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补拙斋抄本:一部新发现带批语的《红楼梦》抄本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夏薇 参加讨论

    2005年11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看到《东北地区古籍善本书联合目录》里有一条关于《红楼梦》120回抄本的记载,便于2006年元月到辽宁省图书馆善本室去查找这部书。出乎意料的是,在善本室的藏书卡片中竟然没有找到这部抄本!可是《东北地区古籍善本书联合目录》中明明著录了的,如何会没有呢?抱着一线希望,我又来到了古籍采编室,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又在计算机数据库中检索,终于把那条记录提了出来。但难题接踵而至,计算机中有记录而在卡片上体现不出来的书没有索书号,到哪里去找?古籍采编室的人开始和馆内有关部门联系。几经周折,一部保存完好的《红楼梦》120回抄本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一 抄本的款识
    我把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这部《红楼梦》120回抄本称为补拙斋抄本。
    补拙斋抄本,120回,每函十册,共两函,二十册,每册六回。每半叶十六行,行二十四字。首册封面左上有题签,题《红楼梦》,书名下三行草书
    乙亥春钞于富平官舍,丙子夏竣工,订于柳泉署之补拙斋,子勤手题。
    每册封面均有一大图章“陆寿颐章”。大图章下另有一小图章,仅首册封面有,其他册无。
    首册首页有序,署名为“小泉程伟元识”。目录页书“红楼梦目录”,字体与正文同,为楷体。目录末叶背面有“目录终”字样。次为笔绘插图,共十五帧,几乎每帧都有题名,第一帧题“大荒山通灵石头”;第二帧题“宝玉游太虚境”;第三帧无题,图为皇宫中娘娘和侍女;第四帧题“迎春司棋”;第五帧题“探春”;第六帧题“惜春”;第七帧题“李纨”;第八帧题“王熙凤”;第九帧题“巧姐刘老老”;第十帧题“秦可卿”;第十一帧无题,图为宝钗扑蝶;第十二帧题“林黛玉”;第十三帧题“史湘云”;第十四帧题“妙玉宝玉乞梅”(“妙玉”二字大,其余四小字在其下);第十五帧无题,图为一僧一道。
    每回首叶首行题“红楼梦第×回”,换行,上空两字书回目,回目上下联不单列。
    正文抄写精细,墨迹清晰。此抄本最大的特点是有批语: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和回末总批。批语没有一条是从其他抄本抄录,实为藏书者于阅读时所批。
    第一回末纸叶上有红色 “履祥字号” 图章,是抄写用纸张的来源。
    最后一册末叶,抄手于最后书“《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终”下有双行小字曰:
    光绪元年二月初十日抄至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七日竣,本年正月二月未抄。
    该叶有七枚图章,分别是“子勤书画”,“生有痴癖”,“家住江南罨画溪”,“徐臻寿章”,“子勤”,“赏心”,“补拙子”。
    二 收藏者
    这部抄本至少有两位收藏者。抄本每册封面均有一大图章“陆寿颐章”,这是第一位收藏者。而徐臻寿的图章只在最后一册的末页出现。这说明,徐臻寿的收藏早于陆寿颐。
    抄本每册封面的题签都有三行草书:“乙亥春钞于富平官舍,丙子夏竣工,订于柳泉署之补拙斋,子勤手题。”这就为研究抄写者和收藏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线索。
    题签上的笔迹与正文中批语的笔迹[①]吻和,可以看出写题签的人既是收藏者,又是抄者和批者,即徐臻寿。
    首先,抄本最后一册末页,在“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终”下,双行小字云:“光绪元年二月初十日抄至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七日竣。本年正月二月内未抄”。再从“乙亥春钞于富平官舍”判断,徐臻寿应该是光绪元年左右在富平县做官。
    徐臻寿经常在回末有总评,评后有清晰的署名,交代出作批的时间和地点。试将所有的回末总评署名列出:
    107回回末总评:补拙子识戊寅孟冬柳泉行馆读。(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年)119回回末总评:补拙子识戊寅孟冬月之廿八日在柳泉行馆灯下读(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年)
    11回回末总评:辛巳冬彭城分州署(清·德宗光绪七年1881年)
    61回回末总评:辛巳冬磁判署读(清·德宗光绪七年1881年)
    77回回末总评:补拙斋读辛巳冬磁判署(清·德宗光绪七年1881年)
    54回回末总评:壬午初夏磁判官廨之自新轩中(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年)
    105回回末总评:光绪壬午仲夏磁判署读赘评补拙斋道人(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年)
    62回眉批: 补拙子书于磁判署
    14回回末总评:甲申长夏下浣(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53回回末总评:甲申新正望后一日识于金台寓次(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67回回末总评:甲申长夏补拙子识于金台寓次之补拙斋(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102回回末总评:甲申长夏金台寓次补拙子疥纸(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110回回末总评:甲申夏五月上浣补拙子识于金台寓次之补拙斋(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69回回末总评:甲申新秋补拙斋赘笔(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75回回末总评:甲申新秋下浣,三鼓,月初上,赘笔。(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71回回末总评:补拙子识甲申冬月下浣(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115回回末总评:补拙子甲申冬(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年)
