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可见”与“不可见”的主题(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欧美文学论丛》 涂卫群 参加讨论

    与钟楼建立联系的角色相一致的,是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中乔托的著名壁画。不过它们同时也揭示了另一重隐蔽的现实。斯万在贡布雷提供给主人公这些壁画的一个系列“恶习与美德”的复制品,主人公和其母亲在访问威尼斯期间前往帕多瓦看到它的另一个部分“圣母与基督的事迹”,从而贡布雷和威尼斯有了呼应关系。涉及乔托的壁画上的人物,普鲁斯特一再强调他们的真实感。在贡布雷,有美德与恶习的代表人物,如爱德(la Charité)与帮厨女工互相映照。在阿雷纳礼拜堂里,主人公表示,“在这被移植到蓝色石头上的天空中飞翔着一些我第一次看见的天使(……),在天使的飞翔中,我重又感到同样的实际发生的行为(l’action effective)、完完全全的真实(réelle)的印象,也是‘爱’与‘嫉妒’的动作曾经给予我的印象。” 小说家指出了乔托的天使与“文艺复兴和其后的时代的艺术中的天使”之间的种类区别,前者如同“一种消失了的鸟的种类”、“一种特殊的禽类,它们曾经真正地存在,想必曾被列入旧约和福音时代的自然历史中” 。可以说这些天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不可见的现实,因为它们已消失,不过画家却以壁画记录下它们曾经存在的“遗迹”。因此教堂的另一个功能在于贮藏已消失的过去。
    就艺术或教堂中容纳的神秘存在而言,其现实感或真实感的问题是普鲁斯特一再强调的。无疑,无论是喻为“被遗弃的少女”的教堂的钟楼,还是壁画上如同“飞行员”、“飞鸟”的“天使”,普鲁斯特的意象具有某种超现实的特色。或者,我们可以说,从精神的眼睛来看,这是一种特殊的现实;而从普通肉眼来看,则是超现实的现象。不过与贡布雷的世界不同,威尼斯的世界(包括距其不远的帕多瓦)似乎标志着一重新的升华。因为如果说壁画“美德与恶习”的形象指向凡俗的人物(帮厨女工等),天使的形象以及圣母与基督的事迹则具有超凡脱俗的神圣性。
    教堂的大门也揭示着某种隐秘的现实。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小说中的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与贡布雷的圣伊莱尔教堂和巴尔贝克的教堂相比)的一座教堂上:位于贡布雷附近的田野中的圣安德烈教堂。如果说小说家在“贡布雷II”的开篇和接下去的部分反复描写圣伊莱尔教堂的各个构成部分:钟楼、半圆后殿、壁毯、墓室、彩窗以及教堂中的光线,巴尔贝克教堂在主人公亲身前往之前由于斯万和勒格朗丹的谈论而激发起他的冥想;关于圣安德烈教堂,小说家除了对其大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描写则始于叙述者的一句感叹:“这座教堂的法国味可真浓呵!” ),在其它场合往往只是一笔代过。然而正是这座教堂在默默无闻中隐藏着法兰西的传统精神。首先它与法兰西的艺术和土地紧密相连:这个出现在田野中的“哥特式”教堂的钟楼如同“麦穗” ,而整座教堂则如同“麦垛” 。它的大门上的雕刻,再现的是圣徒和手执象征法兰西王权的百合花的国王-骑士的形象、婚葬的场景、天使围绕悲痛的圣母的场景等,而这一切所展现的,是中世纪艺术家和农民(普鲁斯特认为他们一直存活到十九世纪,女仆弗朗索瓦兹则是这样一位农民的典型)心目中“古老的或基督教的历史观念”;这些历史观念并不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另一个传统,既古老又直接、不曾间断的、口传的、变了形的、难以辨认的和活着的传统。” 由于未曾记录在书本中,可以说那是一个隐秘的传统。不过它被记录在教堂大门上方的浮雕中,并且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遗产,它支撑着法兰西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浮雕所展现的是地道的人间景象,因为浮雕中的人物形象,甚至天使的形象,均来自当地农民(主人公认为浮雕中纯朴而虔诚的天使的形象预示了贡布雷杂货店小伙计泰奥多尔侍奉病人时的姿态)。弗朗索瓦兹(Françoise)这个名字与法兰西国名la France有明显的同源关系,这位来自农村的女仆第一次在主人公面前出现时,“她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过道小门的门框里,恰如壁龛里的一尊圣像” 。