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春时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在,审美则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彻底实现。
    关键词 实践美学;主体性;后实践美学;主体间性
     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歧尚没有涉及,这就是实践美学的主体性与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这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分歧,关系到美学的现代性问题,应当深入探讨。
    一
     中国的实践美学的核心是主体性,这一点它的代表人物李泽厚先生并不讳言,并且以此区别蔡仪的客体性美学。李先生认为,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是,美是人化自然的产物;而其他实践美学家则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来定义美。总之,实践美学认为美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这就是说,实践美学是主体性的美学。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李泽厚先生称之为“主体性实践哲学”,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建立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它认为存在是社会存在,而社会存在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即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实践美学思想渊源于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除了来源于青年马克思之外,还渊源于康德的主体性先验哲学。他把康德的先验主体性与马克思的实践(后验)主体性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自己的“积淀说”。这实际上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论来论证康德的先验论,即李泽厚的所谓“后验变先验”。无论是青年马克思的实践论,还是康德的先验论,都属于主体性哲学。因此,实践美学的价值与缺陷都集中在主体性上面,对主体性理论的分析就成为评价实践美学的关键所在。
     主体性是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潮,它以哲学思辨的形式肯定了人的价值。康德以先验主体性论证了“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以倒置的主体性———绝对精神的异化和复归论证了人的自由;青年马克思以理想化的实践论证了人对世界的主体地位。总之,主体性是启蒙哲学的基本理念。主体性哲学具有特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否定了传统实体本体论,肯定了存在的属人本质,从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并为启蒙提供了理论根据。中国的主体性哲学同样适应了新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因此青年马克思的《手稿》成为圣经,而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取代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成为主流。但是,尽管主体性哲学(实践的和非实践的)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但又同样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在现代社会,主体性的历史实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人对自然的征服导致生存环境濒临毁灭,个体的膨胀导致生存价值的丧失;另一方面,主体性哲学的理论缺陷突显出来,导致唯我论,而且不能解决认识何以可能以及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出现了被弗来德·R·多尔迈称为“主体性的黄昏”的现象,即主体性哲学被扬弃,现代西方哲学开始了向主体间性的转化。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概念,企图以此弥补先验主体性的唯我论倾向;海德格尔把主体间性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此在的主体间性(共在);伽达默尔建立了以问答逻辑和视界融合为核心的哲学解释学;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总之,主体间性取代了主体性。
     美学也经历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的过程。启蒙时期,建立了主体性美学。康德确认了审美的自由的情感属性,审美成为由现象把握到本体把握的中介;席勒认为审美是摆脱了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的自由的游戏活动,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即人类理性精神的感性形式;青年马克思的实践美学也强调了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他们都认为审美是人的自由本质的表现。主体性美学相对于基于实体本体论的客体性美学具有理论和历史的合理性,它肯定了审美是人的创造而不是物的属性;它高扬了人的价值,推动了思想启蒙运动。但主体性美学也同样存在着理论的缺陷和历史的局限。它以主体构造和征服客体,认为自由的根据在主体自身。这种美学观不能最终解决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从而也不能解决审美的自由和超越本质问题。它的肯定的主体性原则也因现代社会的异化而丧失了合理性。因此,现代西方美学转向了主体间性,审美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胜利,而成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交往体验,特别是解释学的美学强调了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巴赫金提出了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理论。
     中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实践哲学和实践美学也适应了新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它高扬主体性,批判传统体制对人的压制和“左”的思想对人的摧残。因此,实践哲学和实践美学具有巨大的历史合理性,发挥了促进思想解放的社会作用。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学面临着为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新课题。这就意味着,对现代人而言,自由不仅是解除客体对主体的压迫,不仅是主体性的胜利,而且还是寻求生存意义的问题。而传统主体性理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被扬弃。实践美学也出现了理论上的问题,即实践范畴不能解决审美的自由和超越本质问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实践美学遇到了新的对手———后实践美学,而后实践美学则开始了主体间性的转向。
    
    二
     实践美学的要害是主体性。主体性哲学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本体论基础上,这种本体论把存在分割为主体与客体两部分。古代哲学以客体作为主体的根据,近代哲学以主体作为客体的根据,它们都不能避免二元论的弊端。实践哲学力图克服主体与客体间的对立,把二者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但实践作为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就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分离的前提之下,而且实践活动也不可能最终消除主客对立,因为世界作为主体征服的对象不会消失,它仍然与人对峙。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实践美学,必然产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审美如何克服主体与客体间的对立。实践美学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实践是主体征服客体,人改造、征服自然,使自然人化,打上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自然就会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而克服了主客对立。这种推理的谬误在于,以为实践征服客体就可以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实际上实践没有解决主客对立的二元论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仍然存在。事实上不是实践解决了主客对立,毋宁说正因为实践才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因为在人类社会实践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主客体的对立还没有发生。实践美学本来认为可以创造一个实践一元论,而又没有避免主客二分而沦为二元论,但结果恰恰相反,这是其始料不及的。哲学的出发点———存在应当是一元的,必须克服主客对立,才能完成现代美学的建构。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厦门大学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