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敦敏、 敦诚怎样过清明节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四辑发表了俞晓红教授的《敦敏“东风吹杏雨”诗意补说——红边缀语》。该文写道:“辛巳年清明节在二月二十九日(1761年4月4日),正巧与‘上巳前三日’重合……故辛巳的二月……它还不符合人情条件:从世俗人情角度看,清明节(以及前后三天内)是扫墓的日子,按常情推测,敦敏当不会邀请曹雪芹正当清明的这天来槐园赏春。”
    我的思考是:
    1、敦敏、敦诚是否严格的受“常情”制约?
    2、敦敏、敦诚怎样过清明节?
    3、敦敏、敦诚“扫墓的日子”是哪些日子?
    4、从世俗人情角度看,“辛巳年《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说”能被否定吗?
    第一节、《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一、《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是敦敏《懋斋诗钞》的第159首诗,在《懋斋诗钞》第92页。
    二、《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写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二月二十七日
    此结论是我的研究成果,其论证过程,我暂不叙述。
    第二节、敦敏、敦诚过清明节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了《清代有关曹雪芹红楼梦资料七种》。该书有敦敏的《懋斋诗钞》、敦诚的《四松堂集》。
    
    一、敦敏乾隆二十四年(己卯)过清明节
    《懋斋诗钞》第15首是《清明东郊》(已下己卯)【第13页】。诗云:
    郊原寒食候,晓日出城闉yin。古渡花争发,荒祠草又新。
    野烟人上冢,啼鸟自含春。无限幽栖意,临风一怆神。
    二、敦诚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过清明节
    《四松堂集》第49页有《南村清明》。诗云:
    暮天莽苍黄云遮,邱林落日啼饥鸦。
    瘦马南来上冢客,社醪麦饭愁天涯。
    道旁废陇谁家墓?石门幽圹藏狐兔。
    无人为作寒食来,春草自合松楸路。
    人生有情泪沾衣,我欲招魂向何处?
    独立平芜酒一杯,阴风吹过棠梨树。
    三、敦敏、敦诚乾隆三十八年(癸巳)过清明节
    《四松堂集》第215页有《潞河游记》。
    第三节、敦诚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不过清明节
    一、“壬午春与弟游西山……匝月而还”
    敦诚《四松堂集》卷二第34—37首是《杂感四绝悼貽谋》。其第二首诗云:
    探幽踏遍万峯间,涧壑云封蜡屐闲。
    重检遗诗思小谢,秋窗夜雨梦青山。
    (壬午春与弟游西山,迤逦北去,至神山岭诸胜,复浴汤泉,匝月而还。)
    二、“君今二月奚囊去”
    敦敏《懋斋诗钞》第111首(在壬午年系列)的诗题是《送敬亭逰西山》。
    该诗第七句云“君今二月奚囊去”。
    三、“自二十日至今恰七日”
    敦敏《懋斋诗钞》第118首(在壬午年系列)的诗题是《二十六日得敬亭山中书并诗书此却寄》。
    该诗的首句是“山中真七日”。此句自注云“自二十日至今恰七日”。
    四、敦诚壬午年春游的时间
    将上述三则综合起来,可得出如下结论:
    敦诚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年)春游的时间是二月二十日到三月二十日——“匝月而还”。
    显然,敦诚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不过清明节。
    第四节、敦敏十月在东南郊扫墓
    一、《谒先慈墓感赋》
    《懋斋诗钞》第189首是《十月二十日谒先慈墓感赋(是日系贱辰)》。【第106页】诗云:
    古稀岁月半相侵,碌碌无成泪湿襟。
    截发已虚慈母志,食羮未遂小人心。
    七年哀隔松邱冷,(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此日悲依枫木深。
    泣罢回思还竚立,白杨萧瑟暮烟沉。
    二、敦敏十月在东南郊扫墓
    《谒先慈墓感赋》写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月二十日。
    “先慈”即已经去世的母亲。
    敦敏的“先慈墓”在北京的东南郊的潞河之畔。
    【敦敏《东皋集》卷端有小序说:“戊寅夏(指乾隆二十三年),自山海归,谢客闭门,唯时时来往东皋间,盖东皋前临潞河,潞河南去数里许,先茔在也。……”
    又敦诚有《岁暮自述五十韵寄同学诸子》诗,其中有诗句说:“复有松亭役,……除夕客海上,哀恨何能休,……明年归故里,计拙营糟邱,思亲感风木,对客成楚囚,来往潞河问,上冢悲松楸。”也同样点出他母坟在潞河边上。】