    再用一表格列出具体对应的批书时间及所批章回,发现从光绪四年至光绪十年间,徐臻寿断断续续且并非按章回顺序读并批:
    时间
    地点
    回数
    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
    柳泉行馆
    107,109
    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
    徐州彭城,河北磁判署
    11,61,77
    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
    彭城磁判署
    54,105,62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
    金台
    14,53,67,102,110,69,75,71,115
    另有一部分批语,字迹与徐臻寿不同,是另一人所批。
    其批语所署的年月为:
    62回回末总评:光绪甲辰七月十九日读于河南怀庆府之清化镇河北矿物总局仁錄并识 (正楷)(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
    74回回末总评:光绪甲辰七月二十日仁錄记于清化矿务局(正楷)(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
    39回回末总评:宣统三年七月廿三日艺甫读于大梁双龙巷寓舍(正楷)(辛亥1911年)
    从此人批语所署的年月看,他显然是徐臻寿之后的另一位收藏者。此人有可能是陆寿颐,也有可能是徐臻寿之后、陆寿颐之前的另一位收藏者。
    三 底本的复杂情况
    从外部信息判断,这个抄本至少有二“新”:
    1、新发现的版本,甚至不见于一粟的《红楼梦书录》。
     2、批语为其他版本所无。
    此本的发现有助于研究120回抄本的传播情况,尤其有助于研究程甲本、程乙本之前或同时的120回抄本的传播情况。
    补拙斋抄本的底本情况比较复杂,参照了不止一个本子。补拙斋抄本大部分同于程甲本,还有一部分与东观阁本相同,个别地方又明显的参看过脂本。
    例如,第2回,冷子兴说:“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其中的“次年”二字,其他各本分别是:
    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甲戌、己卯、庚辰、杨、列、梦觉、蒙、程甲)
    不想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戚、舒)
    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程乙)
    补拙斋抄本此处有眉批曰:
    生元妃之次年就生宝玉,未免过于荒诞,愚意‘次年’改作‘后来’二字尚可混得。
    这一批语非常值得注意,它说明:
    第一,批者可能看到过有“后来”字样的本子,也就是戚本或者舒本,并觉得那样改比较好,比起“次年”的说法更加合理。
    第二,批者或者抄写者虽然看过个别脂本,但却没有用,或者仅用了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手上的那个脂本是个残本,虽如此,却在对照批评的过程中,看出了脂本优于程本的地方,并在批语中体现出来了。
    (一) 同于程甲本,异于程乙本
    程乙本对程甲本的删改幅度是很大的,而补拙斋抄本在这些地方明显同于程甲本,不同于程乙本。如:
    1、第6回,贾蓉向凤姐借玻璃炕屏,将离去时凤姐将他唤回,脂本和程甲本均为“贾蓉忙转回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神,方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再来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方慢慢退去。”而程乙本则是“满面笑容的瞅着凤姐”、“忽然把脸一红”、“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补拙斋抄本此处同于脂本和程甲本。
    2、第27回,黛玉的《葬花词》后,脂本和程甲本都是“宝玉听了,不觉痴倒”。程乙本则显得非常罗嗦“正是一面低吟,一面哽咽。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补拙斋抄本此处同脂本和程甲本。
    3、第19回,宝玉听见卍儿名字的来由后的表现是:
    “宝玉听了笑道:‘真也新奇,想必他有些造化。’说着沉思一会儿”(脂本、程甲本)
    “宝玉听了笑道:‘想必他将来有些造化,等我明儿说了给你做媳妇好不好?’茗烟也笑了。”(程乙本)
    补拙斋抄本此处同程甲本。
    4、第101回,凤姐在园中遇秦可卿的鬼魂后回到家中,程甲本为:“贾琏已回来了,只是见他脸上神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突然相问,只得睡了。”这一长句的主语是贾琏,三个“他”都指凤姐。程乙本把“只是”改成“凤姐”。
    补拙斋抄本此处同程甲本。
    5、第109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程甲本写:“五儿此时走开不好,站着不好,坐下不好,倒没了主意了。因微微的笑着道:‘你别混说了,看人家听见这是什么意思。’”程乙本改成:“因拿眼一溜,抿着嘴儿说道”。
