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胡亚敏: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胡亚敏 参加讨论

    五、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民族维度
    毋庸讳言,提出建构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显然是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民族之维持有特定的文化立场,它强调文学要拥有自身的民族背景,并主张理性地看待中外关系。同时,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又是一种价值尺度,它不仅仅像后殖民批评那样保持对殖民文化的警惕和批判,而是将“民族”置于突出位置,把民族认同和民族振兴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尺度,并希望通过文学与民族精神的互塑实现民族振兴。
    1.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
    作为一种文化立场,寻找和确认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是民族之维的重要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这个世界处于何种位置?”这些正是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要探寻和回答的问题。世界文坛需要多种声音,而只有不同民族背景学者的加入才能使多声部成为可能。不仅如此,如何为本民族文学和批评争得更多的话语权也是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在对西方文学批评的跟踪和研究中,我们发现,西方文学批评的著述包括教科书很少提及中国的文学和批评,除极少数西方学者外,大部分西方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对中国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中国,因此扭转中国文学批评被抑制或被边缘化的现象是中国形态民族之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倡导文学作品展示民族个性的同时,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特色,而是努力发现文学所内含的普遍价值,因为没有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意义的[20](P44)。别林斯基很早就指出了这一点:“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如果他希望自己的天才到处被一切人所承认,而不仅为他的本国人所承认,民族性应该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条件。除了是民族的之外,他还得同时是世界的,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民族性必须是人类思想之无形的精神世界底形式、骨干、肉体、面貌和个性。”[21](P93)优秀的作品和批评必然包孕多重声音,我们在其间不仅听到个人的诉说,而且还有民族的呐喊,并能感受人类声音的回响。“民族之国际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的必然性。”[22](P120)一个民族的文学若没有走出国门的雄心,不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是很难进入世界文学殿堂的。创造既体现本民族个性又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和批评是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追求的目标,同时它也体现出中国文学批评的自信。
    2.文学与民族精神
    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建构,同时也是一种批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民族认同和民族振兴是民族之维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尺度。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文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体现,因为文学艺术代表着一个民族“对生活和人的观念”(葛兰西语)。一些文学巨匠正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一提到英国人们就自然想到莎士比亚,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的太阳”,被詹姆逊称为“民族寓言”的鲁迅作品也深刻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特质,这些伟大的作家被誉为“民族之魂”。
    民族意识是与民族认同联系在一起的,而民族认同首先又体现为情感认同。很多优秀的作品表达出深厚的民族情感,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理想和激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读后令人动容。即使有些描写个人欲望和内心冲突的小说,如郁达夫的《沉沦》,“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其内在的情思仍与民族的命运相联。当然,民族认同不等于对民族文化不加反思地全盘接受,一些文学作品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同样是对民族精神的维护。马克思曾说:“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23](P6-7)从闻一多的《死水》里我们分明品出火来,大绝望中蕴含着大希望。
    不过,当今文学创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民族情感并没有随着国力的增长而加强,反而有所淡薄和削弱。个别作品专注个人感官享受和欲望表达,而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缺乏热情和思考;有些作品一味展示民族性中丑陋的一面,用人物的愚钝和苦难迎合西方人的猎奇心理,这些问题理所当然受到中国形态民族之维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曾对大众文化的沉沦发出警示,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同样需要有一种社会的担当和责任,应对有些文学现象做出有说服力的剖析和批判。
    民族认同是民族振兴的前提,从更高的标准看,文学批评的民族之维还应该研究“文学中的民族性应当是什么”的问题,鼓励人们通过文学作品展示出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12),运用文学的力量激发人们的民族情感,发挥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引领和建构作用。另一方面,健康的民族意识将为文学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撑,由此实现文学与民族精神的互塑,共同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总之,对“民族”的重新阐释和民族之维的提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区别于其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特质。关于民族之维的理论建构和实际运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沉下心来思考和研究,我辈将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