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反美学的美学意义 ——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潘知常 参加讨论

     当代审美文化,无论在内容、形式风格的变化上都是同传统美学完全对立的全新美学,人类美学的本质也一举改变了。它带给我们一段最富于挑战性的美学历史,对之进行阐释,也是极富挑战性的。
    1
     当代审美文化的沧桑巨变,给我们的冲击是极为复杂的。
     在我看来,自从人类踏入文明的门坎,似乎就在不断为自身制造着敌人。人类的每一项重大成就,似乎都在与自身作对。历史无疑是在前进着的,但似乎总是按照其丑恶的方向前进,因此很难简单地评价为“进步”。这正是黑格尔所谓“历史的诡计”或“理性的诡计”。在我看来,当代审美文化是人类遇到的最坏的同时又是最好的事物,即是社会的腐蚀剂又是社会的推动力,既可以被认为灾难,又可以被认为进步。
     既然如此,对于当代审美文化无疑不应该一味否定。不但不应笼统反对,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推广和保护。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长期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天职的国家,更应该这样去做。当代审美文化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即便没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只要它是为大众所欢迎而且是无害的,就应该提倡、推广和保护。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何等令人信服:“并不需要多大的聪明就可以看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的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或许我们这样一种文化传统的国家需要很“大的聪明”才能够承认“享乐的合理性”,但毕竟应该予以承认。道理很简单,大众正是通过这些东西实现了一种心灵的无言而诡秘的默契:灵魂的焦灼和骚乱被温柔地抚慰,埋藏在心中的早已黯然萎缩了的梦又一次不同导常地上演,蒙尘多年、喑哑无声的生命琴弦突然间被一只冥冥之手拨响,内心世界中无数琐细、纤弱、难以启齿的东西,瞬间汇成愉悦的生命漩涡……苍白的生命因此充盈了绿色的希望。试问,还有什么不好呢?
     就美学而言,当代审美文化的沧桑巨变,隐含着对于美学和艺术的非“美学”和非“艺术”的性质的充分强调。其中的关键是:生活与审美的同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改变,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是因为不再承认有一个原本的存在(对本原、原本的追求实际只是一种形而上学),不再承认审美是生活的摹仿。
     当代审美文化深刻意识到了传统美学的边缘界限对于美学和艺术在当代的发展的限制和障碍,并集中全力予以痛击。因此,被他们称作美和艺术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美和艺术的美和艺术,是一种用来达到另外的不同目的和具有不同意义的美和艺术,换言之,是向传统美学观念挑战的美学宣言。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当代审美文化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在于它是传统美学的一剂最好的解毒剂。
     因此,当代审美文化的出现固然是对于传统的反抗,但却无法离开传统美学本身的存在。当代审美文化正是通过反美学的特定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美学性质。这是一个空前的、也是一个不得已的美学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反美学也是传统美学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只能采取二元对立的形式,而二元对立不正是传统美学的基本逻辑形式吗?换言之,反美学只是从二元对立中虚构出来的一个“他者”,也正是传统美学自身提出的一个要求。所以,反美学的存在是要靠美学的存在来证实的。反美学是一种美学策略。它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我们认清美学的古典性质,而我们对于反美学的感受,也可以一言以蔽之,这就是:终结。传统美学的终结、传统艺术的终结、传统“元叙述”的终结。
     这样,尤为重要的就不是反美学本身,自然也不是传统美学本身,而是在反美学与传统美学两者之间的对抗中,美学本身的进步。反美学的意义也不在于就是美学,而在于能够因此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环节。人们或许不会忘记,传统美学的开始不也是生气勃勃地反抗此前的“传统”,具备典型的反美学的精神吗?然而一旦全面胜利,不就丧失了反美学的精神,成为传统的组成部分了吗?再者,曾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力量的现代主义,现在不也成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了吗?它过去曾那样激烈地反对过传统,但是后来成为传统的一个部分,转而与传统握手言欢。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用‘成功’、‘失败’之类的评价来判断反美学。恰恰相以,我们倒是要从这种传统美学与反美学的相互“支撑”中敏捷地把握住美学本身的历史性的进步。2
     也正是如此,我也并不赞成对当代审美文化简单肯定,一味叫好。试想,尽管当代审美文化确实是对过去的彻底否定,诸如对于虚假的承诺、精神的盲区、“元叙事”、“镜喻哲学”或“镜式本质”(去除差异追求同一)的彻底否定,确实是在揭露传统审美文化的欺骗性、虚假性、精神空白、意识裂隙,堪称对于“启蒙运动的玫瑰红正不可避免地消褪”(韦伯)的那个时代的评判。但另一方面,离开了对于当代传统反抗,当代审美文化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而我们在当代审美文化当中,也确实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它往往会以虚无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其结果是“灵魂裸露”与“耗尽”。审美文化本来作为人生意义蕴涵之域,对生命本真意义满怀着一种至深至纯之情,关注着人类灵性境界的诞生的巨痛,而现在却不再走在精神救赎之途,殷殷的爱心偏偏化作一片虚无,从此失去了精神的聚合力。这岂不是以美学自杀的方式来争取美学的自赎吗?如果在丧失深度之后,人类再丧失平面,那么还剩下什么呢?审美文化毕竟是一种价值承诺,能确证自身固然令人苦恼,但无从确证自身却更为令人苦恼。何况,当代审美文化的能指与所指是完全等值同构的,其实质也只是虚无嘲笑虚无。更进一步,当代审美文化的不少作品都既不表现出对某种生存方式的解构,也没有对存在可能性的探索与构造。然而,一旦失去了形而上的意向性,当代审美文化所剩下的不只是“玩”本身了吗?所能提供的不只是一种形而下的自娱和快感了吗?人文精神从此荡然无存。它预示着:一个漫长的意义匮乏时代的开始。