    补拙斋抄本此处同程甲本。
    6、第54回结尾:
    程甲、补拙斋抄本:闲言不提。当下元宵已过。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程乙:当下元宵已过,凤姐忽然小产了,合家惊慌。要知端的,下回分解。
    7、第4回,讲到护官符的时候,“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程乙本将“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删掉,而补拙斋抄本尚保留。
    8、第34回,宝玉挨打后,袭人与王夫人的一段对话“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如雷轰电掣的一般……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此处程乙本完全删掉,补拙斋抄本同于程甲本,仍保留。
    (二) 异于程甲本,同于春草堂藏本、东观阁本
    补拙斋抄本也有一部分不同于程甲本,但却与前面提到的春草堂藏120回抄本、东观阁本相同,如
    1、第18回回目,
    程甲本作:“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补拙斋抄本作:“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逞才藻”“逞”字又同于前面谈过的春草堂藏本,说明120回抄本底本之间也可能是有关系的。
    2、第27回回目,脂本和程甲本、程乙本皆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而补拙斋抄本是“滴翠亭宝钗戏彩蝶 埋香冢黛玉泣残红”。与例1相同,补拙斋抄本同于春草堂藏本和东观阁本。
    3、第29回回目,
    “斟情女情重愈斟情”(庚辰、杨、蒙、戚)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舒本、程甲本)
    “惜情女情重愈斟情”(梦本)
    “斟情女情重愈斟情”(彼本)
    “惜情女情重愈斟情”(补拙斋抄本)
    “惜情女情重愈斟情”(春草堂藏本)
    补拙斋抄本与程甲本不同,与梦本和春草堂藏本同。
    4、第33回回目,脂本和程甲本均为“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补拙斋抄本与春草堂藏本则为“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受笞挞”。
    6、第54回回目,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傚戏彩斑衣(庚辰)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风傚戏彩班衣(杨)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傚戏彩斑衣(蒙、戚)
    史太君破陈腐旧仓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甲辰、程甲、程乙)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班衣(彼)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补拙斋抄本、东观阁本[②])
    补拙斋抄本独同于东观阁本。
    7、第66回回目,脂本和程甲本均作“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只有补拙斋抄本和东观阁本相同,作“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心冷入空门”[③]
    8、第79回回目,脂本大部分作“薛文龙悔娶河东狮”,程甲本、梦本作“薛文龙悔娶河东吼”。补拙斋抄本与东观阁本同,作“薛文起悔娶河东吼”。
    9、第83回回目,程甲“省宫闱贾元春染恙”,补拙斋抄本与东观阁本、春草堂藏本作“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10、第90回回目,程甲本“失锦衣贫女耐嗷嘈”,补拙斋抄本与东观阁本作:“失绵衣贫女耐嗷嘈”;第104回回目,程甲本“醉金钢小鳅生大浪”,补拙斋抄本与东观阁本“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第106回回目,程甲本“贾太君祷天消祸患”,补拙斋抄本与东观阁本作“贾太君祷天消灾患”[④]。第114回回目,程甲本“王熙凤历幻返金陵”,补拙斋抄本与东观阁本作“王熙凤历劫返金陵”
    (三) 不同于程甲、程乙,或东观阁本
    补拙斋抄本亦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各本,而独异之处:
    1、第105回,抄没家产的清单,补拙斋抄本大部分与程甲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与东观阁本也不相同。补拙斋抄本作“云狐子一件”,东观阁本、程甲本、蒙本均作“云狐子二件”,杨本作“云狐子二十五件”。
    2、第15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补拙斋抄本作:
    有那家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有那有钱势尚排场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即今秦氏之丧,族中(程甲、东观阁本有“诸”字)人皆权在铁槛寺中(东观阁本无“中”)下榻。独凤姐嫌不方便,因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作下处。
    3、第36回,宝玉说: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原为引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秀之德!
