的一个职位,既然林之孝的有这样身份,他对贾家的事情甚至高层的事情,都应该是了如指掌的;之孝的谐音是知晓,林之孝就是林家的事都知晓的意思;所以曹雪芹特意安排林之孝家的带妙玉入贾府、进大观园,是有深意的,这是因为她知道妙玉就是黛玉。 第七十回,还是林大娘,就是林之孝家的,给宝玉送来个美人风筝,“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送美人给宝玉就是指的带妙玉来这件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