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可见”与“不可见”的主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欧美文学论丛》 涂卫群 参加讨论

    维米尔和他的作品,同样与不可见的现实及它所归属的另一个世界关系密切。在《女囚》中,作家贝高特正是从维米尔的《代尔夫特景色》获得最终启示之后离开人间 。不过仍然是一位批评家的文章使他终于“看见”这幅他本来已经十分熟悉的画作的隐秘的局部——一小块黄色墙面,“这小块黄色墙面,画得如此出色,以至当人们单独看它时,它如同一件珍贵的中国艺术作品,拥有一种自足的美。”由于体现在类似作品中的“如此高水平的技艺和细腻”无法在“现世”找到恰当的解释,普鲁斯特再次求助于灵魂不朽,以及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由于将上述二者作为假设——正像在“斯万的爱情”中由于有了小乐句作为“抵押品”,死亡“便含有某种不那么苦涩、不那么屈辱的东西,也许不那么当真了——” 死亡中再次带有了某种复活的希望(死而不亡):
    他(贝高特)死了。一去不复返地死了么?谁能这样说呢?的确,无论是招魂术的体验(les expériences spirites),还是宗教信条(les dogmes religieux)都没有带来灵魂在人死后继续存在的证据。我们可以说的是,在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仿佛表明,我们进入生活时带着在前世(une vie antérieure)应承的沉重义务;(……)所有这些在现世生活中得不到承认的义务似乎属于一个不同的世界,它建立在善良(la bonté)、审慎(le scrupule)、献身(le sacrifice)的基础上,一个与此世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们从那里来以便出生在这个人间,也许随后重返那里,再度生活在这些陌生的法规的影响下,我们之所以服从了这些法规,是因为我们在自己身上负载了它们的教诲,却不知道是谁将它们印刻在我们身上,所有深入的智力工作都使我们与它们接近,只是——恐怕还不只是!——对于愚人,它们才是不可见的。从而,贝高特并非永远死去(mort à jamais)的想法不是不可信的。
    在此,另一个世界以比小说中其他地方更为具体和肯定的方式涌现,它拥有自己的存在基础和法规,它们是艺术家(包括音乐家、画家,并延伸至文学家)和所有深入的智力活动所服从的法规。因此艺术和高智力的工作所依据的原则来自另一世界。可以说,普鲁斯特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假设,它支撑艺术家的创作,为他们献身艺术作出更为可信的解释。而另一世界,有可能属于所有人(它的法规印刻在每个人身上),只是艺术家和从事高智力工作的人更明确地意识到其存在和承受其影响。而灵魂有可能是维系这两个世界之间关系的不可见的悬丝。艺术和所有深入的智力工作都使人与另一世界的法规更为接近,从而无疑具有唤起对另一世界的记忆的功能。这段文字似乎是对关于凡特伊何以能够不断接近自己的故国的进一步回答:艺术创造便是主动恢复对另一世界的记忆的一种方式;或者可以说,艺术(创造)唤醒不由自主的记忆。
    记忆始终是《追寻》中的重要主题。在《所多玛与蛾摩拉》中,普鲁斯特借助人物“挪威哲学家”——他转述了布特鲁介绍的柏格森关于催眠与记忆的看法,曲折表达了在这一问题上与柏格森的分歧 。分歧涉及对于普鲁斯特非常重要的两点:催眠所带来的遗忘的内容和人的记忆能力。首先,普鲁斯特的主人公出于自己的体验认为(深度或多梦的)睡眠本身便是最强力的催眠药(l’hypnotique)。柏格森认为存在着两种记忆,对日常生活的坚实记忆和对更高级、更不稳定的事物的记忆;催眠造成对后者的遗忘。对于马塞尔而言,恰恰相反,深度睡眠与催眠带来对前者而非对后者的遗忘,具体而言,使他遗忘“环绕我的粗俗事物的现实”。睡眠使他“由于无视这一现实而成为痴子”;催眠则使他失去“对小事情作出反应的能力”。实际上,《追寻》的开头处恰恰展现了这里描述的情形。从小眠中初醒的主人公由于失去视觉而不知烛光已熄灭(遗忘周围的卑微现实),并相信自己就是“一座教堂、一部四重奏、弗朗索瓦一世与查理五世的争斗”(失去常人的理性)。也许这便是普鲁斯特意义上的睡眠或催眠的结果:这一结果非常类似于梦境。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小说家如此重视梦。在小说开头处普鲁斯特接着写道,这一信念随后对主人公“变得不可理解,如同灵魂转世(la métempsycose)后前世(une existence antérieure)的那些思想”。无疑,虽“不可理解”,却并未遗忘。另外,关于记忆的能力,柏格森认为人拥有所有的记忆,甚至无从忆起的记忆(比如对前世的记忆)——由此表明灵魂不灭,但同时人却没有对它们进行回忆的能力。普鲁斯特指出,如果没有回忆的能力,那么则意味着实际上的遗忘;既然人对于前世无从记忆,那么谈论灵魂转世或不朽便失去意义。也许恰恰因为普鲁斯特的叙述者的体验与柏格森的观察不同,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也许这也意味着,主人公是能够回忆起“前世”的思想的,正像小说开头处他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梦中的情景,尽管对其并不理解。
    关于贝高特在维米尔画前死去的段落很晚才出现在小说中,至少写于1921年5月普鲁斯特参观网球场举办的那次荷兰画展之后,这次参观距作者去世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让•米利指出,贝高特之死出现在普鲁斯特去世前正在修改的《女囚》的第三份打字稿中 。这一段是对另一世界不可见的原因的又一回答:智力低下。在小说家写作的最后阶段,他明确肯定另一世界(至少其存在基础和法规)主要是对于愚人不可见。仿佛经过漫长的文学创作,不可见的现实所归属的另一世界最终拥有了更清晰的轮廓。也正是在这里,小说家触及了前世和来世的问题,也即灵魂的来源和归属问题,不过在此涉及的似乎是灵魂的一次往返,而非明确的灵魂转世的问题,普鲁斯特指出,“我们从那里来以便出生在这个人间,也许随后重返那里。”由于灵魂不灭,人(艺术家)对于自己的故国(前世)是有记忆的并且最终将重返那里。由于记忆是被不知何人印刻的,另一个世界打上不可知论的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