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庄子与海德格尔审美生存思想的精神生态价值 综合上述比较不难看出,庄子美学和海德格尔美学虽然产生背景各异,但对人的本质、人类生存的本真性的关注,对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关注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正是审美生存与现实生存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生存世界。可以说,庄子与海德格尔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质是对人生的诗意追寻与对世界的智慧把握,带有超越性的审美意义,具有积极的精神生态效应和独特的精神生态价值。 庄子所构想的“乘道德而浮游”与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地栖居”,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生存关注,一种诗意性生存策略、深层次的生命体验方式和人生艺术化取向,是人类根植于现实的追求,关乎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其实质就是审美生存。依据庄子与海德格尔审美生存思想的理论呈现,人的生存是一种艺术性的审美生存。这种审美生存在当今社会现代性语境中彰显出一种生态性。在这一生态性的审美生存思想的观照下,以审美的人生去对抗、克服并超越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异化与人自身的非生态性存在的精神病症,能够在更高的维度上实现对于人类及其生存世界的关怀。而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重要表征,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精神生态,不仅可以为诗意化的生存方式提供精神生态资源,而且本然地就具备改善精神生态的巨大效能。因此,庄子与海德格尔分别提出的“无为”、“无言”与“艺术拯救”的审美生存的实现途径与当代精神生态审美深层贯通,蕴含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 庄子的审美生存思想主张在诗意中靠近自然,接近本真使人从嚣扰的尘世中超脱出来,由此实现“乘道德而浮游”。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是诗意的向自然的复归,一样饱含对自然的眷恋与对人生本真的追求。当然,庄子所追求人的逍遥自在、自然无待的自由生存境界,更偏重于心灵或精神上的自由,缺乏对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探讨。而海德格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则逐渐从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走向神性尺度对人的规约,要经常借助神性的观照才使物成其为物、人成其为人,因此未能摆脱西方体系的束缚与宗教观念的渲染。笔者认为,回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去,按照人的审美的尺度去改造人类社会的非生态性存在状态,可以为现时代我们走出庄子与海德格尔审美生存思想的这一内在理论困境,实现人类社会真正的诗意的栖居提供最大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