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孙士聪:文学场与文学的在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学术研究》 孙士聪 参加讨论

    三、家族相似与致思殊途
    上述围绕文学场家族的简略梳理挂一漏万,同一范畴在不同阐释框架中原本就不尽相同,更遑论其历史性演变了。然范畴之谓不仅仅关乎对象命名,从希腊语意指事物种类、类目、部属、等级,至现代知识论关乎学科知识与理论范式,范畴标示理性对于对象秩序与内在逻辑的把捉。文学理论范式改造与当代知识生产受到文学研究自身发展逻辑的推动,同时也不断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与突破(比如规范场论、量子场论等)中寻求理论助产术,文学格式塔对文学场整体性的思考,文学记忆论对记忆场之象征性、功能性以及实在性的讨论,文学传播论关于文学事件化与在场性的致思等等,即是如此。文学范畴的提出、文学范式转换、文学理论新见往往关联紧密,诚如库恩所言,科学活动的关键端在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二要素,“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享之物,科学共同体则由范式共享者构成”。[13]抛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不论,库恩对于范式与共同体的重视以及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启示了对于文学场问题的思考。
    文学场、艺术界、文学公共领域诸论广涉美学、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学、艺术理论、文化政治学诸领域,又在文学自律、内在运行机制以及文学存在命运关系等方面具有某种家族相似性。择其要者有三。一是对于文学艺术合法性的辨识。文学艺术及其实践如何从其他存在物与社会实践中区隔出来,关乎文学艺术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从柏拉图到布尔迪厄的不同思考标示出从古典到现代的历史行程。二是对于文学实践内在机制的考察。文学艺术世界由其参与者及其具体活动构成,参与者依文学艺术知识或者惯例形成文学艺术共同体,而共同体又在具体文学艺术实践中不断挑战、增补既有知识、范式,并与社会政治、经济实践机制复杂纠缠。内在实践机制的揭示不仅打开文学研究新视域,也带来对文学艺术自律性的重新审视。三是对文学艺术命运的逻辑推论。如果说审美现代性的确立对于文学艺术而言是一个赋魅的过程,那么,立足于20世纪后期当代艺术实践基础之上的艺术界理论则致力于为文学艺术祛魅。文学艺术审美趣味及其神秘光辉与宗教生活的没落有关,更无法摆脱与资本主义生产、市场、消费以及社会机制的紧密关联,哈贝马斯、布尔迪厄、舒斯特曼等都清楚指出这一点,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则径直将文学艺术从历史中抹掉,布尔迪厄则将文学权力与文学意义终结逻辑地联系在一起。毋庸讳言,上述关于文学场家族相似性的讨论抹去了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理论在进入该问题路径上的巨大差异,而事实上,不同理路不仅决定了不同文学场阐释的基本框架,而且决定了不同框架下文学合法性、文学实践主体、客体、接受等环节的根本面貌,可约略概括入思文学场问题的路径为四:功能性、结构性、先验性、跨学科性。这些路径对于同一范畴有时会交叉存在,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从社会功能角度审视文学艺术的传统源远流长,且不论柏拉图理想国对诗人的评判,即便在已确立合法性的审美现代性世界中,文学艺术也不能不与人及其自由联系一起,对此给予批判性反思的本雅明就曾谈及讲故事人与文学艺术灵韵的消失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文学场具有区分与评价的双重功能。区分功能的文学场并不探求文学本质问题,而是在关系网络中比较文学艺术与非文学艺术的相似与差异,这在文学主体那里则是据此结成文学共同体或者从共同体排斥出去,在社会层面则是作为文学公共领域而与政治、经济领域相区分;评价功能的文学场与区分功能实为一体两面,丹托将文学意义的生产从审美实践中剥离开来,而转交至理论阐释,某种不可见的氛围或知识揭示出文学艺术作品的意义。与功能性路径不同,结构性路径致力于揭示文学场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其外部结构来说,哈贝马斯将咖啡馆、沙龙以及各种出版机构等都考虑在文学公共领域机制中,这或可称之为社会体制性结构,而在文学场内部,尽管文学场参与者之间互动关系在布尔迪厄那里没有受到适当注意,但围绕文化资本之间的竞争与斗争被充分揭示,这在贝克那里则更多地是协商与合作,迪基则将内在机制运作的程序性原则视为第一要务。要之,文学知识、文学传统、文学观念价值及其生产等等,都必须从文学场内在的结构性运动及其运作机制得以阐释。先验性理路致力于探求文学艺术之为文学艺术的根本归因所在,这一路径与功能性路径类似,都扎根于悠久传统,其基本特征在于以某一特定范畴为原点来解释文学艺术世界,而且这一原点外在于艺术世界,至于这一外在原点的呈现及其历史性,则不在思考范围之内。丹托以艺术理论的“氛围”与艺术史的“知识”氛围来界定艺术界,但对于氛围与知识内在结构、运作机制就缺乏深入阐释。至于跨学科性,文学场范畴本身既可以视为审美现代性的结果,也可以视为对其自身的反动。一方面作为现代知识生产的文学自洽自足,而另一方面审美现代性本身就是现代性总体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需要捍卫文学艺术自身合法性,另一方面文学艺术世界也必须打开与哲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沟通的大门。事实上,哈贝马斯对于文学公共领域、丹托与迪基对于艺术界的分析,与其说是文学艺术的分析,武宁说是社会学的分析,所不同的是,前者坚守文学艺术世界合法性,而后者则揭示艺术神秘光辉外衣下的本来面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