    程甲本、东观阁本均同。补拙斋抄本最后一句话多了一个字“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4、第119回末:
    咱们家该兴旺起来了……只见秋纹忽忙来说:袭人不好了。不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程甲本和东观阁本均同。程乙本“急忙”改作“慌慌张张”。而补拙斋抄本作“咱们家又该兴旺起来了……只见秋纹忽忙忙的来说:袭人姐姐不好了。未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秋纹是怡红院和麝月地位相当的大丫鬟,她们之间皆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所以这里秋纹应该叫“袭人”,而不是“袭人姐姐”,补拙斋抄本此处底本应比较早。
    5、第118回末:
    程甲本、程乙本和东观阁本均作“莺儿听见这话似乎又是疯话了……且听下回分解”补拙斋抄本作“莺儿听着这话似乎是疯话……且听下文分解”
    6、第117回末
    程甲本、程乙本作“不知邢、王二夫人……”东观阁本作“不知那、王二夫人……”补拙斋抄本作“不知邢、王二位太太……”。如果是出现在对话中,比较多的用法是“太太”,如果是在叙述的文字中,大多都是用“夫人”。补拙斋抄本底本此处用法不太合适,应该是比较早的本子,未经修改过。
    7、第6回,刘姥姥向凤姐“打秋风”,凤姐的反应,程甲本作“因笑止到必必说了。”东观阁本作“因笑止到不必说了。”补拙斋抄本此处作:“因笑止道不必说了。”。
    8、第94回,贾芹事出,王夫人要打发水月庵的那些女尼,程甲本、程乙本和东观阁本均作:“你竟叫赖大那些人带去细细的问”补拙斋抄本作:“你竟叫赖大把那些女人带去细细的问”。看上下文,“那些人”应该是指那些女尼们,而不是赖大等管事的人,补拙斋抄本的底本与其他各本均不相同,应该是另有出处。
    9、第30回回目
    庚辰、蒙府、戚序、舒序、梦本、程甲、程乙、彼本均作“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灵划蔷痴及局外”只有补拙斋抄本作“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畫蔷痴及局外”,可见其底本即如此,与诸本均不相同。
    10、第101回回目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均作“大观园月夜感幽魂”,补拙斋抄本作“大观园月夜警幽魂”
    11、第110回回目,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均作“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只有补拙斋抄本作“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熙凤力诎失人心”
    12、第118回回目,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均作“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补拙斋抄本“惊谜语”作“警谜语”。
    四 批语介绍
    补拙斋抄本作为手抄本,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它有批语。
    补拙斋抄本批语可分为几大类:
    一、对人物年龄不尽合理的议论
    《红楼梦》人物年龄一直都是谜,此书批者也发现了这一问题:
    对黛玉的年龄他首先提出疑问,第2回行侧批:
    雨村为黛玉师时系五岁,过一年为六岁。其母病时已能侍奉汤药,又能守丧尽礼。吾恐无此奇怪女娃也,五六岁说话多不明白。
    然后又意识到宝玉与元春之间的年龄差不妥当,第2回眉批:
    生元妃之次年就生宝玉,未免过于荒诞,愚意‘次年’改作‘后来’二字,尚可混得。
    第2回回末批:
    冷子兴说宝玉生于乃姊元春之次年,如此,元妃封凤藻宫时年纪已将三十,而宝二爷年纪尚在总角,及元妃薨逝,明说四十三岁,那时宝玉方十九岁,婚议娶亲岂不大相悬绝,虽为梦幻小说,然亦过于荒谬,故略略赘笔,以博一笑。
