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自诞生百余年来,可以说一直是危机重重,直到今天,这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严重。国外著名学者韦勒克、艾金伯勒等人曾数次谈到比较文学的危机;雷马克在20多年前就说比较文学处在十字路口,而时隔20多年后又再次说比较文学处在十字路口;英国比较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在她90年代那本著名的《比较文学导论》中说比较文学已经是“明日黄花”。中国比较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也有一些学者提到过比较文学的危机,有的学者讨论比较文学的“何去何从”,还有的学者谈到比较文学的“死亡”。应该说,不论海内外都有一批学者对比较文学具有清醒的危机意识。 说比较文学存在着危机,并不等于否定比较文学的实绩。事实上,比较文学自问世以来,对人文学科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世纪上半叶法国比较学者的影响研究从作家、作品、渊源、声誉、媒介、翻译等不同层面梳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 20世纪后半叶美国比较学者的平行研究以审美和批评的眼光来比较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前苏联比较学者对不同民族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中国比较学者关于不同民族文学应该而且可以互相阐发、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观点,都极大程度地开拓了文学研究的领域,深化了对于文学总体的认识,而比较文学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则刷新了文学研究的传统思路,也为其他的人文和社会学科提供了新的借镜。此外,中国比较学者近20多年来对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和中西比较诗学的探讨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清理,也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危机依然存在,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比较文学在义理和实践的层面都依然存在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比较文学的危机就不会消失,比较文学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依然是首先解决学科基本理论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