     另外,就当代审美文化本身而言,又毕竟只是人类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种特定的存在方式,只是“享乐的合理性”的满足。但人们所亟待满足的绝不仅仅是“享乐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方面和更高的方面。何况,在满足“享乐的合理性”的过程中,当代审美文化还掺杂了大量虚假的成分。在当代审美文化身上,仍然残留着原始文化的丑陋的胎记。它所修葺的往往是图腾寺庙,它所编选的也往往是世俗神话。它甚至用流光四溢的媚眼,机智地引诱着大众文雅的堕落,并且通过白日梦的方式,有步骤地造就着大众审美能力的退化。而大众对它的接受则充盈着协迫性、被动性、屈辱性,一味沉浸其中,则难免成为一个不自觉的吸毒者。这吸毒者只有倚仗当代审美文化所编造的梦幻世界才能聊以度日,宁可承担一无所有的灵魂空虚,也不愿涉足真实生活的生命悲怆。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审美文化尽管为“享乐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真实、一种审美,但假如不对之加以引导、提高,相反却放任自流,甚至听任它肆意越过自己的边界,去侵吞传统美学的领域,把传统艺术赶入枯鱼之肆,却又难免不会成为一种伪快乐、一种伪幸福、一种伪真实、一种伪审美。要知道,当代审美文化所强加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美学的反抗,而且还可能是一种浅薄、虚幻的观念,一种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轻。
     以当代审美文化的一大特性——“精神快餐”为例。其中值得思考的东西就很多。例如:它的有益之处,是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精神食粮。过去我们的文化离普通人很远,时代的大型转型意外地使人认识到:崇高理想之类,以及美丑之分,并不时时处处存在,真正的生活往往是具体的,既不崇高、也不卑下;既不美、也不丑。“文化快餐”正是为这种具体的生活立法。它还原了这种真正的真实,把人们认为有“意义”的还原为无意义,又在无意义中显示了一种意义。这正是“文化快餐”的历史功绩。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正是那些缺少精神食粮的大众创造了“文化快餐”。但另一方面,崇高、理想、美、丑之类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却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根本不存在,更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去寻觅了,当代审美文化的缺憾往往缘此而生,作为一种弥补,玩玩是可以的,但一味沉浸于此,就会玩出病毒来了。因为它导致的是对自由、责任、深刻的逃避。它的快乐是用“逃避”换来的;它的愉悦是用钝化审美感觉换来的。用对未来的牺牲换来今天的享乐,这难道不是慢性吸毒吗?说得再具体一些,对社会转型,人们往往自信而又空虚。否定旧的价值准则,很自信;寻找新的价值准则,很空虚。建设不起新的价值准则,只好以消费享乐的价值准则代之。因为人们在探索中可以得不出任何结论,却可以得出一个没有结论的结论。即:追求某种价值是可疑的、虚妄的。“山上有一棵小树,山下有一棵大树,哪一个更高,哪一个更大?”找不到答案!于是,人们便一齐高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接着,“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感觉”至上,“潇洒”至上,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虚无主义的温柔乡、自慰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旨。然而,很多人甚至不愿意去设想,在其中是否存在一种极其可怕的东西。那就是:对最可珍贵的生命的一种不负责任、一种虚无主义。要知道,“感觉”、“潇洒”无疑是对生活的还原,但却并非生活的全部。一旦把它强行抬高到衡量一切的最高价值的地步,一旦把它炒得发紫,多元的价值生活就又一次地被扼杀了。人被笼罩在一个“感觉”、“潇洒”的圈套之中,沦落为可怜的“套中人”。而且,无论如何,“感觉”、“潇洒”之类毕竟只是走向“自由”的开始,却绝对不是自由本身。它是一种肤浅。我们只是在它走向“自由”的开始这一背景下肯定它。但假如它永远停留在这一层面,就必然会成为一种“媚俗”、一种“游戏”、成为一种对“自由”的逃避。而且,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感觉”、“潇洒”,也确实正在成为人们精神的空虚、无聊的避难所,成为人们慢性吸毒的遁辞。生命中有很多东西是有重量的,象金钱、美女、酒池、肉林……它不象灵魂、自由、价值、温情、爱、美那样没有重量,但后者的丧失却更有可能把人压垮。这是一种生命中的不可承爱之“轻”,也是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往往要逃避的不可承受之“轻”。但实际上,人类别无选择。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也正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当代审美文化恰恰体现了人们竭力去修饰空洞灵魂的不懈努力,但它不是去消除空洞的根源,却把对于空洞的感受消解掉了。当代审美文化故作“潇洒”,也无非是用一种故作轻松的姿态来掩饰内在的空虚。他们太聪明了,以至于如此敏感,从天上回到深渊,从一切中看到一无所有,过早地消解了一切意义。结果由于最后一点神性的消失,世界落入魔鬼之手。最终,难免正如鲁迅所料定的,我们失掉了好地狱。
    注释
    1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见《新左派评论》1984年夏季号。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6页。
    原载:《哲学动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