    “次年”说的确不合理,所以后人才一改再改,徐臻寿看到的本子并不是后人改过的“后来”或刻本的“隔了十几年”,这一批语透露了该120回抄本底本的信息,说明补拙斋抄本在抄写时参照了脂本系统的本子。
    二、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留意于前后情节关联
    补拙斋抄本批语习惯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来赞誉作者的创作,如第6回眉批:“极写凤姐的排场气派,如活。”第6回行侧批:“描神入骨,令人喷饭。”第6回眉批:“呼之欲出,才子书也,细玩之。”第15回眉批:“活画村姑村妪神气,一些不错。”对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才能表示出喜爱与钦佩。且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作品的实质,如第11回回末批:
    要不是癞蛤蟆定可吃天鹅肉矣!瑞大爷之为癞蛤蟆一些不错,真令人喷饭也!《红楼梦》之妙处,全在无影无踪间,却要细细揣摩,方得佳趣。虽然宁国府中病人愁心,而一种女士得尊荣之态,照见纸上无非热闹繁华,到后来老太君做生日,虽也说热闹,然其中另有一段冷落光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才子妙×如是。补拙子识。辛巳冬,彭城分州署。
    第35回薛蟠吃醉酒说宝钗因宝玉有玉而留心于彼,宝钗在薛姨妈跟前哭,惹得薛姨妈也哭,补拙斋抄本眉批曰:“母女相对,只好一哭,不能说别的。作者有匣剑帷灯之妙。”第42回眉批:“×神如活。绝似旗下门子的光景,亏他怎么写得出来。才子笔下写,须细玩也。”第44回宝玉在平儿前得尽片心,有眉批曰:“直到此处方点明,用笔之妙,妙不可言。”
    补拙斋抄本批语的语言和风格虽然有时令人联想到脂批,但因明清之际,评点小说之风盛行,也不排除他受别家评点之影响。不过,从批语中隐约可以推测,他是看过脂批的。
    例如第13回贾珍哭秦可卿,脂批说他“如丧考妣”,此处就有补拙斋抄本眉批:“珍爷此时绝像居父母之丧的情形,真令人笑死也。”如果他没有看到过这条脂批,不太容易能有这样的巧合,说出类似的话。
    元春受封,贾府等待消息时的一段描写,第16回眉批说:“神情逼真,非身历其事者不能写得如此亲切,却似本朝。”语言风格与脂批非常接近。第75回回末批:“这回热闹中自有一派凄凉情形,都在有影无形间。读此当静心息意××,如当作泛文读去,则负××作书人心血矣!” 甲申新秋下浣,三鼓,月初上,赘笔。
    补拙斋抄本批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如脂批一般,注意前后情节的关联,并在批语中提示出来。如第36回行侧批:“此不错,至一百二十回中应验。”第28回眉批:“已伏娶袭人的影子。”第28回眉批:“暗中已为袭人定下女婿矣。可见万事有定数在也。”第28回眉批:“再醮人只好嫁混帐人,袭人亲事此时已定,妙在日后的事目下一字不提他。小说中决能有如此好笔法也。”第28回眉批:“宝钗之嫁宝玉,已于元妃归省时王夫人说些家常事中定局矣,故赏礼与怡红公子一样,代玉騃××,尚在梦中。”第16回眉批:“比日后赵堂官来大不相同。”第35回回末批:“打梅花络一事,直映到一百十八回中,宝玉悟道后,莺儿送老太君的克食曾提及前因,大有禅理。读者可留心在淡×处也。”第36回袭人说“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便走”补拙斋抄本批语眉批:“果然成了话谶。”
    前文已谈到补拙斋抄本不是按章回的顺序作批,所以能出现这种前后文联系起来批评的情况,这与脂批非常相似,也可以说明,推测脂批是因为看到的章回顺序颠倒或者说是作者创作顺序的倒错造成前文批语关涉后文情节的情况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更加证明,作者跳跃式创作方式的可能。
    三、就如何读《红楼梦》提出看法,经常给读者以提示
    补拙斋抄本批语与脂批另一相似之处就是,好像他的身份是与作者非常亲近的人,很了解作者的意图,更要时时提醒读者该怎样解读才是正确的。如第6回贾蓉向凤姐借玻璃炕瓶,补拙斋抄本眉批:“炕者,床榻也;屏者,掩蔽也。然如其为玻璃,何偶拈一物而关合情事,奇妙至此。”(工整楷书)[⑤]
    补拙斋抄本批语在语言中流露出各种主观理解和情感取向,直接影响读者的判断。如他有时会用戏谑的语言来表达他的不屑第8回宝钗故意要莺儿说出金锁,就问她,作什么呢?怎么还不去倒茶。有眉批说:“不作什麽,等着说你心上的话”。(工整楷书)
