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形态学”虽生发于生物研究领域,因其研究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逐渐被移用于其他学科。位移于文艺批评领域的“形态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概念、范畴和特点,但由于批评观念和批评视域的影响,批评“形态”研究出现了一定的“漏失”现象。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在广义“批评”基础上的“增容”有助于填补“形态”空缺,形成显、隐两种存在方式交融的批评“形态”完整格局。而且只有对已显之“实”和未显之“虚”的双面关照才能体会批评“形态”动态与静态交互、显性与隐性并置的整体性和体系性。 关 键 词:形态/批评形态/显性/隐性/漏失/增容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与经验研究”(10WYXM041)。 作者简介:齐晓倩,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批评、中国古代文论。 “形态学”概念自歌德提出以来被移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含义有所扩展和深化。文学理论批评“形态”作为“形态学”发展的一个分支门类,承袭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又结合文学理论批评固有的特征,在知识运用和理论解释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概念、范畴和特点。分类考察中西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纷繁多样的批评“形态”的研究成果虽然为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但由于对“形态”概念认识的差异和批评“形态”研究视域的狭义化,致使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漏失”。 一、“形态”的本质论“漏失”考察 歌德是“形态学”鼻祖,在生物学领域,他提出了“形态学”概念,创立了“本原植物”理论。这一理论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渐次上升的发展过程。在感性层面,“本原植物”在有机体的生长过程中是可以通过直观方式显现,即所有植物都是从最早的一个“原形”状态经过阶段性转变演化而来,整个有机体的变化也随着植物的“变形”具有了进化的意味。但若真正把握自然本质就不能只囿于经验主义,因此,歌德的伟大之所在就是突破了生物学范围,将“本原植物”理论扩大到宇宙、社会领域,形成了理念层面的“本原现象”,进而上升为一种哲学思考。尽管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固然必要,可以实现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但对“本质”把握的过程也恰恰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对感性材料进行偏见性选择的过程,从而造成对某些客观存在的“形态”漏失关注。上升到本质论层次的“形态学”也必然存在着“漏失”的缺陷。以“形态”角度进行研究,不涉及诸如本质、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而是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呈现的表现方式上,用直观的方式对所形成的视觉表象进行定形。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虽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但零散的“形态”仍然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已经具有合法地位的“形态”,也包括在突破“意识形态”的圈囿下被发现的平等存在但却隐蔽的“非法”的表现形式。每种“形态”在同等空间下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相互照应,朝向同一旨归展现自己独特的表达。20世纪中叶,德国学者G.穆勒和H.欧佩尔先后把“形态学”引进了文学研究领域,并定义为“形态文艺学”,强调“形态”是一种“构形的整体”,即总体中的每一要素都是整体构形的“变形”。可见,“形态学”虽然生发于生物领域,但不同于那种把事物分解成各个单元的“解剖学”,其研究方法注重的是微观基础上的宏观研究,它不仅注重要素和层次的细微分析,也关注各“形态”总体上的联系以及对于整体产生的意义。因此当用“形态学”这个词笼罩一些看似无关甚至十分不同的现象时,就说明已经理解了“形态”生态的复杂性和关联系统性。依此以“形态”视角重新思考文学理论“批评”的存在方式,可以在突破传统固守观念的同时,实现对传统批评“形态”认知的扩界与增容,使其呈现出以形态表达所生成的批评思想全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