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地域之乡与心灵之乡的联姻——论自然文学中的心景(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京)2014年4期 程虹 参加讨论

    三、心景的再现
    无论从文学、美学、哲学还是从古老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心景都有丰富的折射力。早在1967年,谢泼德(Paul Shepard)就出版了《风景中的人:自然美学史回顾》(Man in the Landscape:A Historic View of the Esthetics of Nature)一书,旨在从文学、绘画、园艺等角度来谈自然对于人类精神、尤其是文学及美学史方面的影响力。此书于1991年再版,说明人们对自然与人类内心及精神这种关系的关注程度从未消退。法国作家巴舍拉尔的《地域的诗意》则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地域与人的情感和地域的精神之美。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艺术史教授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有《诗之旅》(The Lyric Journey:Poetic Painting in China and Japan,1996)一书,以西方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宋明清三代的诗意画,突出了东方文化中用心来体现自然山水的特点。依高居翰之见,中国南宋、晚明的诗意画是可以使一种理想叙事在图画中获得实现的绘画,这种理想就是“在自然中隐居生活;到山间漫游,寻找诗意,或驻足体验某种景色声响,品味它们所激起的感受;返回安全的隐居之所”。他将这一连串主题称为他的“诗之旅”,并继而解释道:“当绘画在中国获得了一种回应的能力,能够以简单的形象唤起深刻而强列的情感之时,诗意画的理念和实践出现了。”(导论6;正文2)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在谈中国画时提到了唐代画家张璪关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论点。他又以明代画家董其昌的“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及清代画家石涛的“山川与余神遇而迹化也”等议论为例,说明在画山水时“我们必须用笔记录,但更需要用心记之。因为最详尽的记录也难得其精神成为自己的‘胸中丘壑’。”(207—08;215)上述实例充分显示出风景与心景相融而产生的精神之升华及折射的艺术之优美。
    心景也可以说是用精神的色彩再现风景。在《风景中的人》一书中,谢泼德引用了美国诗人艾肯(Conrad Aiken)的诗句来支撑他的观点:“风景与语言同理,因为我们自身就是风景及大地。”(41)在自然文学中,这种将风景与心景融为一体的特征尤为显著。当然,纳尔逊与他所居的岛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种情形其实早在中国唐代就有人体验过,比如寒山其人与其居住的山已俨然成为一体,不分彼此。这或许是风景与心景相通的最好例据。有中国学者将寒山在寒山寺的修行及其诗作的特点用一个“寒”字来概括,寒山、寒泉、寒月、寒纳。(秋爽等:470—71)我认为,这个“寒”字就是一种心景、一种要求精神独处的心灵需求,诚如寒山面对一弯寒月的感慨:“挂在青天是我心。”(项楚:519)这种心景,与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到自然中寻求孤寂或宁静的情形有着跨越时空的吻合。当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利奥波德在人们戏称为“沙乡”的一片几乎沙漠化的农场中提出“像山一样思考”的观念时,当迪拉德在位于弗吉尼亚蓝山的一个溪谷里发出“我的思想像树一样抽枝发芽”的感叹时,可以说无论古往今来,无论作家及诗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他们走向自然就“意味着在寻找自己的灵魂”。(Bachelard:201)
    心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体现了自然文学中艺术与文学联姻的特征,比如美国19世纪著名的风景画派哈德逊河画派,就是用画面的形式诠释了自然文学用文字表达的思想。而自然文学作品,借用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的话来说,是“以文释画”。哈德逊河画派之父科尔(Thomas Cole)不仅是位出色的画家,而且也堪称一位自然文学作家,他那篇著名的文章《论美国风景的散文》(“Essay on American Scenery”,1936)为美国自然文学的思想及内涵奠定了基础。谢泼德在《风景中的人》一书中描述了19世纪的荒野在科尔心目中的影像,甚至那些枯树都不同凡响:“这些枯树是这个湖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非常之优美:扎根于湖畔的树身缓缓升起,弯曲的树枝伸展开来,貌似众多的守护神护卫着这方神圣的水域。……好一片月光下的音乐之乡!”(186)风景、声景、心景,科尔在荒野中看到了如诗如画如歌的三维图像。所以,在哈德逊河画派的代表性作品中,无论是科尔的《河套》(The Oxbow,1836)还是杜兰德(Asher B. Durand)的《相近的灵魂》(Kindred Spirit,1849)实际上都是在描绘自然风景的同时展现出了作者的心景。
    然而,许多自然文学作品之所以给人以美感和启迪,是因为它们是将一幅幅小风景画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比如美国自然文学女作家奥斯汀(Mary Austin)笔下的沙漠:被彩虹涂染的山坡、被云雾滋润着的树木、烈日下的沙漠中,一只苍鹰用翅膀在你的头顶撑起一把遮阳伞;月光下,那因缺水而枯死的植物,像骷髅似的林立着。难怪另一位当代美国自然文学女作家威廉斯(Terry T. Williams)称奥斯汀为“一个诗人、一个开拓者、一个画家”。(Austin:x)威廉斯本人的作品也是如诗如画,我们来看看其代表作《心灵的慰藉》中对大盐湖的描述:“太阳在安蒂洛普岛后面落下。大盐湖是盆地上的一面镜子。当绚丽多彩的光投向一座座小山丘时,你便在这片乡土上有了水的感觉。”她写在大盐湖过冬的候鸟:“十二只白头海雕直立于大盐湖封冻的湖面上,像是戴着白头罩的修士。从十一月至来年三月,它们成为犹他州北部的一道风景。”(38;269)威廉斯丰富的想象力及女性细腻的情感使得她的词语如同一片片彩云从天际飘过,折射出她心灵的感受。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艾比的代表作《大漠孤行》(Desert Solitaire),则体现出梭罗那种“给生命留出一片空白”的哲理,展示出一片孤寂的风景及心景。他在星空下的篝火旁、在没有人烟的大漠玩起了单人游戏:“我等候着。现在夜色深沉,强大的寂静拥抱和包容着我;我又可以看见那满天的星斗和那满目的星光了。在距最近的人烟之处有20多英里的地方,我非但没有感到寂寞,反而感到了快乐。快乐以及一种静静的喜悦。”(15)不妨说,艾比笔下的沙漠有着一种超然脱俗的孤寂之美、一种荒凉贫瘠的犷悍之美、一种难以捕捉的神秘之美。其实艾比描述的这种心景在中国文人画中早就有所体现,比如许多文人画的特点是留下大量空白,给人以用心去揣摩和想象的空间。
    其实,从文化传统来看,自然与人、风景与心景从来就是息息相关的,在自然文学中这一点尤为突出。因为自然是客观的,而文学是主观的、是人文精神的表现。自然文学是一种根植于地域的写作方式。对于自然文学作家而言,如果没有地理上的支撑点,就无法拥有精神上的支撑点。反之,没有精神的关注与迷恋,对自然的观察与描述也难以成为一脉文学。或许可以说,把自然和文学联系起来,必然是心景与风景的对话与融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