    补拙斋抄本重要批语几乎都在每回的回末,一般都是总结性、分析性的,如第14回回末批:
    秦氏之殡,何等热闹,何等富贵,何等势派。及后来老太君之殡,何等寂寞,何等萧索,何等省俭。读《红楼梦》一书,而不能参悟人情势利、世态炎凉者,直同不读也。若仅作风流书读,大谬矣。补拙斋,甲申长夏上浣。
    第62回回末批:
    五儿进怡红院当差,只须一言就妥,真不费×灰之力,而竟延至宝玉娶亲以后方能如愿,可见事无大小,虽极微极细之处,皆见前定,×此一端,大可悟人生分定毫厘不××且看书至红搂××可参悟如此风流浮华之书××。
    补拙斋抄本批语也细心于对作者“深意”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既受到了《红楼梦》其他评点者的影响,又说出了一些比较独特的看法。
    例如,他把茯苓霜、玫瑰露事与抄检大观园联系起来,第62回宝玉与宝钗谈论丢东西事,补拙斋抄本眉批:
    此物已后竟无下落,吾谓实为第七十三回伏案,盖明写则太难为情也。告诉平儿,故凤姐领人抄捡不到蘅芜院。不曰旁人而曰平儿,可见与司棋无涉。(工楷)
    第62回袭人给宝玉和黛玉倒茶,眉批:“用无数‘他’字,煞有深意。”(工楷)接着,此事又有眉批曰:
    此茶本属代玉,却为钗所夺。然仅半杯又漱而吐出,是作者明言得而复失。若代玉所得之一半,则宝玉出家后之一半也。太平闲人谓:‘此书茶字,均非泛设,信焉。(工楷)
    明说他看过太平闲人的评点。对该事的评论还有,第62回回末批:
    “殊不知还有几件比则两件大的呢”,此数语未说明何人之物,然又云:“我才告诉平儿”。夫遗失如此重大物件,平儿且不知,他人亦不知,必待宝钗之告,岂非大奇?乃文又曰:“这话亦不可告诉第二个人”一若惟宝钗一人知之者,然则此物为宝钗之物,万无可疑矣。此皆作者留隙示人处。惜读者略而不觉。转为眩或耳。光绪甲辰七月十九日读于河南怀庆府之清化镇河北矿务总局仁录并识(工楷)
    第62回回末批:
    作者明明说:‘就冤屈不着平人了’,奈何读者疑及司棋乎!又注:香菱解裙至编入目录,且加一情字,则其为大关目,可知如夫妻蕙、并蒂菱及一切神情已布,却无数疑阵及至宝玉手沾泥污,香菱却与之拉手始,明明写出被污实据。特不解作者忽将此人亦复拉下浑水究是何意?菱花为镜(麝月亦镜也[⑥]),中间穿插钗、菱各作一条,又用为钗作影之袭人,亦作一条,以为之代。岂仍注射宝钗一人乎?反复推××,终觉目迷五色,无从判决。估存此说,待质高明。同日又注。(工楷)
    第74回回末批:
    抄检大观园一则曰:去疑儿;再则曰:洗净他们。冠冕极矣!何以宝钗一处独不需此?既然未搜,则钗之可疑及并未洗净,已在言外。参观第六十二回,告诉平儿一语,自可得其踪迹。光绪甲辰七月二十日仁錄记于清化矿务局(正楷)
    此分析另辟蹊径,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对贾琏、尤二姐事,徐批亦有独到见解,第66回眉批:“以兵器凶险物而作定亲礼,本属不祥,二姐老矣。”第67回回末批:
    琏老二私娶尤姨一事,风姐如何得知?全是平儿窃听通风,遂××风姐吃醋,××尤姨××出许多事来,皆是平儿多嘴多事惹出来的,可知平儿亦不满琏二也!风姐××,平儿不得××读者须要细玩。甲申长夏补拙子读于金台寓次之补拙斋。
    他还认为“秦显”即“倾陷”之意(第61回眉批,工楷)认为岫烟、薛蝌是宝黛的影子,第57回眉批:“岫烟、薛蝌虽是书中××,借作宝玉、代玉影子,可见天下事有极难,必有极易,非人力所能为也。”
    四、对小说人物的评价
    1、宝玉
    补拙斋抄本批语对宝玉的态度非常明显,认为他是一好色之徒,如第36回眉批:“怡红真真急速色鬼可打至矣,尽尽×。”认为他完全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纨绔子弟,第14回眉批:“看官试猜,怡红是真念书假念书?如真肯念书,何必待收拾书房方念!其意全不在书本上也,浪荡子弟口气如此,可发一笑。”
    虽如此,但也承认宝玉的资质不错,本性还是纯良的,第33回回末批:“怡红公子于好色之外,别无不好处。第一天性极好。只看他待贾环,并未在背后说道他不好。政老视子如仇,亦从未在背后议论父母偏爱等话。故后来宜不成正果也。”第36回眉批:“怡红人品绝高,不×知×为官者皆借禄食作养家计也,不得已也。若有怡红之庇荫富厚,逍遥自在,那个肯走。做官受风尘辛苦,为人作嫁也。”
