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理论的历史如何可能?(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高建平 参加讨论

    四、两重因素的结合方式
    我们已经确立了文学理论的双重来源,即来自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来自思想家对文学的思考。前者更多地表现为作家对创作的经验谈,对文学的感性见解,也包括一些关于文学的思考,当然,还包括一些不是严格意义的作家,而是一般意义上的文人的论述。后者,则是一些思想家对文学的思考、分析,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试图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的努力。这些人是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或者其他一些文学圈外,但对文学保持着深厚兴趣的人。他们试图介入文学,对文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由此,出现了两种建构文学理论的思路: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思路,即从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出发,抒发感受,进行记录和描述,进而总结规律;另一种则是“自上而下”的思路,从一些哲学和美学原理出发,并结合文学的实例,形成关于文学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人们总是做着这样的事,时而采用前一种做法,时而采用后一种做法,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自上而下”的做法,有多种多样。它曾经指从某一种哲学原理出发,利用演绎法形成关于文学的理论,但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使勉强构造出这样的体系来,也会很牵强,内容空洞,只有干巴巴的几条原则。每一种文学理论的形成,都需要文学理论家的艰苦努力,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文学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一些理论、思想、政治倾向,也的确会影响一些文学上的潮流。有时,某种心理学的理论,也会影响文学理论,形成这种理论的独特发挥,产生像心理分析、自然主义心理学等文学理论研究。某种语言学理论,会被人们运用到诗学或叙事学上来,从中生长出一些独特的文学理论,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等。至于一些哲学流派,也会在文学理论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包括存在主义在内的多种文学理论。其实,甚至像唯美主义这样的文学潮流,最终也可以溯源到康德的审美无功利的理论。“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还包括像阐释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符号学理论等等批评方法的建立,这些批评方法,背后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
    “自上而下”不能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成一种演绎逻辑的方法。实际上,它是将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接通的桥梁。研究文学的人,不能只是满足于阅读文学作品,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一位文学研究者,不能满足于读的作品多,读得熟,清楚发展脉络,掌握丰富资料,除此之外,接通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文学放在一般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前人有打通文史哲的说法,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
    回到从“诗文评”到“文艺学”的话题:现代文艺学绝不是在“诗文评”的基础上直接生长出来的,而是借助多种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而构建的一种现代理论学科。一方面,它要面对文学的创作和欣赏现实,另一方面,也要面对现代人文和社会诸学科发展的现实。当然,这不是说文艺学是一个大综合,什么都可往里放,也不是说文艺学研究要求研究者什么都懂,是无所不知、无所不专的杂家。相反,文艺学研究要有自己的根据地,有自身的学科传承,在此基础之上,广泛吸收,以求适应当代社会,向前发展。
    我曾经谈过“家”与“牢”的区别。进去了,出不来,就是“牢”;能进能出的常住地,就是“家”。当时,我是说文学是家园,不能将之当做监牢看。建构现代文艺学,也要持这种态度。接通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使文艺学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在文学理论研究者中,出现了强烈的“接地”呼声。这种呼声反映了理论界的一种状况,即过多地引进和抄袭外来理论,食洋不化。研究者不是在做研究,而只是引进、介绍。这种呼声也反映出对文学理论者“在研究一切,就是不研究文学”的不满。所谓研究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就是这么提出来的。这些人走得太远了,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理论,这个道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文学理论研究者不能离开文学,这是家园,离开了就无家可归。
    然后,说到这里,还不能结束。不能离开文学,还有一个如何对待文学的问题。文学理论不是从文学经验中直接归纳出来,不是从其他更为抽象、更为普遍的理论中直接演绎而来。这两者都有可能,都不完全排斥,建立文学理论的方式,还是需要两者在实践中的碰撞,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理论创造。这很艰难,我们有了一些文艺政策类的呼吁和号召,我们也写出了大量的教科书式的文学理论,但那还属于理论建构的尝试。
    半个世纪以前,朱光潜在写作《西方美学史》时,提出了一个话题:能否采取“纯思想线索”[5]36-37。他的意思是说,“纯思想线索”是不好的,要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出发,写出一部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美学史。但他又说,这只是一个理想,他自己就没有做到。那么,他没有做到的事,后来有人做到了吗?据我所知,没有。后来有了各种多卷本的《西方美学史》,但没有人走出“纯思想线索”。西方人也写了一些《西方美学史》,他们也没有这么写。这说明,尽管人们都知道,美学这个学科并不孤立,但真正在一部史中,把影响一个时代的美学的各种因素都写出来,从而说明美学怎样从这些时代的经济政治生活中“生长”出来,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如果说美学史的写作有这样的困难的话,文学理论的历史,则更加困难一些。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要比美学更具实践性,从而其中存在着大量处于半理论或非理论形态,但又与文学理论并非无关的入史候选材料。这里所指的,主要是文学批评性的文字。这些文字数量大,指向很具体,其中许多理论意义似隐若现,似有若无,介乎两者之间。如果在这种复杂性之上,再加上浩如烟海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材料,那就只能造成对这个学科的历史书写的不可能。当然,这还不仅仅在于人的精力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如果淹没在这里材料之中,那么一部文学理论的历史,从理论形态上讲,还是否可能?
    我们还是要回到一点:纯思想线索需要批判,但还是要让它在持续的批判中保存下来,并且,在批判声中成长。通过批判,使这样的线索变得丰富而有弹性,有更多的包容性。纯思想线索不能断。美学是如此,哲学、伦理学以及其他许多学科实际上都是如此,文学理论也应该,而且只能是如此。
    这种理论史的可能性在于,在任何时代,人们都是带着理论去与实际材料接触的。“接地”要用理论去“接”实际经验之“地”,而不是取消理论。由此进一步说,理论有着自身的发展线索。理论要在不断与实际接触中发展。如果每一时代的理论,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不同时代的理论,则有着不同的土壤。“土壤”是“地”,那么理论的种子,则还是由前代的理论播下的。理论需要在土壤里生长,但理论的种子代代相传,自身有传承的关系,从而使理论的历史成为可能[6]。
    如果我们再次回到理论与历史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学理论的历史具有反向建构性。一方面,我们已经熟悉了一个古老的说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关于这方面的意思,我们在前面谈“双向建构”时,已经说过,当代理论的发展,影响我们对历史的解读。我们都是以一种“通向当代”的方式来书写历史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仍可以说,历史也活在当下。一切当代史,也都是过去的历史以一定形式的重复。历史是原有的因素、原有的萌芽的展开和生长。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寻找历史的连续性。这一点,在理论史中,常常体现得更为明显。理论以其逻辑的力量起着跨越时空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