    敦敏扫墓没有拘泥于“清明节”。
    第五节、“惆怅诸孙秋上冢,西风吹叶潞河滨”
    
    一、敦诚《谒始祖故英亲王墓恭纪》
    《四松堂集》卷一第70首诗是《谒始祖故英亲王墓恭纪》。【第45页】诗云:
    英风赫赫遡天人,广路松楸寝庙新。
    百载劳勋逢圣主,九泉施泽到宗臣。
    (始祖墓于乾隆丙寅特恩饬部照亲王园寝式重修)
    【童注:乾隆丙寅是乾隆十一年。】
    宝刀金甲犹悬壁,桂醑椒浆独怆神。
    惆怅诸孙秋上冢,西风吹叶潞河滨(墓在潞河之阳)。
    二、敦敏、敦诚兄弟秋季在东南郊扫墓
    “惆怅诸孙秋上冢”,“诸孙”应是敦敏辈所有兄弟。
    《四松堂集》是编年的。
    《谒始祖故英亲王墓恭纪》的前一首是《东皋同子明、贻谋作》。
    《谒始祖故英亲王墓恭纪》的后三首是《西郊感事》,后四首是《佩刀置酒歌》,后六首是《南村清明》。
    陈毓罴先生、刘世德先生、邓绍基先生合著了《红楼梦论丛》。
    在该书第285页,陈毓罴先生写道:“《佩刀质酒歌》前面的第五个诗题是《东皋同子明、贻谋作》,我在前一节已考出它作于壬午秋。《佩刀质酒歌》后面的第二个诗题是《南村清明》,付刻底本在此诗题下注明‘癸未’,可知是癸未年的第一首诗。”
    显然,《谒始祖故英亲王墓恭纪》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秋。
    “西风吹叶潞河滨”及其注“墓在潞河之阳”,表明其墓地在北京的东南郊。
    对敦诚家在潞河一带的庄园及墓地的地点,徐恭时先生有论证。
    第六节、敦敏、敦诚霜降节西郊扫墓
    一、敦敏《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
    《熙朝雅颂集》首集卷二十六有敦敏的《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其诗云:
        秋色召人上古墩,西风瑟瑟敞平原。
        遥山千迭白云径,清磬一声黄叶村。
        野水渔航闻弄笛,竹篱茅肆坐开樽。
        小园忍泪重回首,斜日荒烟冷墓门。
    在《熙朝雅颂集》里,《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排在《赠芹圃》和《访曹雪芹不值》之前。
    显然,敦敏的《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写于乾隆二十六年秋季。
    二、《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
    与《赠芹圃》是敦敏同一天的诗作
    我认为:《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与《赠芹圃》是敦敏同一天的诗作。
    敦敏《赠芹圃》诗云: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壁,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
    新仇旧恨知多少,都付酕醄醉眼斜。
    “碧水青山曲径遐”里的“曲径”,就是“遥山千迭白云径”里的“白云径”。
    “遥山千迭白云径”,这是敦敏站在“古墩”(古烽燧)上遥望曹雪芹的“黄叶村”!
    “清磬一声黄叶村”,“清磬”是寺庙的用具,显然,“黄叶村”近旁有一座寺庙。
    “清磬一声”的寺庙,就是“寻诗人去留僧壁”的寺庙。
    “竹篱茅肆坐开樽”,与“卖画钱来付酒家”,说的是同一次朋友们聚会饮酒。这酒家是偏僻小山村里的小酒店,院子是“竹篱”,酒店是“茅肆”。
    三、敦诚《西郊感事》
    《四松堂集》第73首是《西郊感事》。【第46页】诗云:
    残月堕荒烟,阴霾如未晓。
    薤露送秋魂,我思何幽渺。
    落叶下寒原,飞霜杀枯草。
    今夜北邙山,昨日长安道。
    西风荡铭旌,冉冉愁绝倒。
    【童注:该诗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秋。】
    四、霜降节扫墓
    《百度百科》对“扫墓”词条写道:“《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五、两次霜降节西郊扫墓
    敦敏的《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说的是乾隆二十六年秋季西郊扫墓。
    敦诚的《西郊感事》,说的是乾隆二十七年秋季西郊扫墓。
    连续两年的秋季到同一地点扫墓,其时间点应该是相同的——同为霜降节扫墓。
    第七节、敦敏、敦诚不是严格的受“常情”制约
    度俞晓红教授之意,“常情”就是每年扫一次墓,时间固定在清明节及其左右。敦敏、敦诚可能多半在清明节扫墓,但有时跨过了清明节及其左右,在霜降节扫墓,或秋季某天、冬季某天扫墓。
    敦敏遵守的是他们独特的世俗人情,而不是一般的世俗人情。
    因此,不能简单的用世俗人情来否定“辛巳年《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