    因为宝玉是纨绔子弟,不思进取,他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受到约束和管教,所以补拙斋抄本批语对宝玉挨打的批语是,第33回眉批:“打死这畜生,不多。”第33回眉批:“到此时尚溺爱不明,如无政老教训一顿,则宝二爷不知要闹到什么田地,该打之极。”第33回眉批:“兰儿(环儿)母子之欲害怡红者久矣,恰巧有此把柄,更待何时。如怡红安分守己,虽有小人,其奈他何。”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还是他自己行为不端,才受到应有的教训。
    对于宝、黛的爱情,他也持怀疑态度,认为像宝玉这样的好色之徒,是不会有真诚专一的爱情的。第28回,宝玉对黛玉起誓说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补拙斋抄本批语眉批:“一片浮言,哄死人不偿命。画尽少年公子风流浮荡之态,可恶,可恶。”第28回薛蟠作东,请宝玉、冯紫英、蒋玉函等,席间有歌妓云儿唱曲儿道:“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著你来又惦记者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补拙斋抄本眉批:“明说宝玉并不专心代玉一人,宝钗亦在意中。《红楼》每逢此种,必不泛泛也。细玩。”
    2、黛玉
    补拙斋抄本批语对黛玉极度称扬,无片言贬谪之意,认为她品行高洁,善良单纯,因为不会阿谀逢迎而为世事所不容。
    第38回宝钗帮湘云作东起诗社,得到贾母的夸赞,补拙斋抄本此处眉批:“起社做诗,原来为奉承老太君而设。黛玉就无此能干,致贾母不大喜欢也。看官须留心在闲处。”第44回,凤姐生日,宝玉去私祭金钏,回来受到黛玉的奚落:“话说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同众人看演《荆钗记》,黛玉因看到《男祭》这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宝玉听了,却又发起呆来。”
    补拙斋抄本眉批:
    代玉之言有匣剑帷灯之妙。作者用意深远,必须暗中提出,否则唱《荆钗记》,何所能也?宝钗不答,正是其奸险处,并非木讷近仁之谓。看官试猜可耳?补拙子。
    第48回黛玉对宝玉赞扬宝钗,说她是个好人,以前竟是自己错了,此处补拙斋抄本眉批:“代玉真是好人,上当不浅,一笑。”第57回“紫鹃试莽玉”后对黛玉有一番肺腑之言,补拙斋抄本眉批:“此时急了,××承风姐××,然代玉品行高超,决不作毛遂也。”第74回王夫人说晴雯眉眼像黛玉时,补拙斋抄本眉批:“可见代玉早不得于王夫人,如何得配宝玉为×也!读书者须细×想。”
    第74回“抄检大观园”,凤姐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检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的。”补拙斋抄本眉批另具眼光:
    代玉不是亲戚吗?可见林姑在贾府中早被人瞧不起了,凤姐之行为××,所以短寿。
    补拙斋抄本批语在黛玉问题上受后40回结局影响,难免有点疑神疑鬼,如第76回中秋赏月,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家去圆月,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少了这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贾母因笑道:“往年你老爷们不在家,咱们都是请过姨太太来大家赏月,却十分热闹。忽一时想起你老爷来,又不免想到母子夫妻儿女不能一处,也都没兴。及至今年你老爷来了,正该大家团圆取乐,又不便请他们娘儿们来说笑说笑,况且他们今年又添了两口人,也难撂下他们跑到这里来。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有他一个人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可见天下事总难十全!”补拙斋抄本眉批:“许多人均已提及,想到单单不提代玉一人,可见林姑娘早不在贾母心上矣!看官试思之。”这就有些不客观了,贾母没有提到人还有很多,难道都是心里没有他们了?
