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别辜负了南极》推荐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李院生张继民黄小 参加讨论

    
    古老的极地 年轻的足迹
    ——《别辜负了南极》推荐序
    李院生
    2011 年,中国第28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天津出发,前往南极。在南极考察队这个大家庭中,我与本书作者一起工作、学习、生活。历经近六个月返回国内时,大家俨然从素昧平生,变成了忘年故交。
    第28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之时,正值人类首次征服南极点百年之际。在那个理想主义至上的世纪之交,一位位西方探险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向南的征途。南极冰盖上,至今还留有他们的印迹:威德尔海、阿德雷地、罗斯冰架…… 勇士的名字随时间流传下来,后人尊敬地将
    这个时代称为南极科考的“英雄时代”。
    对比西方百年的极地科考史,中国的到访却姗姗来迟——直到1984 年五星红旗才第一次飘扬在南极上空。此时,距离先行者,我们已落后近80 年。但是,中国南极科考的步伐是坚定且迅速的。伴随着共和国国力的增强,我们的足迹从亚南极延伸到南极大陆边缘,并一直延伸到冰盖最高点——2009 年1 月27 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正式建成,成为世界第六座、发展中国家第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站。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之路,每一个具体的成果都代表着中国科学家和后勤技术
    人员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的新奉献。
    我对南极的兴趣起始于南极冰芯中的气泡,它是地球古大气的样品。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从那以后我便与南极结缘。如今,参与南极科考的老前辈、老领导早已经离开工作一线,中国南极科考事业挺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又一次走到一个人才更新换代的转折点。这次考察队就留下了众多“八零后”队员的身影。本书作者就是其中之一。
    在两万多海里的航程中,那些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南极科考的每一个角落:工作学习中献计献策的有他们,海冰卸货时冲在一线的有他们,休闲娱乐时一展歌喉的也有他们…… 这些年轻人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南极人“ 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更勇于开拓创新,为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带来了青春的气息。本书作者就把当下流行的微博带入南极科学考察,以“ 微访谈”的形式向大众普及南极知识、宣传南极科考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也许,这些“ 八零后”甚至“ 九零后”极地人的脚步尚显青涩。但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必将在老一辈南极人的基础上,在南极,在这条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之路上遍布他们的足迹。(作者系中国第28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
    别样的感受
    ——《别辜负了南极》推荐序
    张继民
    中国赴南极者已经很难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据称已达近4000 人,若其中有百分之一的人就此著书,该是个不小数目。尽管如此,近读黄小希撰著的《别辜负了南极》一书,仍觉十分难得。
    这部汇聚了她别样感受的作品,来自于特别的实践。作者作为中国第28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乘“ 雪龙”号破冰船,自2011 年11 月初从天津起碇赴南极,到2012 年4 月初回国,用时163 天。其间,她随船先是到了东南极,然后又赴西南极。出于需要,竟然四次穿越咆哮西风带。这表明了什么?使她有机会在西南极见到细雨和苔藓,与东南极寒凝世界作出对比;使她不仅置身于中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还步入其他友邻站,竟有十个之多,从此风格迥异的各国考察站永远纳入记忆;使她写出考察船幸运地躲过西风带气旋,最后回程仍然陷入排天浊浪饱尝晕船滋味。
    南极作品能否吸引读者,人们首先要问涉险如何。如果无险可写,那是旅游;倘若险象环生,则为探险。此书实为后者。2011 年12 月11日,考察队从船上卸载物资,又通过雪橇从冰原向中山站运送物资。负责保障任务的戚鹏程三人共乘一辆雪地摩托护路巡行。他们向考察船驶去时,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待援之际,“狂风吹动冰屑像流沙一样迅疾移动…… 细碎的颗粒物无孔不入地钻进他们的帽子和衣领”。领队派员救助,找不到他们。饥寒交迫之后,又陷入精神恍惚。绝望中,三人突然发现风停了,雪尘散去,“雪龙”号现身远方。有人狠掐自己,觉得疼,方知并非幻觉,还活着。倘若谁人觉得如此历险还不够刺激,那么“ 雪鹰”号直升机迫降坠毁,以及由8 辆雪地车组成的车队前往昆仑站,其中3 辆因故障抛锚,其遭遇更能说明他们险行南极。