理查德•贝尔斯认为,弗朗索瓦兹的精神状态、行为规范乃至话语,均具有中世纪特色 。这些出现在田野中的圣安德烈教堂大门上方的雕刻人物,在《寻回的时光》中,演化为一战中无数参加保卫法兰西和平的法国士兵。小说家表示,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除了弗朗索瓦兹的亲戚,拉里维埃(Larivière,在普鲁斯特看来,“一个法国味十足的姓氏”)一家,他们真实存在 。他们的一个家庭成员,在一战中为保卫法国献出生命。这一前一后出现的“法国味”:“法国味的教堂”、“法国味的姓氏”,实际上在小说家笔下都与田野中的圣安德烈教堂所代表的法兰西的“灵魂”有关,突显了普鲁斯特小说的弘扬法兰西传统的方面。
    沟通中世纪艺术家和农民与弗朗索瓦兹、泰奥多尔这样的十九世纪“农民”的,仍然是灵魂。在描写田野中的圣安德烈教堂大门的段落中,小说家一再使用“灵魂”一词。灵魂维系现在与过去的同一性,但这种联系是不可分析、不可解释的。教堂的大门提供的是超越宗教教义的一种古老的知识,这种知识无形中支撑着法兰西文化。因此在普鲁斯特那里,似乎存在着两种知识,活的知识和书本上的成为教条的知识,后者的力量逐渐消失,前者却隐秘地延续着。而保存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的知识的一个场所是教堂。
    与田野中的圣安德烈教堂形成对照的,是巴尔贝克教堂 。如果说前者象征了土生土长的法兰西的传统精神和小说的宏扬法兰西传统的方面;后者则尤其象征了世界上众多文化的互相影响、融合,以及小说的超越法兰西文化的方面:是对某种天界景象的共同向往使众多文化走到一起。小说中,作者特别借画家埃尔斯蒂尔之口指出了两座教堂大门上的雕刻在表现同一主题(天使与童贞女)时的差别,如果说前者中天使的形象来自“热切的矮小农民”(无疑是法国的),后者中天使的形象则是“近乎意大利的”:“苗条而温柔”。巴尔贝克教堂大门上的雕刻记载着“人像饰圣经”所展现的“浩淼的天界景象、恢弘的神学诗”。因此两座教堂的大门,显示了不同的境界。巴尔贝克教堂的大门显示的尤其是天上的景色。它的人像柱则记载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历史:“世世代代会聚于基督”。同时,教堂的某些部分甚至具有波斯风格:它拥有完整的波斯柱头的复制品。另外,它的一个柱头上还有一些“近乎是中国的龙”。当作者用这些“龙”来装饰教堂的一个柱头,他引入的是生命和变化的气息,因为按照中国传统,龙正是生生不息与变化的象征。无论是波斯的柱头还是“近乎是中国的龙”(对此,画家特地以照片示意主人公),他都是在画家的指点下看到的,在此是画家使教堂中隐藏的不可见的现实成为可见。
    当我们将这两座教堂结合起来,便显示出教堂的“顶天立地”(“entre ciel et terre” ,这是小说家在描述圣伊莱尔教堂彩窗上的一个人物时运用的词语)的象征含义:沟通天地、此世和他世,乃至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另外,巴尔贝克教堂的主题,不仅与诗的主题相关,也与绘画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并再次涉及不可见的原因问题。主人公正是在埃尔斯蒂尔的画室里观赏过他的那些展现了“隐喻”眼光的画作之后引出了巴尔贝克教堂的主题。画家的眼睛能够看见的,不仅是自然之美——自然的真实状态,同时还有教堂凝聚的艺术与宗教之美。同时,小说家暗示,教堂容纳的秘密,只有没有欲望的眼睛才能看到:当主人公以“充满欲望的眼睛”去看,他并未看到巴尔贝克教堂的魅力所在:融合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于一炉。因此“可见”与“不可见”直接与目力有关,而目力则取决于人的心态:有欲与无欲。与欲望相连的是一无所见、失望,正像主人公最初的体验;无欲则使人有了看见不可见的世界的目力。
    教堂作为一座四维的顶天立地的建筑,可以容纳并引领人看到许多隐蔽的现实,甚至音乐传达的不可见的现实。教堂(特别是其钟楼)除了与音乐分享共同的对主人公的召唤作用——走上使不可见的现实成为看见之路,其独特之处还在于,教堂以其整体结构和作为装饰的艺术品(大门上方的雕刻、教堂内的壁画、柱头上的雕刻等)为主人公实现自己的使命提供了“象征手法”——会通的眼光和与之相谐调的隐喻表达式。同时,教堂尤其指向一个已消失的和处于消失中的起源的世界,因而是对音乐中的不可见的现实所归属的另一世界的补充。教堂在普鲁斯特笔下显示为一座可以容纳不可见的隐蔽的现实的建筑,而正是这些隐蔽的现实支撑着法兰西文化,并记载了(借助于建筑艺术)世界上不同文化交融的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