    3、宝钗
    补拙斋抄本批语对宝钗显然是比较厌恶的,对她的批判不吝笔墨,所以宝钗的批语甚至要超过宝、黛。例如第28回眉批:“有什么‘没意思’,自己心里早知道,假装道学,哄人耳。”尤其是对宝钗的金锁的议论,更是把她说得非常不堪,第28回回末批:
    宝钗之金锁,大约是其母好几年前早早预备的,带女入京,探望贾府者,本有深意存也。金锁是和尚送的,只一句话,是谁见来?那年那日事?莺儿亦听老薛婆口传之讹。母女二人处心积虑,马迹蛛丝,极意拉拢凤姐,过得佳婿,所为郎才女貌,金玉良缘,美满如意,无以加矣。讵接縭未及三年,遽尔拆散,宝钗独守孤帏,金玉之缘安在?平时之设心蜜计又安在?徒成话把。噫,蘅芜君之居心,意为代玉之得意人竟为我占,可见人定胜天代玉之势力人情不及于我。谁知天则不然,不然,依旧一场空。此书唤醒世人不少,志之。
    第36回“梦兆绛云轩”,补拙斋抄本眉批:“袭人走后的情形,看官试猜宝丫头能安分如土木人不动否。作者于此处有匣剑帷灯之妙,宜细思佳味,不可草草读过。”认为宝钗的行为其实是很龌龊不耻的。
    对宝钗帮湘云起诗社,徐批怎么也不肯放过,定要狠狠批上一通才算泄了心头之愤:
    本意不在诗社上,意在湘云。好在老太君处保举好话。(第37回眉批)
    多谢费心照应,无非买伏人心,拉拢之意。(第37回眉批)
    假道学人,话极讨厌,×湘云只答应着,别无他语,如自己手头有钱亦未必曲就宝钗也。钱之神通,如是,如是。(第37回眉批)
    宝钗之周旋湘云者,原为这一句话。(贾母的一句赞扬)(以上第38回行侧批)
    补拙斋抄本批语对宝钗的厌恶简直到了憎恨的地步,几乎是破口大骂。第56回宝钗协探春理家,眉批:“真真是荣府第一管家大奶奶,好××调度稳×,宝二爷夫人了,不知羞!”
    余如:
    人家×事,与姐姐何干?奇闻奇谈,无非要讨王氏欢心耳。第56回眉批
    穷×嘴寡妇老婆,那里有这许多话说,可见平时专在贾家上留心,预先要×出能干人,巴结宝玉的娘,××他媳妇,而皮有三尺厚,×一代玉何其潇洒,何其安分。第56回眉批
    ××不忘姨娘,好个贫嘴讨厌人!第56回眉批
    姐姐也有些口渴了,歇歇再说吧。看官实在叫她聒噪的难受。吾×不×,宝钗必然粉×油×,装腔作势,说话×有如××一般,如何是享福之器。老太君临终时,×看他××一口气,并无别××可想而知。第56回眉批
    第57回宝钗知岫烟当衣服,说“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的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完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再迟两年,我又怕你熬煎出病来。等我和妈妈再商议。”补拙斋抄本眉批:“好老脸的闺女,不知羞!吾一世不愿见此女也!你能打算别人,为何自己依旧守寡?”又有行侧批:“苟有一分害羞,万万不肯说出来。”认为她是宝黛之间的障碍,第64回眉批:“宝玉每至黛玉××宝钗必跟踪而至。”(正楷)、“无非要想压倒黛玉,在宝玉前露脸而已。”(正楷)
    更有甚者,第75回抄检大观园后,宝钗向李纨要求回家住一段,补拙斋抄本眉批:“不能安身了!忙忙如丧家之狗,一笑。”竟然怀疑傻大姐拣到的是宝钗的香袋!厌恶宝钗至此。
    五 小结
    补拙斋抄本是比较晚的抄本,但是不能说补拙斋抄本的底本也是比较晚的。
    补拙斋抄本大部分与程甲本同,小部分同于东观阁本,值得注意的是它有比较多的文字与同样是120回抄本的春草堂藏本[⑦]相同,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
    120回抄本也与脂本一样,是有系统的,这个系统很可能是在刻本出现之前,是后40回被补写之后,传抄过程中形成的,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祖本。
    另外,补拙斋抄本也有地方明显同于脂本,而不同于程甲本或程甲本以后的本子,说明它或它的底本曾参考过脂本,其底本也是一个拼凑的本子。
    补拙斋抄本的批语虽然不像脂批那样有价值,但毕竟是一家之言,且有些议论也颇有见地,加之前人对此未有过关注和研究,此次涉及,也可为《红楼梦》评点研究提供一点新的资料。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电话:010-85195462
    Email:lovemrf2002@yahoo.com.cn
    [①] 注:抄本中的批语显示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笔迹,其中之一与封面题签笔迹吻和。
    [②] 注:东观阁本此处回目文字与正文前回目文字不同,正文前回目为“旧仓”。
    [③] 注:东观阁本此处回目文字与正文前回目文字不同,正文前回目为“一冷”。
    [④] 注:东观阁本此处回目文字与正文前回目文字不同,正文前回目为“祸患”。
    [⑤] 此批语字迹与徐臻寿所写有异,可能是徐臻寿之后的的另一藏书者所批。
    [⑥] 此句是双行小字夹批。
    [⑦] 另一120回抄本,见拙文《〈红楼梦〉春草堂藏本》《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原载:《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3期
    
    原载:《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