    该书不乏知识性。长途航海中,作者拍摄到太平洋岛国盛行的海葬奇观。先是见到一艘微型小船拖着一个小盒子,后又见到上面置有稻草人带有动力的棺木,分别在海上漂弋。她描述抓拍飞鱼过程,及其飞鱼为何能飞,普及了海洋知识。曾有一种说法,南极无地震。其根据是南极大陆位于地球南端,不受东西和南北相向漂移运动力的影响,因此其他地球板块对它构不成挤压,也就无地震发生。作者采访的研究人员对此给予否定,说道,仅2011 年,南极就发生百余次地震,最高为四级。作者是幸运的,两次见到极光,这让她有机会以真情实感,介绍极光之美及其产生的原因。
    趣味南极多与动物相关。不过,作者与其谋面,凝成的题目竟然是:“ 动物?或许它们不这么认为”。按照保护南极动物要求,考察队员被告知,同企鹅保持距离。可这些家伙被队员们橙色服装所吸引,主动跑来亲近。当企鹅对雪地上的木板与槽钢感兴趣,并认真加以“ 研究”时,你可以说它们装模作样,也可以视为天性使然。人人皆知海豹经常长睡不醒,作者认为:“ 与其‘ 恨’海豹为何如此‘ 懒散’,不如‘ 羡慕’上苍对这种生物的偏爱。在南极与世隔绝的冰雪世界,海豹几乎不用为生存问题操心,它们既无天敌,又可轻松地获得食物,当然可以尽情享受生命的每一天。”看到两只贼鸥一袋一袋地搬运过期猪肉,旁若无人,认为叫它贼鸥没错。转而作者提出:“ 或许在贼鸥的行为准则里,‘偷’肉,怎么能算‘偷’呢!”显然,作者提供给读者的,已经不限于趣味性,还有富于哲理的换位思考。
    这部由“邂逅沿途的美丽风光”“南极如此多娇”“那些美丽与哀愁”等六个章节构成的专著,内容更为感人处,是那些可歌可泣的南极勇士。
    在南极,中国已经拥有了一船三站。这个伟绩的取得,得益于南极考察队员的付出。他们以祖国南极事业为己任,不怕危险,不惧牺牲,肯于付出。政委王硕仁,他记得他双胞胎儿子出生后,自己至少有十个春节没能和家人团聚。李院生回忆:“ 记得有一年,我在南极冰盖挖冰芯,当时正是春晚演出开始,我突然想,有谁知道我独自一人在挖冰芯呢?”大厨包志相说:“过西风带的时候,我们就一只手扶着桌子,一只手做饭。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把饭做好。”水手长吴林,十几年
    风雪南极路,其技能之熟练,已达到“ 听见异响,就能判断考察船大概出了何种问题”。他说,不是不想陪陪家人,“ 但这里需要我,暂时找不到能够替代者”。谁为中国的脊梁,谁在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人们从中不难判别。
    因此说,是别样的感受,汇成了这部专著,表明作者没有辜负她的南极之行。同时相信,充溢励志性、惊险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此书,会受到广大青少年及其他极地爱好者的青睐。( 本文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曾先后赴南极大陆、北极冰原、雅鲁藏布大峡谷、南沙群岛、柴达木盆地等地从事科学探险)
    我要去南极了
    ——《别辜负了南极》前言
    黄小希
    “ 我要去南极,我要去南极了,半年左右。”
    “ 哪儿?南京?”
    “ 不是,南极,地球的最南端。”
    “ 南极?去那里干什么?”
    “ 跟随科考队进行科考报道。”
    2011 年5 月,北京初夏的一个早晨,我接到一个至今想来依然激动不已的通知—室主任徐京跃派我参加中国第28 次南极科考报道。
    没有任何迟疑,我干脆利落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爸。电话那头,老爸显然被我因激动而高扬的音调搅和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有了上面那段对话……
    我并没有做过所谓的“南极梦”,因为那与我的生活相距太过遥远,遥远程度不亚于“ 太空梦”。可是,突然之间,28 岁这年,我与南极有了关联,我将前往那个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涉足的冰雪世界。
    启程前的半年时间里,我陆续查阅了与南极相关的资料。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我越发期待与它相见,亲身感受它的神奇与壮美。当然,作为记者,我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由于单兵作战,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从一个文字记者转型为“全能型”记者,不仅要做好文字报道,还得兼顾摄影、摄像、现场直播以及发布微博。出发之前,我就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制订了报道计划,学习使用各种设备,尽量准备得充分一些。
    2011 年10 月27 日清晨,天色未亮。带着大大小小7 件行李,我在同事邹伟的陪同下,从北京出发,到上海乘坐“ 雪龙”号科考船。尽管11 月3 日科考队才正式启程,但我的南极之行,从登上“ 雪龙”号那一天起,就拉开了序幕。
    163 天,往返中我们两次穿越赤道,两次越过本初子午线,跨越12个时区,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次穿越西风带,总航程近3万海里。
    这3万海里的漂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尽管难熬的晕船、刺骨的严寒、混乱的时差、离家的愁思以及繁重的报道任务,让整个过程充满挑战,不无艰辛,但咸湿的海风、蔚蓝的海水、连片的海冰、奇绝的冰山、可爱的动物,为南极之行增添了说不尽的欢乐。一路上朝夕相处的队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故事,更是在记忆中烙下深深印记。
    记得2011 年11 月3 日,秋风习习。当“ 雪龙”号科考船在汽笛声和岸边的告别声中起航时,我心中充斥着好奇、兴奋和不舍—等在我面前的,将是怎样一段经历? 2012 年4 月8 日清晨,晨风拂面。在与相送时相似的欢迎场景中,我走下生活了百余天的“ 雪龙”号,曾经的一幕幕,如同电影片段般,争先恐后地在我脑海中重播。
    于是,我对自己说,记录下来吧,为了纪念已圆的“ 南极梦”,为了不辜负那段艰辛并快乐着、注定终生难忘的冰雪岁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