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叙述声音的源头与叙述主体冲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 谭光辉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叙述声音与叙述者互为存在前提,因此叙述者只能通过叙述声音得到识别。经典叙述学把叙述声音区分为叙述语和转述语,但仅用这种区分方式不足以解释复杂的叙述主体冲突。叙述者是一个框架,框架中的各个组件都可以发出声音,寻找这些不同的声音的源头就可以建构起叙述者的框架形态模型。不同声音源头的冲突便是叙述中主体冲突的原因,也是造成各种叙述修辞的原因。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便可以给叙述修辞以更为清晰的描述。
    关 键 词:叙述声音/叙述者/叙述框架/转述语/叙述修辞
    作者简介:谭光辉(1974- ),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为叙述声音源头的叙述者之构成
    任何叙述存在的前提是有一个叙述者,同时,任何叙述者存在的前提是有一个叙述,叙述和叙述者是互为存在条件的。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只有有了言语的主体,才可能有言语,同时,只有有了言语,言语的主体才可能存在。世界上有几十亿人,一部分不能进行语言表达的人永远都成不了表达者,因为没话语被他说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言语,也就不存在任何言语主体,尽管这几十亿人照样存在。这与洛特曼对文本与语境、作者的关系的看法是同样的逻辑:“洛特曼认为语境并不先在于文本,是文本的前提条件;相反,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是文本创造了语境,包括所有在传播行为中的参与者”,“并不是作者创造了文本,而是文本创造了作者”。①由于这个原因,生活中的作者和叙述者的区别也就特别好理解,作者不等于叙述者。因为任何作者一旦开始叙述,他已经分裂出一个叙述功能。同理,一旦存在一个叙述,这个叙述的叙述者就不再可能等于作者。换句话说,叙述者只存在于叙述之中,而不存在于其他任何地方。我们只可能根据叙述去建构叙述者,而不可能在任何世界找到叙述者。叙述者不存在于实在世界,不存在于可能世界,也不存在于虚构世界。它不是一个形象,也不是一个人格,而是一个功能。如果把叙述功能进行人格化想象,我们就得到隐含作者。叙述者的唯一功能就是叙述,他是叙述的声音源头。由于“人的所有感觉、思维都是在符号中进行的,思维就是符号的衔接游戏”②,所以从符号文本就可以反推出一个思维形态,思维也只能通过符号反推。要建构叙述者,唯一的依托就是叙述声音。叙述者,只是一个比喻,一个声音源头的比喻。
    因为叙述者只以声音源头的形式存在,所以我们就只可能根据叙述声音去判断叙述者的形态。叙述声音也可以叫做“话语”,其形态直接决定叙述者的形态。在一个叙述文本中,由于叙述声音可能来自多个不同的叙述主体,所以叙述者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框架③,叙述声音可以来自框架中的任何部分,特别是在多媒介叙述文本中最为明显。例如一部纪录片,声音可以来自采访者、被采访者、旁白、字幕,甚至来自观众的二次叙述,等等。就是说,任何叙述,都不可能由一个主体独立完成,它必定是在主体间交互完成的。即使是内心独白,也要设想一个能够听见自己独白的自我作为接收主体,进行叙述的自我叙述出来的话语,必须让作为接收主体的自我能够理解,他就不得不考虑作为接收主体的自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一旦内心独自的发送主体和接收主体能力不一致,自己说的话自己听不懂,人即陷入精神分裂。正常情况是,有多强的理解能力就有多强的叙述能力;同理,有多强的叙述能力也就有多强的理解能力。叙述者受限于叙述的文化框架。只有一种叙述宣称是例外,那就是“神谕”。即使是“神谕”,也要选择一种语言,不得不进入语言的文化框架之中。
    黑格尔认为:“在古典型艺术里“神谕”毕竟还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其中人的个性还没有达到内在性(精神性)的最高峰,而只有在这种最高峰上主体才能完全凭自己的行动作出决定。”④就是说,对叙述者形态的想象和建构,至少经历了从“神”到“人”的认识过程。柏拉图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摹仿,真理存在于“理式”之中,“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⑤柏拉图反对诗人进入他的理想国,是因为诗人作为“人”的主体没有得到柏拉图承认,所以诗就与他说的那个作为“理式”的真理隔了三层。换句话说,柏拉图既不承认“诗人”具有独立精神,更不承认“诗”本身具有独立精神,诗就是对现实的摹仿,而现实又是对真理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虽然师承柏拉图,但是却为诗人做了辩护,承认诗人的主体性地位。他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诗人是“情节的编制者”。⑥亚里士多德所论的情节核心,是“事件的排列顺序”和事件的“因果关系”,而这二者,都掌握在诗人手中。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最大变化,就是叙述的权力被掌握在了诗人的手中,诗人有资格安排情节而成为叙述者。虽然亚里士多德也承认历史、史诗、悲剧、喜剧都是摹仿,但是摹仿的对象变了,是“可能”或“必然”的事,“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因而它既是对“行动”的摹仿,也是对真理的摹仿。现代叙述学的又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叙述文本为中心,“强调作者客观化和非个人化”,“要求消除小说里作家出面的一些明显的标志”。⑦布斯在做出上述判断的同时也认为,“作家的判断总是存在的”,“纵使作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他的伪装,他绝不可能使自己消失”。⑧在读者中心论崛起之后,仍然不可能去除作品而空谈读者。英伽登强调的是“必须区分文学作品与作品的具体化”⑨,伊瑟尔强调的是“本文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⑩,姚斯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11),他们都没有否定作者和文本的地位。简言之,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读者中心,都只是研究重心的偏向,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余二者。
    作者、文本、读者中心论的分别崛起,恰恰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一个叙述而言,每一个组件都是重要的,因为每一个组件都是叙述框架不可或缺的部分。当我们回过头来思考叙述者的时候,就会发现,各大理论所论的中心,都是作为框架的叙述者的一个部分。叙述声音可能来自框架中的任何部分。当然,由于叙述者本身的框架化性质,不论这个声音的源头在哪里,它必然通过框架叙述者这一个总渠道发出,故而叙述中的任何声音都可以认为是由叙述者发出的。但是,这样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完全不利于我们辨别修辞或结构意义上的声音差别,因此我们又必须悬置框架叙述者,转而讨论有差异的声音源头。即是说,虽然叙述者可以有多种伪装方式,但是当我们讨论修辞或结构差异的时候,我们宁可去谈它的伪装,而不愿谈那个本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