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屠呦呦收到哥哥寄语: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公 告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抵达瑞典并将于12月10日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第十六期读书会将于12月11日走进屠呦呦的故乡——浙江宁波,邀您共读《屠呦呦传》,敬请关注。 12月10日,屠呦呦走上诺贝尔领奖台,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杯。事实上,很多人只关心过获诺奖后的屠呦呦,鲜有人知道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经历塑造了85年前12月份出生的屠呦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屠呦呦传》已正式发行,这是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人生经历的传记。书中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现摘录其中几个片段,一起回看宁波江岸的“呦呦鹿鸣”。 书摘一、宁波江岸,呦呦鹿鸣 屠呦呦童年时期照片首次公布 幼年屠呦呦和母亲。这是现在能找到的屠呦呦的最早照片。 1930年12月30日的黎明时分,宁波城的上空还鸣着稀薄的枪声。居于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屠家,便传来了婴儿“呦呦”出世的声音,迎来了屠家继3个儿子后的终日所盼的“千金”。 哭声呦呦,犹如鹿鸣。 孩子的哭声使父亲屠濂规沉浸在幸福之中。他随口吟诵出《诗经》中著名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女诗经,男楚辞”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取名习惯。于是父亲便给小女取名呦呦,呦呦之声永远地荡漾在父亲的听觉之中,以表示他对于女儿的喜爱、期待和庆贺。 父亲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似乎这才哲理,这才完美。这四句满满童话的诗,使呦呦度过了诗意的童年。 尤其是“蒿草青青,报之春晖”,竟使千金呦呦一生就此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书摘二、女孩也要读书 得肺结核成为一代药学家的起点 与整个宁波重教之风相应,按照父母的安排,屠呦呦开始了求学之路。女孩也要去读书,这与屠家对子女教育一贯的重视密不可分。 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1年后,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鄮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少年屠呦呦。 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一个宁波小娘的样子,这是老辈的家乡人,对屠呦呦青葱岁月的印象。 屠呦呦的父亲屠濂规生于1903年,是年为清光绪二十九年。9年之后,清王朝灭亡。因此,在已开风气之先的当地,作为宁波屠家第二十世的屠濂规,接受的教育一直颇为西化。对于子女,屠濂规也给予了与自身教育经历相似的安排,屠呦呦的3个哥哥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同样从小就开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只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从1946年始中断了两年多。这一年,16岁的屠呦呦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此时,经历了战乱洗礼的屠家,生活已变得十分拮据。得了肺结核,对这个小女孩的考验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屠呦呦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这段肺结核的经历,在屠呦呦看来,正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兴趣的起源。“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一代药学家的原始起点,就是来自于这种“治己救人”的朴素愿望。 书摘三、哥哥寄语14岁屠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屠呦呦哥哥屠恒学赠给妹妹的照片。 照片背后的赠语。 民国33年,屠呦呦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到:“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是年屠呦呦14 岁。 书摘四、执拗如她 从不讳言对青蒿素的独特立场 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2位女性。 2005年,屠呦呦的家从北京三里屯搬到了朝阳区金台路附近一个小区中的一幢高楼。按北京人的习惯说法,这是一套三室两厅格局的房子。房子的视野较开阔,不仅采光较好,从客厅向外望去,中央电视台新址、人民日报社等北京新地标也皆入眼中。屠呦呦夫妇对新居所很满意。按照这个家庭的习惯,做出购买这样一套房子的重大决定自然又是丈夫李廷钊拍板,李廷钊也一直把它视为自己晚年的得意之作。也正是在这里,屠呦呦收获了一个个国际大奖,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 虽然已年过八旬,但屠呦呦从未把自己纳入退休行列。这不仅因为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担任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更重要的是她个人的兴趣从未转移:那就是她从大学开始始终为之奉献的医药学事业。她执拗的性格决定了这一点。 就在青蒿素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得到广泛使用时,屠呦呦的关注点却已转移到青蒿素被滥用以及疟原虫耐药性问题上。她很早就注意到,在一些科学文献和新闻报道中提及,原本作为特效药的青蒿素,杀灭疟原虫的周期正渐渐变长,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的疟原虫,已经出现在一些疟疾发病区。屠呦呦说,像这一领域内的其他研究人员一样,对最近一些报告中提到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疟原虫的出现,她深感忧虑。世卫组织为此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建议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抗性,须停止单一使用青蒿素的治疗方法。 屠呦呦进一步提到,一些地区大规模使用青蒿素预防疟疾的做法,是产生药物抗药性的一种潜在因素,希望国际社会规范疟疾治疗方法,停止对青蒿素的药物滥用。 屠呦呦从不讳言自己对如何利用青蒿素的独特立场。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她都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执拗的性格始终伴随着她,从未改变。 书摘五、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出版: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5年12月 1975年,在进一步部署青蒿研究“大会战”的成都会议上,她就曾因此受到批评。据黎润红整理 的《“523任务”大事记(1964至1981年)》记载,成都会议“会上各研究单位汇报交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会议特别提到广东中医学院中医中药研究组八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疟区农村,积累了救治脑型疟疾的经验,取得了较好成绩。与此同时也提到有些单位偏重于实验室研究,关起门来搞提高的倾向也时有表现”。 而据相关知情人士介绍,这句带有批评意味的话,针对的对象之一就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当许多人响应号召,兴致勃勃地将青蒿素广泛投入临床试验时,作为发现者,屠呦呦却坚持要在实验室里搞清楚青蒿素的结构,在明确结构后再确定是否应大面积投入临床应用。她认为这才是对病患负责、遵循医学基本规律的态度。 回顾这位八十多岁老人曾经做出的诸多重大决定与选择,我们都可以找到报效国家这一决定性因素。就连这次决定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奖也是如此。 本来屠呦呦年事已高,身体有病加上近年腰不好,对于是否去领奖她是犹豫的,她最初在接受《纽约时报》等媒体采访时也已明确表达了这一态度。但当单位相关同事劝她说,获得诺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国家的荣誉,如果可能还是要去的时候,她就马上决定奔赴瑞典。李廷钊说,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再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 执拗于规律,执拗于创新,执拗于爱国,执拗于理想,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屠呦呦!这就是一位中国科学家独特而深深的情怀! “虽万千人吾往矣”,这是化用孟子的一句话。原话是:“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大意是:道(真理)在的地方,虽然很多人都反对,我也要去追求。 对于诺贝尔奖,屠呦呦总重复表示,“我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青蒿素)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我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得奖之后会怎么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也不太感兴趣”。 “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或许是屠呦呦一生执着不懈的最好书写:愿不停地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有白云和明月作伴。 生于1930年12月30日的屠呦呦,即将迎来85岁生日。以《屠呦呦传》,献给这位卓尔不群的女性,向她致敬。 ——End—— 注:转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投稿与合作等事宜请联系:524973682@qq.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